晶瑞股份:打破垄断、填补空白的电子化学品龙头
在经历了长期、一定幅度的调整之后,半导体为首的科技板块有所企稳,借助节后这两天市场高涨的氛围,半导体相关公司也跟随性反弹,虽然整体幅度不大,但细分领域行业龙头依旧,不会因为市场的短期调整而影响公司基本面,细分龙头依旧是中长期关注的焦点,今天我们就来看一家半导体材料公司——晶瑞股份。晶瑞股份:晶瑞股份总部位于苏州,前身为苏州晶瑞化学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 11 月。公司的主导产品为四大类微电子化学品,包括超净高纯试剂、光刻胶、功能性材料、锂电池粘结剂,均为下游五大新兴行业(半导体、锂电池、LED、平板显示和光伏太阳能电池)的关键材料,具体应用在下游电子元器件的清洗、光刻、显影、蚀刻、去膜等工艺环节。公司一方面充分发挥在超净高纯试剂领域的先发优势,不断提高高纯度级别微电子化学品的质量等级,目前公司的电子级双氧水、氨水已满足SEMIG5的标准,可满足国内微电子产业 14nm 制程的需求,成功填补国内空白、正在推进进口替代。另一方面,公司也在不断通过技术引进、外延收购等方式逐步丰富公司产品线,先后发展了电子级硫酸、电子级氨水、电子级 NMP 等产品。初步构建起一个体系相对完善、有一定产业系统的湿电子化学品产业体系。https://i1.go2yd.com/image.php?url=0RJLhULghw四大产品行业地位:1、超净高纯试剂:公司技术水平居国内外前列,主要产品均达到SEMI标准G5等级,正在逐步实现进口替代。其中,双氧水、氨水量产达到 G5 等级,氟化铵、硝酸、盐酸、氢氟酸达到 G3~G4 等级,引进日本技术的G5等级高纯硫酸正在改扩建中。双氧水、氨水、硫酸合计约占半导体全部超纯试剂用量的70%,公司产品的量产有望整体解决我国半导体用量最大的超纯试剂国产化问题。2、光刻胶:公司规模生产光刻胶20余年,拥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光刻胶生产线,能够提供紫外负型光刻胶和宽谱正胶及部分g线、i线正胶等中高端产品,主要应用于半导体及平板显示领域,承担并完成了国家"02专项""i线光刻胶产品开发及产业化"项目,i线光刻胶已向中芯国际等客户供货。3、功能性材料:主要包括显影液、剥离液、蚀刻液、清洗液等,作为光刻胶的配套化学品使用。4、锂电池粘结剂:公司产品可为电池活性物质提供更好的粘结,特别适合应用于大尺寸混合动力锂电池的制造,主要客户包括比亚迪、力神、宁德新能源、珠光宇等知名动力锂电池生产厂商。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载元派尔森100%股权,标的公司主要产品为 NMP、GBL,主要用作锂电正极涂布溶剂和导电浆料溶剂,是三星环新(西安)动力电池在中国的唯一指定 NMP 供应商。https://i1.go2yd.com/image.php?url=0RJLhUdwr6
湿电子化学品业务:关键产品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正在推进进口替代半导体生产过程用量最大的3个高纯湿化学品——氨水、硫酸、双氧水(合计约占半导体全部超纯试剂用量的70%)——将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用于国内半导体产业链;其他湿化学品达到面板、光伏、LED产业链技术。公司的双氧水、氨水的产品品质已达到SEMI G5等级,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正在稳步推进进口替代。公司的氟化铵、硝酸、盐酸、氢氟酸等产品品质已提升至 SEMI G3~G4 等级,可满足光伏太阳能、LED、面板行业的客户需求。光刻胶业务:i线光刻胶已进入国产半导体产业链,KrF光刻胶完成中试光刻胶产品由子公司苏州瑞红生产,主要为半导体及平板显示用光刻胶,具体包括紫外负型光刻胶、宽谱正胶、g线正胶、i线正胶等中高端产品。苏州瑞红成立于93年10月,由苏电公司、日本瑞翁和日本丸红合资设立.公司于2012年5月取得苏州瑞红的控股权,是国内最早规模化生产光刻胶的企业之一,公司的I线正胶产品在国内有较高的市占率,其中LCD 触摸屏用光刻胶约占国内30%~40%的市场份额。i线光刻胶已取得了中芯国际天津、扬杰科技、福顺微电子的供货订单,在上海中芯、深圳中芯、吉林华微等知名半导体厂进行测试。KrF(248nm 深紫外)光刻胶完成中试,产品分辨率达到了0.25~0.13μm 的技术要求,建成了中试示范线。公司研发的RZJ-325系列光刻胶、高粘附性光刻胶 RFJ-210G 也已取得供货订单。https://i1.go2yd.com/image.php?url=0RJLhUyzJu
电子化学品产业具有较高的市场壁垒,下游相对强势,客户拥有较强话语权。不仅如此,电子化学品产业切换成本较高,外企先发优势较为明显。市场主要集中在美、日、欧等少数大厂商手中,竞争格局相对稳定。目前全球湿电子化学品市场呈现三分天下的格局:欧美传统老牌企业市场份额(以销售额计)约为35%,主要厂商包括陶氏、杜邦、亚什兰、霍尼韦尔、Arch、巴斯夫以及默克等。日本企业约28%的市场份额,厂商包括关东化学、三菱化学、京都化工、住友化学、和光纯药工业、日本 stella-chemifa 公司等。近年来,受益于本国(地区)下游平板显示、半导体、太阳能等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台湾、韩国、中国大陆等国家和地区的湿电子化学品市场扩充快速,替代欧美、日本同类产品的趋势十分显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