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用《寄生虫》捧走了亚洲第一个奥斯卡是一次怎样的收割?
很多读者要我写这个。这本电影我聊过,几个小时前小号又推送了一遍。
远在《寄生虫》没拿奥斯卡之前,我就聊过这个话题
这电影不是刚上映,它只是因为拿了奥斯卡,所以又火了起来。
有人说我们也拿过,曾经的《卧虎藏龙》,导演是李安。
你弄错了,《卧虎藏龙》拿的是最佳外语片奖,《寄生虫》拿的是最佳影片奖。
这个差别非常大的。
就像老外说相声,说的最好的也许是加拿大人,大山,那你觉得大山和郭德纲,有比较的可能么?
李安肯定是华人导演里面排第一,这个没争议。
我个人曾经表示过不同的看法,我在小号的文章《你究竟是醉了,还是睡了》里面把王家卫排在第一位,但我声明了,仅仅代表个人。
但即便以我个人的视角,我也实在找不出这位韩国导演奉俊昊究竟出色在哪里。
他以前拍过《汉江怪物》,我看过,挺好,也只能说挺好。
这种挺好比较多,你像徐峥,也挺好,大鹏,也挺好,这种所谓的挺好,还够不上姜文。
姜文已经叫很好了。
像李安有时候是能触动你的灵魂的。当然,王家卫是能够改造你的灵魂,这仅仅是一家之言。
奉俊昊的《寄生虫》能获得如此殊荣,这都不是说韩国首次,而是亚洲首次。
在电影史的角度,它和当年刘翔拿冠军是可以等同的,所以引起这么大轰动。
但我看不出有任何好。
我看过《寄生虫》,这种感觉就像是为了迎合某种政治正确,而故意如何如何。
《寄生虫》很显然不是拍给穷人看的,真的像影片里所描述的那种穷人,也不看电影。
《寄生虫》很显然也不是给富人看的,它就像什么呢?就像专门为评委量身打造的。
我们都知道,奥斯卡是美国的奥斯卡,它实际上不是世界的奥斯卡。
所以奥斯卡评价电影的标准就是美国标准,或者说是美国评委标准。
美国在不同时期会受到不同“风潮”的影响,比如现在就比较“白左”。
白左的意思就是他其实关注标签大于关注道理。
你像《雍正王朝》里面,雍正有句话评价田文镜,说田文镜判案,不看有理没理,只看有钱没钱。
有钱的输给没钱的,钱多的输给钱少的。因此觉得田文镜是个好官,清官,要提拔,要重用。
其实这就是一种政治正确。
任何时期穷人一定比富人多,多数人喜欢的东西,甭管有没有道理,你跟着讲,肯定是招人喜欢的,这就叫追求政治正确。
那美国,或者说奥斯卡中意的标签是什么呢?
是有色人种,是穷人。
你像《绿皮书》,我们聊过,黑人必须是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优雅的,住在豪宅里的大音乐家,而白人必须被塑造成一个粗鲁的,没文化的,给他开车的马仔。
导演不敢反过来塑造形象,反过来就叫政治不正确。
你像《利刃出鞘》,我也写过影评《我来把美国人的心机给你一丝不挂的剥开》。
《利刃出鞘》里面必须把最后的受益者描述成一个移民来的有色人种,而白人除了第一代奋斗的老爷子,下面的都是无能的,阴险的,虚伪的,这那。
导演必须这么拍,这么拍才叫政治正确,最后老爷子把所有财产都留给这个有色人种,留给这个女佣。
而他的子女们,都被赶出去。
但现实中,你相信这一切会发生么?
这些影评如果你都看了,应该清楚所谓的《寄生虫》就是拍给奥斯卡评委看的。
其实当初大家早就预料到它会拿奖,它长的就是一副拿奖的样子。
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你一拍出来,就知道你图什么。
只是没想到拿的这么大,本以为拿个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奥斯卡是个很套路的事情,就像小李子其实拍过很多很棒的电影,比如《泰坦尼克》,《华尔街之狼》,但小李子靠什么拿的奥斯卡最佳男主?
靠《荒野猎人》。
其实这电影本身真没什么,我在影院里都快睡着了。
他完全就是为了奥斯卡而奥斯卡,他在电影里和熊搏斗,钻进马尸的肚子里,各种自虐,反正就是把评委要求的每一项都做到极致。
意思就是说,我都这样了,你们还不给么?
《寄生虫》就是这种套路特别明显的。
当然大家很喜欢就着这件事,就是所谓的穷与富,评论它,如何如何犀利,这那的。
但这些人的话,姑且说说,你也就姑且听听,不必当真。
《寄生虫》的投资方就是韩国财阀,就是影片里讽刺的那种超有钱的韩国大佬。
导演奉俊昊本人也是那种青年才俊,他的人生非常光彩,非常顺利,我怀疑,影片里描述的那种所谓的底层,他可能今生根本就没见过。
这就是一本很典型的资本与才华联合,一起忽悠大众,收割票房,顺带还占据政治正确制高点,迫使奥斯卡评委不得不给他奖的游戏。
这也是当今全世界的一个趋势。
叫做智慧下沉。
最聪明的人,结合大资本的力量,一起去玩弄,最穷的那波人。
拼多多不就是那回事么,最聪明的人,结合资本的力量,去做最底层的那波人的生意。
你要说财阀为啥要投钱拍电影骂财阀呢?
很简单的,财阀并不在乎被骂,最聪明的那波人,也不在乎骂不骂的。
最聪明最优秀的人,内心是很强大的,因为他没有受到过什么伤害。
聪明,富有,打小围绕他的就是夸奖,期待,一个又一个成功,众星捧月,似明星版。
你一个人骂他,同时他周围有一千个人夸他,总体上他受到的还是正面的鼓励占据绝大多数。
所以你骂他,可不可能逆转整个世界对他的态度?不可能的。
但反过来就不是这样。
如果一个人本身就遭受着周围很多压力,那你哪怕只是一个白眼,可能就成为骆驼背上最后一根稻草。
投资《寄生虫》的那些财阀们,也是这回事。
只要电影能成功,他们巴不得你骂,反正你怎么骂,也改变不了什么。
财阀只会更财阀,成功只会更成功。
他们会从有利润变成名利双收。
所以像《寄生虫》拍的那种话题,我不愿意深入。
因为没法深入。
无论你去批判影片里的富人,或者站在影片里穷人的角度反思,道理随你说,都没啥用。
把话说白了,那事儿,根本就没答案,起码暂时如此。
世界上有两种问题,一种是立刻有答案的,俗称简单问题;另一种是暂时没答案的,就是复杂问题。
所谓复杂问题,你尽可以批判,尽可以反思,但有没有用?不会有啥用的。
比如我就着电影暗示的方向,把韩国的财阀们骂一通,so tama what?
会起什么变化?
没变化的。
奉俊昊和他背后的财阀们,只会更成功。
奥斯卡也只会更有名,奥斯卡的算盘本就如此,通过不断地追求政治正确来引发更大范围内的好感与认可,从而使得自己国际标准的地位日益巩固。
拍这种电影,就等于告诉一个肚子饿的人,吃个饼就不饿了。
他要是有饼,还来问你么?
那他要是没饼呢?
你告诉他对着月光,深呼吸,呼吸吐纳,采日月之精华,这样能成仙,这样就不饿了,也是一种办法。
其实很多批判性很强的艺术作品,本质就这么回事。
人嘛,深呼吸的次数多了,脑子缺氧,昏过去了,自然就不饿了,所以看着也挺有效的。
就像本山大叔告诉范伟,坐在轮椅上,双脚离地了,病毒上不去了,一个道理。
艺术,终究是拿来看的,何况里面充满了套路。你不要觉得成天“为你好”的就能真的让你好。
很多事,很多话,只是说说的。
就像美国这个国家,成天喜欢站在别国旁边说,你们咋不吃肉饼呢?你们咋不吃肉饼呢?
你让它真的把自己的肉饼让出来,给你咬一口,你看它肯不肯嘛。
还有的国家,成天在旁边说,你们咋光忙着挣钱呢,咋没文化呢。
你反问他,我不挣钱你给发啊?你是给米还是给面?别一天到晚的赶明儿请我吃饭,就今儿个,我今儿就有空,说个地点,你请还是不清?
估计一个个的,都不接话茬了。
口惠而实不至,不就这点事么。
别听这帮人瞎BB。
挣钱吃饭,硬道理,天底下的事儿,要解决,都要靠你自己!
-碧树西风
早看过,拍得真不错!
另外这个A股什么关系?莫名其妙转帖过来? 不错不错,楼主是个绝对高手,好东西哦,大家不要光看不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