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 发表于 2019-8-30 18:00

怎样进行资产配置?

作者:eastweirdo
资产配置的选择主要在现金、债券、可转债、类债券股票和普通股之间进行。前文中提到“估值中位”的概念,其核心意义在于股票估值中位附近,值得我们平衡配置股票和债券资产,也就是两者的风险收益基本相同。

债券,特别是国债,基本可以视作无风险的固定收益资产。由于股票是高风险的权益类资产,通常要求股票给出一定的风险折价。格老在《聪明的投资人》中给出的建议是50%折价----即当股票预期收益到达国债预期收益的两倍时,平衡配置股票和债券。

这个问题并不简单,最重要的原因是股票虽然在短期表现出了高风险的特质,但是从长期看其风险有降低的显著趋势。而且,股票的长期收益率高出债券太多-----这是由于实业投资利润率一定要高于资金成本决定的,否则实体经济将不可持续。

虑到这些因素,股票对债券的风险折价就成为一个复杂的问题,同时,可能这也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问题,毕竟每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偏好都有区别,这些区别会在资产配置上形成不同的风格。经过对A股证券市场的实践统计和主观感受,本人倾向于股票应该对十年期国债的收益率承受25%的风险折价。

简单比方,如果十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为5%,那么整体20倍PE的股票市场收益率就不显得吸引,而20*0.75=15倍PE的市场,值得配置50%的股票资产。这样的配置风格在不同的宏观环境下有时会显得可笑,下文再续。

即使有这样“明显量化”的参考指标,“永远呆在”市场里仍然是重要的,虽然我不赞同“当闪电打下来时我一定要在场”的说法,但既然指望赢得市场长期平均收益,“在那里”还是重要的,否则就完全走入高抛低吸的泥潭而不可自拔,“认为自己比市场聪明”这种思维是不可能永远有效的。另一个角度看,市场有时会出现长期高估值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并非永远放弃股票的高收益的理由,要知道,10%以上的总体ROE,总是可以利用时间来抹平和债券间的风险差距的。

“永不空仓”的另一面,是“永不满仓”。格老推荐的25%~75%的股票配置比例,在于我来看可以稍微放宽,正如上面表中计算的20%~80%一样,这种个人风格的变化,也是适当的吧?

债券类资产和现金类资产的配置情况则根据套利需要灵活决定,无论怎样在现金和债券类资产间分配资金,“规避风险”是唯一目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怎样进行资产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