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加索罗斯的理论堪称完美
文/佚名每个人的脾气秉性是难以改变的,落实到投资这件事上,基本会有三种类型,一个是分析师,一个是交易者,还有一个是精算师。
分析师以巴菲特为代表,他在很少的时候就迷上了金钱、商业和数字,所以他在将一笔投资的全部细节仔细考虑清楚之前,一分钱也不会掏,而其投资哲学以评判企业质量的价值理论为核心并不令人奇怪。
交易者主要靠无意识能力行动,以索罗斯为典型代表,他们需要对市场有一种感觉,行动果断,凭借的常常是不完全的信息,他们相信自己的直觉,完全相信自己一定能及时撤退,而不会成为最后的傻瓜。
精算师琢磨的是数字和概率,他们只重视整体结果,完全不关心任何个别事件。《随机漫步的傻瓜》一书的作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或许就是精算投资者的最佳代表。他最初是位数学家,后来管理着一个庞大的基金,他接受数百次小损失,执着地等待下一笔盈利交易 ,因为他知道,从数学上看,一次盈利将会把多次的小损失完全弥补。
巴菲特和索罗斯看到的是同样的投资现实,他们都认为“市场总是错的”,但对于如何应对现实,他们却提出完全不同(尽管谈不上截然相反)的结论。
巴菲特没有去深究市场为什么是错的,他只是观察到并利用了这一点。
索罗斯却有一套有关市场出错原因的详细理论,而这种理论对他从市场的错误中获利至关重要。
正因为如此,两人对有效市场假说(市场总是正确的)以及声称超常利润要么不可能要么是统计误差的随机游走理论不屑一顾。
对于这些理论,巴菲特回应道:“如果市场总是有效的,我会变成一个拿着锡罐子的街头流浪汉。”
两人投资哲学的不同,源于他们在心理、性格、经历、兴趣、才能、动机的不同,这就造成了他们在目标、理论、策略和技巧上的不同。
如果把他们的投资哲学结合在一起,你会得到一种对市场运转规律的近乎完美的解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