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边际(空间)”研究
文/sosme安全边际(空间)被格兰姆视为价值投资的核心概念,在整个价值投资的体系中这一概念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格兰姆曾写到---要为价值投资做最好的诠释,大概只有“安全边际(空间)”这几个字最合适吧!
安全边际(空间)的定义非常简单而朴素:实质价值或内在价值与价格的顺差,换一种更通俗的说法---安全边际(空间)就是价值与价格相比被低估的程度或幅度。根据定义只有当价值被低估的时候才存在安全边际(空间)或安全边际(空间)为正(+),当价值与价格相当的时候安全边际(空间)为零,而当价值被高估的时候是不存在安全边际(空间)或安全边际(空间)为负(-)。价值投资者只对价值被低估特别是被严重低估的对象感兴趣。安全边际(空间)不保证能避免损失但能保证获利的机会比损失的机会更多。
我不得不再次遗憾的承认,所谓的安全边际(空间)也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比如仅从定义我们不能确定实质价值或内在价值与价格的顺差达到什么程度才能说安全边际(空间)足够了呢?或者说价值与价格的背离程度或幅度达到什么水平才能断定安全边际(空间)足够了呢?对安全边际(空间)的理解与应用也完全是一个个性化的问题。
在理解与应用价值投资的过程中面临很多难题:比如对实质价值或内在价值的评估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当然也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结论,而且价值与价格一样也处于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之中,价值与价格都是变量---它们的背离关系只能是一个更复杂的变量!而安全边际(空间)这一概念正好能有效的解决价值投资中的这些难题,特别是在以下三个领域特别有效:
(1) 稳定的证券,比如债款和特别股;
(2) 能够运用这一概念或工具进行比较分析;
(3) 如果公司的股价与其实质价值或内在价值之间的差价足够大,那么安全边际(空间)就能够用来选择股票。
安全边际(空间)较大将使投资者能充分的感觉到对时间变迁的防备,而且能对投资者的误判所造成的损失进行弥补,所谓的投资信心完全来源于较大的安全边际(空间)!比如当以实质价值或内在价值的七折或六折购买一家公司或其股票,但在随后的发展中该公司的价值下跌了10%,投资者起初的购买价格仍然能为他带来适应的报酬率。
那么安全边际(空间)到底多大(比如是七折、六折或五折呢?)才算较大或足够大呢?这完全因投资者的偏好来决定,理论上说安全边际(空间)当然是越大越好,但面临的问题是可能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投资对象,对那些有强烈保守趋向的投资者来说预期的安全边际(空间)较大反而会错失很多投资良机。也许具有可操作的途经是进行比较分析,对价值投资者来说那些具有相对较大安全边际(空间)的对象总是比那些具有较小安全边际(空间)的对象更有吸引力。
安全边际(空间)总是基于价值与价格的相对变化之中,其中价格的变化更敏感也更频繁而复杂,对一个漫长的熊市而言就是一个不断加大安全边际(空间)的过程,常见的程序是:安全边际(空间)从(-)到0再到(+),当安全边际(空间)足够大时总有勇敢而理性的投资者在熊市中投资---这才是没有“永远的熊市”的真正原因。
对目前中国股市熊态的判断:就安全边际(空间)这个概念来说,也许(-)的状态还没有结束而只是趋于减小,或者说中国股市只是被高估的程度已减弱但还不能匆匆的断定中国股市的价值被低估了。
{:7_278:}{:7_278:}{:7_278:}{:7_278:}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