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哥哥 发表于 2019-3-4 17:27

实现财务自由阶段的框架

实现财务自由阶段的框架       这两天我的理财经理正在考金融理财规划师,我看了她复习书中的关于家庭财务报表编制与财务诊断部分,有一些具体指标不但适合专业人员更适合理财小白。于是我消化了一下将书中内容并串起来进一步完善了家庭财务自由规划的细节。我之前写过两篇关于财务自由的文章。第一篇是在我的书《我在股票市场的这些年》中第五章第三节写的《财务自由的计划》。第二篇是在2018年4月写的文章《钱如何越花越多》。这篇文章是第三篇了。前两篇有表格和工具进行计算更侧重于规划实操并且第二篇文章是第一篇文章的升级版。而这篇文章偏向于理论。对于财务自由其实是个伪命题。我还没有看到我周边的人通过投资达到所以这就是个理论研究大家进行参考,真正要做的还是要脚踏实地努力奋斗。一、财务自由的分期阶段    实现财务自由不是一下达到而是有阶段的。在每一个阶段达到了标准就为合格可以给自己打一个勾,然后进入下一个努力阶段最终实现自由。衡量这个标准的指标叫财务自由度:    计算公式为:财务自由度=年度被动收入/年度总支出    阶段标准为:30岁以下:5%—15%                30—40岁:15%—30%                40—50岁:30%—50%                50—60岁:50%—100%将财务自由分出阶段也就定出了阶段目标,这样看来是不是实现财务自由相对简单点了呢。咱们可以找个例子计算一下:如果现在35岁。年支出为10万元。按照阶段标准被动收入要达到3万元。按年化投资回报率5%计算,需要60万的资金就可以达到。按我现在的长期年化收益率20%,按标准这个可以覆盖了。我感觉我周围的人达到这个标准还是没问题的。(以上内容没有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而且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不可一概而论)二、实现原始财富积累投资理财的前提就是要有闲钱进行投资。我本人是个没什么花钱欲望的人但是对赚钱的兴趣非常大。所以做投资所用的原始资本积累很容易实现。我感觉在这方面我就是个奇葩,所以对于大多数人还是要规划一下自己的收支计划。从原始资本积累引出一个概念叫做储蓄能力指标:储蓄能力指标=(税后总收入-总支出)/总收入。我认为要达到40%以上才好而且越高越好。因为除了日常储蓄和平时的必要支出外,在生活中人们为了某一阶段的目标还要进行专门的储蓄,比如上学、买车、结婚、买房。而这部分支出一般不能低于10%。所以按照40%+10%计算总支出已经达到收入的50%了。毕竟在实现财务自由之前先要保证自己的财务安全,即:总支出<总收入。所以实现原始财富积累只有不断努力奋斗提高自己的收入的同时降低自己的消费欲望。其实轻奢主义、断舍离的理念都能帮助我们在不降低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减少消费。日子过得好不好真是和理念有很大的关系。三、关于其他内容的建议在家庭的财务规划中有一个应急能力指标叫做紧急预备金月数,其公式为:紧急预备金月数=流动资产/月总支出这个指标的合理区间是3-6个月,主要是应对事业或者基金事故的备用金。因为流动性要好所以就失去了收益性,所以为了弥补这个问题,我建议最好在银行申请有消费类贷款的信用额度以备不时只需。除此以外还要运用好信用卡的免息期来做好投资收益的最大化。这个只是实现财务自由不同阶段的框架,具体怎么投资,每个投资品种都用不同的技巧,本篇文章不过多阐述,细数流动性相对好的品种包括:股票、基金、外汇、黄金、石油、债券、理财。。。。。恩。也就这些了吧。这些投资品种现在我首推:股票。

般若波罗蜜多咒 发表于 2019-3-4 19:23

梦游至此,飘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实现财务自由阶段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