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 发表于 2019-2-27 11:00

被边缘化的“点金术”!

文/楊永清
价值投资,如果没有格雷厄姆、费雪、巴菲特、芒格、彼得林奇等等大师的巨大的投资成功和独树一帜的理论观点,早已被在象牙塔里面的"大师们”埋葬了。就是在这样辉煌的业绩下,价值投资也不是投资理财的主流策略。虽然,行驶主流策略的机构们的业绩,80%战胜不了指数基金、而无比时髦的对冲基金,能活过10年的,也少之又少。但事实上,价值投资在华尔街和中国股市还是被边缘化。这究竟为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还是回到主流的金融理论上来,现代金融理论的三大基础是---投资组合理论、有效市场理论和资本结构理论作为基石。投资组合理论将风险通过多样化进行分配,获得特定风险下最佳的投资回报;有效市场理论认为在有效市场中,当前股票的价格成为能反映所有信息的数据,而资本结构理论把公司的财务的负债和权益的比率,作为影响企业价值的主要因素。当有效市场理论得以确认在学术界的重要地位之际,许多学者放弃形成虚拟市场的根本原因---企业研究,也忽视了市场参与者短期情绪是非理性的固有现象,转而通虚拟的市场,来寻找企业定价的内因,在股价变化与各种信息关系中来寻求价值研究的突破口;当投资组合被理论界和业界普遍接受之后,在投资组合中广泛分散投资,成为防风险的主流操作法则,而放弃防风险的最佳途径---是企业的确定性的成长、复苏、高分红;还有在资本结构理论下,似乎提升企业价值的任务,完全落在资产负债表上,把企业看成市场动态发展和带动的一分子,而非首肯市场是诸多企业的价格具体表现,是企业群的影子。同时,也完全否定在所有的企业生命周期中,长期存活的企业是少数;也否定了大部分企业是平庸的,只有极少数企业是优秀的或卓越的现实状态。
在纷繁多样的理论背景下,市场从业人员的实际操作方法也五花八门。毋庸置疑的是,机构投资者投资策略成为市场的主流,因为他们经过严格的金融流程的强化培养、并且管理了市场主要的资金。以组合投资理论和有效市场理论为投资圣经的机构投资人,必然成为消极和被动的市场参与者,变成自始至终是资本市场用脚投票主流力量,因为他们放弃或不重视短期市场先生的疯狂,也放弃追求优秀企业;而以积极投资人身份出现并且市场上不断寻找被低估的投资标的,利用市场参与者在极端情况下出现的恐惧、贪婪来获利的价值投资人,比如巴菲特、芒格等人。虽然巴菲特及其价值投资追求者们,在实际市场参与行为中,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金融学术界认为巴菲特现象是市场特例(芒格语)。理论上符合逻辑,实际应用中取得巨大成功的价值投资,虽然没有被主流机构作为主要的投资策略,但事实上成为中外资本市场的长期行之有效的“点金术”,这一现象显然在很大程度上对有效市场理论、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和资本结构理论提出挑战。
毛主席说: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著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股市中影响股价变化的诸多矛盾中,企业的基本面、市场的资金面、政策面、国内外的经济面等,其主要引起股价长期变化的矛盾,只能是企业的基本面。格雷厄姆说:短期看,股价是投票机;长期看,股价是称重机!
芒格说:连续40年每年回报20%的投资只存在于梦想之国。现实世界中,你得寻找机会,然后和其他机会对比,最后只找最吸引人的机会投资进去。这就是你的机会成本,这是你大一经济课上就学到的。游戏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所以所谓的“现代投资组合”理论非常愚蠢。
芒格说:实际上,每个人都会把可以量化的东西看得过重,因为他们想“发扬”自己在学校里面学的统计技巧,于是忽略了那些虽然无法量化但是更加重要的东西。我一生都致力于避免这种错误,我觉得我这么干挺不错的。
我们不的不说,价值投资抓住了市场股价长期变化的主要矛盾---企业的基本面。

tree_yi 发表于 2019-2-27 14:59

{:7_317:}{:7_31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被边缘化的“点金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