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 发表于 2019-1-24 15:30

取乎其下,得乎中上——《泥鸽靶》

文/一念间

大多数人投身投资业是出于一种摧毁理性的原因,和良家妇女沦为娼妓的原因如出一辙:这个行业不需要艰苦工作,是不需要太多智慧的群体行为,而且对于别无所长的人来说是一种实际的赚钱手段。

——理查德·奈《华尔街丛林》

   
《泥鸽靶》又名《诚信的背后》
我一直相信巴尔扎克说的:每一笔巨额财富的后面都有深重的罪恶。虽然我们都不过是社会中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角色,常常抱怨自己怀才不遇和命运不公,觉得老板在压榨自己。但如果想想在贫困地区的农民,每天辛辛苦苦却只赚一点少到可以忽略的微薄收入,就觉得整个社会、整个金融体系是多么的不公平。要是用《泥鸽靶》中描写的投行精英们和他们比,对比更是强烈。人性决定了无论任何社会里都是如此,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想想自己如何面对这样的不公吧。

“大多数人投身投资业是出于一种摧毁理性的原因,和良家妇女沦为娼妓的原因如出一辙:这个行业不需要艰苦工作,是不需要太多智慧的群体行为,而且对于别无所长的人来说是一种实际的赚钱手段。”既没有任何资源又不愿吃苦受累,国人都怀揣一个中国巴菲特的梦想投身股市,无论如何头破血流都不肯放弃心中那个朦胧的梦想(或说幻想)。开始时不过是想保存自己的一点血汗钱不被CPI吞噬,但无一例外都被十倍股的传说点燃了,从此万劫不复。

没有人不知道巴菲特的两条投资铁律:第一,永远不要亏损;第二,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但估计没多少人明白其中确切地含义,觉得这不过是一句正确的废话。其实不然,对生活中的大部分事情,都是“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我们把目标定高点总是没错的,比如我们以考人北青师为目标来备考,即使没达到目标也能上一个不错的大学。但投资可能要反过来,第一目标应该是不亏损,而不是什么十倍股。这样取乎其下,反倒能得乎中上。也就是说投资者最重要的是守拙,或能力圈原则。具体参见我之前提过的投资的“百分之二法则”:大部分的股票是没有价值或不在能力圈内的,只有百分之二的股票值得专注;大部分的时间内市场是有效的或不可知状态,只有百分之二的机会值得行动;投资者大部分时间应该远离市场,静心研究,只有百分之二的时间需要交易。

《泥鸽靶——诚信的背后》(F.I.A.S.C.O.)是本不错的书,你把它当成小说看也行,能给人不少启发和警示。这并不只说我们永远不能碰金融衍生品,而是要警惕背后的金融陷阱。兵者,诡道也。没有了金融衍生品,华尔街还会创造出新的金融工具,炮制虚假的繁荣,掠夺蠢人的财富,或者用作者的话说,“撕他们的脸。”当你又一次突然发现一个“大机会”,肾上腺激素大量分泌准备全力一击的时候,先想想对手盘那无数在以血以命相搏的精英和杀人不见血的野兽们在干什么吧。凡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金融市场的受害者也从自身找找原因吧。

投资是一件枯燥的工作,当你经常觉得热血沸腾的话,可能并不是一件好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取乎其下,得乎中上——《泥鸽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