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MACD聊一下 所谓动力。
看到版主大人写了这个东西 顺手抛个砖 但不会写太透的 学和做都要靠自己 靠看别人的帖子是难有成就的。==========================
版主大人写了指标的应用 我这里简单聊一下指标的算法思想。
dif是长短两条加权移动平均线之间距离的线性描述
dea是对dif进行的加权移动均值的线性描述
macd是dif和dea之间距离的线性描述 只是在指标的视觉效果上以柱体表达而已。
知道这些的数学意义基本上就能全知道了。
所以... 本质上MACD这个指标研究的内容还是以C为基础 是一种对K进行的滤波计算 并且MACD本身也符合缠论背后的那个数学规律。
有人说MACD需要多周期观察 其实不用多周期观察...
习惯用MACD的话 整三个副图 分别调整MACD相应的参数就可以了。
就像缠论在应用时很多人说要多周期看图 其实熟练的看一张图扫一眼就知道当前大概率能不能玩了。
macd默认的是12周期EMA(SHORT) 和 26周期的EMA(LONG) 之间的差值(DIF) 以及DIF的9周期(MID)EMA (DEA) 既黄白线
以及DIF和DEA之间的差值 (MACD) 既柱体
比如你在30F图形上将SHORT和LONG 分别设置为96和 208 将mid设置为 72 你在30F图形上看到的MACD就是约等于日线图的MACD。 这三个数据再乘以5则你看到的MACD图像就约等于周线图的MACD。
为什么用约等于呢?因为1,周线图的K 是以自然周为基数并不是绝对的5天逢年过节周线1K并不一定等同于日线5K 并且日线上不也曾有过熔断导致一个日K不等于8个30F K 么? 2,为了描述严谨。
此外SHORTLONG以及MID参数你是可以根据自己需求具体设置的
MACD默认的均线组是EMA的12和26周期它们分别对应的是MACD这个指标被设计出来那个时代的2周和一个月的开盘交易日的时间周期而今天这个时间应该是10 和 23(约)
而你也可以根据自己所习惯的递归关系...(注意递归关系...) 来设置具体参数组比如560 或者 1389 等等。
归根结底MACD只是一个以两条均线组为基础工具来研判走势这个连续函数的变化趋势的手段罢了 如果你自己MA应用熟练的话 看均线就完全能够在你眼中呈现出关于你所习惯的均线组的MACD大致图形 更熟练的话 完全可以只看K就能大概知道MACD大致图形是怎么回事了。
其实MACD所反应的内容其实就是...以长短两根均线为工具来判断走势在当前方向下运动的速度变化情况有高中物理基础的人应该能明白这是就是动力的变化...MACD所反应的其实就是缠论所提到的动力学的一些东西 但是MACD毕竟只是一个固定的指标由于参数固定的关系 它无法直观的将所有走势当下的动力清楚的展现在你的眼前 这就是为什么缠论中提到MACD可以辅助判断大多数背驰的原因 这里关键字是大多数 而有一些特殊的走势单纯去看MACD就显得无能为力了。
玩这些东西 不能只停留于表象 能够破解它的所谓神秘 才能够更好的驾驭它 让它为你服务 而不能让它成为一个你离了它就不行的存在
MACD反应的是缠论提到的动力 可是MACD并不是缠论所说的动力学的全部内容 所以明白MACD算法的数理意义要明显重要于看MACD这个指标本身搞不清楚动力学的可以从MACD入手 去思考思考 哪天思考清楚了你会发现缠论的应用竟然如此简单...
===================
想哪写哪所以写的很乱凑合看吧。
以上内容为兴致使然对于交易而言 属于狗屎一样的东西 说不定过一会就编辑掉以免误人子弟。
本帖最后由 假文和 于 2018-10-10 15:10 编辑
前面说了MACD所展现的内容如果你明白其数理意义那么直接看K就可以一目了然
那么指标这种东西正确的用法是什么呢? ... 当然是要用来作为拐杖了当你肉眼无法直观看某些清楚的东西的时候...比如...
图形中圈出来的就是一次完整的“买-卖-买”凌波微步
正如很多前辈学长们所言看大做小在这个图上很明显的显示出来了。
这种图像的思路其实非常简单 是我去年最初学明白缠论之后自己动手写的一个东西(当时现学现写) 代码非常简单一共就几行而已 但是对于我当时而言却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因为那时我无法直观的直接从裸K上看出这些东西 而这种代码形成的直观图像则让我很好的适应了走势的波动变化 直至我最终适应了裸K 并放弃使用这种自己制作的拐棍。
指标的现实意义在于——使你在不会走路的时候能够有一根拐棍 而当你了解了这根拐棍并且会走路了这根拐棍就可以丢到一边去了。
那么这层楼和所谓动力有什么关系呢? 明面上其实没什么直接关系 这楼主要是想说 靠什么都不如靠自己。
先潜伏进来,慢慢学习! njnjnjnj1234 发表于 2018-10-10 15:14
先潜伏进来,慢慢学习!
你还学个卵...
这些对你都是小儿科。
假文和 发表于 2018-10-10 15:16
你还学个卵...
这些对你都是小儿科。
师兄取笑了,尺有所短,这方面你多给大家说说,对大家必有益处! njnjnjnj1234 发表于 2018-10-10 15:22
师兄取笑了,尺有所短,这方面你多给大家说说,对大家必有益处!
你才是师兄 我接触缠至今不足2年 其实我只是个缠废 吹吹牛而已
=====
这话不是对你说的,顺手打懒得再开楼
学缠得弄明白缠论背后的数学原理 这数学原理还不止一个一个是理论原理一个是应用原理。
数理基础如果能搞明白那么笔段甚至不用笔段都能得心应手如果一直搞不清楚背后的数学原理 缠在笔段和指标中 很多人会不断的怀疑自己 更多人会不断的缠在108的内部看似的矛盾中难以自拔。
内功心法学习一下 是三个级别的放在一张图上? 说的明白话 缠论从开篇的均线吻+MACD就是很好的2根拐棍,先把这2根拐棍掌握了也就7788了 我发的帖子里动力只涉及到一部分
MACD双线穿越零轴,是逐级别拉起的,动力传递到哪个级别很明显,就是能完整的把双线拉起到零轴上方的最大级别
当然要综合考虑,讲的太快,不容易接受,慢慢来 {:7_317:}{:7_317:} 假大师只学了两年就有这般水平,{:7_317:}
还请多多提携我等后进。 jamesfanzheng 发表于 2018-10-10 15:50
缠论从开篇的均线吻+MACD就是很好的2根拐棍,先把这2根拐棍掌握了也就7788了
均线间面积和MACD黄白线大致差不多嘛
市场的铜板 发表于 2018-10-10 15:32
内功心法学习一下
当笑话看就好了这哪是什么内功心法只是对没思考过的人来说很新鲜而对过来人都应该知道的东西罢了。 浪花淘尽英雄 发表于 2018-10-10 15:36
是三个级别的放在一张图上?
当然不是了。
其实理论上无需多图形去看 一个图形就能看懂所有 只是碍于K数显示的限制 不得不去多个周期翻一翻多半走势一张图能全看懂。
一花五叶 发表于 2018-10-10 15:45
说的明白话
见笑了。
jamesfanzheng 发表于 2018-10-10 15:50
缠论从开篇的均线吻+MACD就是很好的2根拐棍,先把这2根拐棍掌握了也就7788了
原文说他的理论不废一法这话是不假的。
其实笔段只是个例子 用均线MACDKDJ哪怕是数浪甚至看裸K 其实都是一样的。
守静知一 发表于 2018-10-10 15:56
我发的帖子里动力只涉及到一部分
MACD双线穿越零轴,是逐级别拉起的,动力传递到哪个级别很明显,就是能 ...
版主大人驾临蓬荜生辉...
;TOUXIAO
itsmysheng 发表于 2018-10-10 16:12
:loveliness:lovel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