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静知一 发表于 2018-10-22 17:57

woshichongjibo 发表于 2018-10-22 17:51
LZ为什么搞出个20分钟来?个人觉得禅师给出的周期就够用了

我喜欢找到最清晰的级别,双线最大限度的靠近零轴

woshichongjibo 发表于 2018-10-22 18:19

我也这样试过,不过太繁琐,奇葩的是,我有时候还搞过10小时,或者3日的。后来发现,禅师的区间套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不用那么纠结是否无限拉近零轴

守静知一 发表于 2018-10-22 18:21

woshichongjibo 发表于 2018-10-22 18:19
我也这样试过,不过太繁琐,奇葩的是,我有时候还搞过10小时,或者3日的。后来发现,禅师的区间套可以解决 ...

我懒

所以,现在还有在用3日线

woshichongjibo 发表于 2018-10-22 18:29

哈哈,看来我走过的路,原来也有同样的人走过

守静知一 发表于 2018-10-22 18:39

woshichongjibo 发表于 2018-10-22 18:29
哈哈,看来我走过的路,原来也有同样的人走过

你看各大股票论坛,缠能学到用MACD和均线来辅助判断的,太少太少了

一般都无比复杂,并乐在其中

woshichongjibo 发表于 2018-10-22 18:53

我用均线和MACD,偶尔用到布林,感觉其实一个道理。

守静知一 发表于 2018-10-22 18:58

woshichongjibo 发表于 2018-10-22 18:53
我用均线和MACD,偶尔用到布林,感觉其实一个道理。

布林除了中轨,他的收口是很有价值的,再加上黑洞

作用不小

woshichongjibo 发表于 2018-10-22 22:36

其实布林的收口,就是均线的粘合,在这一点上,还不如均线好用。我发不了图。否则贴一个对比图看看

守静知一 发表于 2018-10-22 23:02

woshichongjibo 发表于 2018-10-22 22:36
其实布林的收口,就是均线的粘合,在这一点上,还不如均线好用。我发不了图。否则贴一个对比图看看

布林比较方便,我均线不想设置那么多组,一般常用的挂着,配合布林线就可以

schar 发表于 2018-10-23 00:23

wARtist 发表于 2018-10-10 13:27
试了试,同花顺的通达信模式里缺了很多语法,实现不了
看哪位坛友能帮忙吧

DIF:=EMA(CLOSE,12)-EMA(CLOSE,26);
DEA:=EMA(DIF,9);
HBX:(DIF+DEA)/2,NODRAW,coloryellow;
MACD:(DIF-DEA)*2,colormagenta,NODRAW;
COND1:=MACD>0 AND MACD>=REF(MACD,1);
NOTEXT1:IF(COND1,MACD,NULL),STICK,colorred;
COND2:=MACD>0 AND MACD<REF(MACD,1);
NOTEXT2:IF(COND2,MACD,NULL),STICK,coloryellow;
COND3:=MACD<0 AND MACD<=REF(MACD,1);
NOTEXT3:IF(COND3,MACD,NULL),STICK,colorblue;
COND4:=MACD<0 AND MACD>REF(MACD,1);
NOTEXT4:IF(COND4,MACD,NULL),STICK,colorcyan;
NOTEXT5:HBX,colorwhite;
NOTEXT6:IF(HBX>0,HBX,NULL),colorred;
NOTEXT8:IF(HBX<0,HBX,NULL),colorgreen;

DRAWNULL就用NULL,&&用AND,拆出来定义一个condition,这样应该可以了。

g1h0g8 发表于 2018-11-13 12:34

守静知一 发表于 2018-10-22 18:39
你看各大股票论坛,缠能学到用MACD和均线来辅助判断的,太少太少了

一般都无比复杂,并乐在其中

缠论的笔结合macd是不错的黄金组合

wangtaoliang 发表于 2019-3-14 13:49

还是第一次看到有关MACD的形背离和关键形背离的概念,受教了,多谢楼主!{:7_317:}

MACD@9988 发表于 2019-4-27 22:05

3、MACD的形背离:两次停顿期间,白线出现过拐点,停顿前面的柱体长度缩小,称为形背离。后一个停顿前柱体的长度缩小至前一个停顿柱体长度的一半以下,称为关键形背离。

版主,想请教一下
一、停顿前面的柱体长度缩小,称为形背离?  就是指拐点前一下停顿对吗,那相对于停顿来说,停顿的前一根柱都是最长的呀,这个我还是理解到。
二、“后一个停顿前柱体的长度缩小至前一个停顿柱体长度的一半以下,称为关键形背离。”这句话说的是后一个停顿前一根柱,与前一个停顿柱比长度对吗??


还请版主赐教@@守静知一

MACD@9988 发表于 2019-4-27 22:14

守静知一 发表于 2018-10-10 09:46
这里有关键形背离,所以白线开始向零轴运动,一旦期间出现二次加强,白线是极有可能穿越零轴的

15分关 ...

3、MACD的形背离:两次停顿期间,白线出现过拐点,停顿前面的柱体长度缩小,称为形背离。后一个停顿前柱体的长度缩小至前一个停顿柱体长度的一半以下,称为关键形背离。
请教版主一下
一、“停顿前面的柱体长度缩小,称为形背离”,这句说没理解到,停顿前面的柱体长缩小,称为形背离。相对于停顿来说,停顿前面的柱体不是最长的吗???
二、“后一个停顿前柱体的长度缩小至前一个停顿柱体长度的一半以下”,应该是后一个停顿柱最近最前的一个柱,与前一个停顿柱比较对吗?
还请赐教!!

巨蟹211 发表于 2019-5-4 20:45

{:7_317:}{:7_317:}{:7_317:}

浪花淘尽英雄 发表于 2019-12-1 12:35

守静知一 发表于 2018-10-10 08:26
有问题可以多交流,我更欢迎带实例的问题

请教版主, 橡胶这个2次增强, 是不是应该放在图示位置才是正确的级别?谢谢。


浪花淘尽英雄 发表于 2019-12-1 12:39

图片在这儿。上一篇没有弄得上去。

浪花淘尽英雄 发表于 2019-12-1 12:54

这个二次增强的位置正好和中枢级别的位置一致, 都在零轴附近。有没有不一致的,然后是要把二次增强放在零轴边呢?还是仍旧只把中枢放在零轴边呢?

浪花淘尽英雄 发表于 2019-12-1 13:13

好像还是应该按中枢来。。。。。

七星太极 发表于 2019-12-1 21:09

本帖最后由 七星太极 于 2019-12-1 21:14 编辑

浪花淘尽英雄 发表于 2019-12-1 12:54
这个二次增强的位置正好和中枢级别的位置一致, 都在零轴附近。有没有不一致的,然后是要把二次增强放在零 ...
个人理解应该是中枢,二次加强应该是次级别的一笔回调之后的上涨了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交流点MACD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