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的原文 多看看总没有坏处!
本帖最后由 bob747 于 2018-8-29 23:24 编辑对于任何成本为正的股票,本ID永远不信任,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要尽快搞成负数的。对权证也不例外,例如已经停掉的某认购权证,本ID最终在最后几天上涨到1块多完全出掉时,当时的成本是负的2块8毛多,注意,本ID的仓位是一直不变的,最开始多少就是多少,上上下下,卖点的时候变少,买点的时候又回复原来的数量,但绝对不加仓,一开始就买够。
一般来说,本ID只在月线、最低是周线的买点位置进去,追高是不可能的,这样会让变负数的过程变得太长,而且都是在庄家吸得差不多时进去,一般都是二类或三类买点,这样可以骗庄家打压给点货,从散户手里买东西太累,一般不在月线的第一类买点进去,这样容易自己变庄家了。对于庄家来说,本ID是最可怕的敌人,本ID就像一个吸血的机器,无论庄家是向上向下都只能为本ID制造把成本摊成负数的机会,他无论干什么都没用,庄家这种活,本ID早不干了,本ID只当庄家的祖宗,庄家,无论是谁,只要本ID看上了,就要给本ID进贡。
本ID在网上很少聊数学,一般人对数学都很不了解,绝大多数人,本科里读的数学大概也就十七世纪的水平,即使博士了,读到的也就是些数学的皮毛,和他们谈数学,没什么可交流。而即使是数学系毕业的,对数学的整体其实也是很不了解的,数学的体系太大了,随便一个小领域就够一个人折腾一生。
数学在本质上是艺术的,这句话绝不是胡扯,数学的材料和艺术的材料有所不同,但本质上其创造过程是同构的。数学里有着人类最伟大的想象力,一般情况下,数学看不起物理之类的东西。爱因斯坦偷了点黎曼N年前的皮毛就成了上世纪最牛的物理学家。现在的理论物理学,本质上就是数学的一个小分支。当然,物理学的人肯定不承认,他们会搬出一大堆什么实验、物理解释之类的理由来保住他们的名头,这帮人天天用着数学的创造而沽名显摆,看看爱因斯坦偷了点黎曼还有他前妻的东西后就没干什么正经事,就知道82和28已经不是物理学家中一个很大的问题了。
本帖最后由 bob747 于 2018-8-29 23:18 编辑
区别于基本孤立地研究问题的近代数学,现代结构数学的核心问题就是利用各种同构关系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从而形成一种宏观有力的研究力度与广度。对于拓扑学来说,最重要的当然就是拓扑分类的问题。无穷的图形,站在分类的角度,可能就只是归为少数的几类。分类方法的不同,当然就构成了研究的不同侧重。在拓扑中,最基本的就是站在同胚角度的分类,所谓的同胚,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就是站在拓扑的角度上无差别,而庞加莱猜想的严格数学表达就是:单连通的闭三维流型同胚于三维球面。换言之,无穷复杂的单连通的闭三维流型,站在拓扑的角度,都是和一个简单的三维球面无差别的。即使你对数学不熟悉,也应该看出,这是一个多么强力宏大的结论。任何一个对数学有一点了解的人都知道,庞加莱猜想就是也一直是拓扑学发展的中心问题。
当然,很自然就有了庞加莱猜想的推广。数学上的事情往往十分奇妙,大概所有人都觉得N越大,问题的解决越难。但实际上是,首先被解决的是N大于等于5的情况,然后是N等于4的情况,反而是最开始的三维情况一直不能被解决。今天,这个问题已经被中山大学朱熹平等二人彻底解决,这其中的意义当然不用多说了。
像上次英国人解决费玛猜想一样,证明中是否也会出现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这还要等待今后一到两年全世界数学家的检验,上次英国人被挑出毛病后最终也解决了,算是虚惊一场,这次的情况怎样,现在该证明已发表在最新一期《亚洲数学期刊》杂志上,共300多页,能看懂的人都可以一起去挑刺的。当然,全世界能看懂的人,一定是比能吃馒头或能看密码的人少得多了,而对于能看懂的人,这绝对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乐章之一,就像费玛猜想的证明,每一页都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咏赞。
”
“
个人认为,像我这种平凡的人。悟性不够,是要看很多遍了。(我也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了,顺着看、跳着看) ylk1600595559 发表于 2018-8-29 23:19
个人认为,像我这种平凡的人。悟性不够,是要看很多遍了。(我也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了,顺着看、跳着看)
不明白 很多人 为了维护所谓的缠论的“纯粹性” 不遗余力
其实却对缠 明示 自己的操作方法 无动于衷。
对缠论思想的来源 麻木不仁。
明白的自然明白。这个贴子,是留给我自己看的。
本帖最后由 ylk1600595559 于 2018-8-29 23:40 编辑
我还认为,缠没有把很多东西说出来。像一些实用但不一定准确的东西。我现在看缠论,感觉是一种须要很深的数学功底。并不是像中小学那样的数学功底。而是一种长期学习数学,形成的逻辑思维。相信这一点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不同级别的综合应用,里边就有很多的逻辑判断。) 好奇妙的思想 里边还有哲学、佛学。我现在就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对于金钱和女人。判断好走势之后,你如果不放下。比如你已经有10%的利润,但后面你预测会有40%。但如果你的判断错了,你可能要亏钱出去。怎么办?是现在走,还是等待走势来对你的选择判断对错。还有的时候要用哲学,比如资金管理的问题,兵法说: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对于不同级别的买卖点,用不同的兵力。所以说要想学好,还是很难的。 本帖最后由 bob747 于 2018-8-29 23:50 编辑
ylk1600595559 发表于 2018-8-29 23:38
里边还有哲学、佛学。我现在就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对于金钱和女人。判断好走势之后,你如果不放下。比如你已 ...
对于你的问题:
缠的原文107课可以回答:
例如,一个最实际的问题,如果按照理论,至少有一个30分钟级别的反弹,那么具体的操作应该怎么安排?首先,你必须搞清楚反弹可能的具体走势形式,因为同样是30分钟级别,不同形式,对应的对应的操作难度与方式都是不同的,而最大的难点在于,你并不能事先知道反弹究竟用什么的方式,因为这涉及预测,而一切预测都不能纳入操作计划的范围,只能聊天吹牛时使用。所以要解决这难点,必须从绝对性出发,里面不能涉及任何预测。
对一个30分钟的走势类型,我们能绝对性指出的无非有一点,就是这个反弹至少有一个30分钟级别的中枢,而有这就足够了,为此就可以构造出一套绝对性的操作方法。
某级别的中枢都是由三个以上次级别走势类型重叠构成,也就是说,一个30分钟的中枢,一定涉及上下上的三个5分钟走势类型。这就是构成我们操作绝对性的最坚实基础。
显然,没有任何绝对性可以保障上下上中,最后一个上一定有比第一个上有更高的高点,特别那种所谓奔走型的反弹,后上的高点可能只刚好触及前上的低点,因此,如果你一定要等上下上都完成才抛出,那很可能面对这样的尴尬,就是你在第一个上的最低点买的,在上下上的电梯过后,你只有一个可能连手续费都不够、稍纵即逝的卖点。因此,这种操作,注定是只有相对的理论上的绝对安全性,而没有具体操作上的绝对安全性。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从第一上就开始分解操作,也就是说,没必要等待第二个上了,既然每次上之后都必然有一个同级别的下,而这下的幅度又是不可能绝对控制的,所以还不如就把操作分段,让分段提供给你绝对的具体操作安全
bob747 发表于 2018-8-29 23:47
对于你的问题:
缠的原文107课可以回答:
这还是逻辑判断,当时是在一个很差的熊市。才用这种办法。缠的传统,可是一定要等待第一类买卖点的。问题还是回给了自己,你怎么选?
缠师本身是大资金操作,所以在教学写帖子的时候,总是习惯性的把这些习惯加在里面,小资金学这个就完蛋了,小资金玩盘整只能是教学费教学费............即使开始理论学的很好但是盘整的震荡行情打起人来是2面扇耳光,上面扇你一次不算下面还会再扇你一次。一次节奏踏错紧接着就连续错,心态一坏彻底崩。 本帖最后由 bob747 于 2018-8-30 01:25 编辑
jamesfanzheng 发表于 2018-8-30 00:05
缠师本身是大资金操作,所以在教学写帖子的时候,总是习惯性的把这些习惯加在里面,小资金学这个就完蛋了, ...
逻辑混乱
小资金怎么就完蛋了?
后面的更加是不知所云。
左右被打耳光,是谁被打耳光?是小资金学大资金就会被打耳光? 还是你被市场打耳光?
真是不知所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