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走势上标识缠论买卖点
市场走势上标识缠论买卖点,前一贴中有人说买卖点不是那样标的,那可是缠版通用图形标法啊, 致少网络上通用的,这下可好, 又有人出来抽缠师脸了,这个我不支持有事无事有理无理就站出来抽缠师的脸,
那么,我再把这个走势画出来,大家一 起来标吧,我就不信这个也能千人千缠,难道就出不来一个标准答案么,我真不信网上通用下载的图形,老有人说是错的,对的又没有人画出来
看着好累。 楼下的请标一下吧,网上下载下来的东西总有人说是错的,现在这个只留走势图,这图是段,是市场走势, 看一下是否能够统一标法或者统一操作手法
yangming082 发表于 2018-4-26 10:59
看着好累。
前面就一个上升的九段而已啊,哪累了,这前面九段走势多明了
是看你们学缠累,真有那么难? 禅师的棺材板已经盖不住了 www15019 发表于 2018-4-26 11:05
禅师的棺材板已经盖不住了
是啊,循遂要造反了,;TOUXIAO
yangming082 发表于 2018-4-26 11:05
是看你们学缠累,真有那么难?
不是难不难的问题,是在和循遂争议缠论对错的事情,和他瞎扯蛋玩,要不这缠版发贴的人太少了
哈哈,这图,有哪些错误,有什么点,缠费是搞不出来的;TOUXIAO 循逐 发表于 2018-4-26 11:14
哈哈,这图,有哪些错误,有什么点,缠费是搞不出来的
不急,收盘后,就有人有时间出来画了
先谈谈什么是交易系统:交易系统是信息->行为的映射。对于纯量价的系统而言,这个信息可以被精确的定义到{量,价}两部分。而行为,无非{买,卖,不操作} 三种。所谓系统则是{量,价,当前持仓}=>{买,卖,不操作}的映射。很多系统不是每个时刻都能有操作预案的,只在特定的时间点能告诉你该干什么。那么如果不是这些特殊节点,量价信息喂进来,系统其实不知道该干嘛,只能告诉你“不操作”,这里的不操作,是“不知道干嘛所以不操作”;而非“持仓不需要调整所以不操作”。比如股票里的打板系统,就属于这一种系统。而有那么一种系统,能够实现信息到持仓的映射。那么对这种系统而言,市场不存在操作上的盲点。 换句话说,这种系统完成了 {量,价}=>{持仓}的映射。任何一个节点,给出市场状态信息,该系统能够唯一的告诉你,你现在是应该多头持仓状态,空仓状态,还是空头持仓状态。第一类系统则相对简单,符合特征,搞;不符合特征,我哪知道怎么搞。而做出满意的第二类系统相对难,因为这需要一个思考的闭环,衔接起市场的各种状态分类。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对市场完全分类,完全表达。记住,做出满意的第二类系统难,而不是做出第二类系统难,比如我可以说一个非常简单的基于双均线的第二类系统: 在两条均线上方:多头持仓,在两条均线下方:空头持仓;在两条均线中间: 空仓。这样一个系统也算完成了对市场的全分类与全面表达。它的优点是能够抓出长期/大幅上涨下跌。而缺点则显而易见。在无需波动,震荡期会产生回撤。 交易员关注 建立你的交易系统1-演绎与归纳 为你朗读 4 分钟 先谈谈什么是交易系统:交易系统是信息->行为的映射。对于纯量价的系统而言,这个信息可以被精确的定义到{量,价}两部分。而行为,无非{买,卖,不操作} 三种。所谓系统则是{量,价,当前持仓}=>{买,卖,不操作}的映射。很多系统不是每个时刻都能有操作预案的,只在特定的时间点能告诉你该干什么。那么如果不是这些特殊节点,量价信息喂进来,系统其实不知道该干嘛,只能告诉你“不操作”,这里的不操作,是“不知道干嘛所以不操作”;而非“持仓不需要调整所以不操作”。比如股票里的打板系统,就属于这一种系统。而有那么一种系统,能够实现信息到持仓的映射。那么对这种系统而言,市场不存在操作上的盲点。 换句话说,这种系统完成了 {量,价}=>{持仓}的映射。任何一个节点,给出市场状态信息,该系统能够唯一的告诉你,你现在是应该多头持仓状态,空仓状态,还是空头持仓状态。第一类系统则相对简单,符合特征,搞;不符合特征,我哪知道怎么搞。而做出满意的第二类系统相对难,因为这需要一个思考的闭环,衔接起市场的各种状态分类。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对市场完全分类,完全表达。记住,做出满意的第二类系统难,而不是做出第二类系统难,比如我可以说一个非常简单的基于双均线的第二类系统: 在两条均线上方:多头持仓,在两条均线下方:空头持仓;在两条均线中间: 空仓。这样一个系统也算完成了对市场的全分类与全面表达。它的优点是能够抓出长期/大幅上涨下跌。而缺点则显而易见。在无需波动,震荡期会产生回撤。 我们建立系统有两种方式:思考市场的深层驱动力量,抽象,然后回过头来,把这些抽象概念定义成可操作的分类,最后变成系统。 不断地观察市场,提取一些模式,特征;定义这些特征,然后复盘,看能否取得正期望。 1是演绎法,自上而下,通过提炼公理,演绎,然后得到一个可操作的系统,最后在复盘或者实盘中检验该系统是否能够有正期望。这种方法里其实是有两个体系,一个是你的理念体系,一个是你的操作体系。理念体系基本是无法证伪的,他源于你对市场的理解,相信什么,就有什么样的理念体系。我们举缠论为例子,原本的缠论其实并不属于可操作的系统。因为他“完全正确”,也完全无法被证伪。比如,缠论在定义1买2买3买的时候,用了诸如“不跌回中枢”的描述,这种定义你只有行情走出来后,回过头来看才知道。属于事后诸葛亮。没有操作性,无法被证伪。这也是很多人唾弃缠论的原因。但可操作层面,如果你相信缠论对市场的完全分类,相信一买二买三买,基于此你可以衍生出一个,或者多个可操作的系统。比如,你可以通过一些辅助手段在当下判断一个次级别走势不跌回的概率。这样一来,你的系统本身是可操作的,你判断一买有成功率,失败了有止损。 那么这就是一套可证伪的系统。你拿这套系统用历史数据复盘,就知道这套系统能否用于交易了。在这种体系里,你实盘验证,证伪的只是可操作的系统,而不是理念体系。你无法证明理念体系错误,只能说你基于该理念衍生的系统无法盈利。至于是理念错了?还是系统表达的问题?这就要由你自己判断了。如果一旦理念有错误,比如,如果你相信永动机存在,不论你怎么努力,也无法做出切实的永动机。那就是把时间白白耽误了。通常来说,演绎法的系统是最难建立的,但一旦建立,适用性广,对参数不敏感。前面说到的第二类系统多半是基于演绎法创建的。你需要对某些概念分类,然后定义,然后形成操作逻辑,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因为表达某些市场的特征而进行取舍,这些思考都是演绎地,但他们会最后反应在你的系统设计中。比如前文所述的均线全状态系统,它的核心逻辑是表达市场趋势,而作为取舍,在市场震荡时期就会表现不佳。 市场作为一个均衡体,你的策略只能是侧重表达行情的某些分类,而放弃另一些类别。这种分类与取舍,才是演绎法建立策略的关键。 2另一种建立策略的方式是归纳法,自下而上。先定义一些特征,再添加一些过滤条件,最后看是否能够有正期望。比如你观察到早盘跳空回补失败是大概率做空点,你可以设计一个策略在跳空多少以后买入。然后用历史数据复盘以后来总结这种操作方法的效果。又或者你观察到盘口一段时间的主动买盘对之后的价格有预测性,那么你可以设计一个策略,统计一段时间的主动买盘和主动卖盘,然后结合价格位置来做过滤,最后总结操作效果。往更深入的地方走,你可以定义大级别多空方向,定义回调,定义小级别突破。 这样你就可以客观地完成一个顺逆顺的系统。进而测试其效果。总之,归纳法是一种从数据中来,到数据中去的方法。好似盲人摸象,一点点从局部凑出拼图。 但是万丈高楼平地起,很多时候你的灵感都是从最基本的观察开始的。需要观察,假设,然后定义一些变量分类,最后用分类指导交易。 虽然每一种系统可能只反映了你思想的一个方面。不过当你拥有了很多基于归纳法的系统后,他们组合起来也会慢慢填补漏洞,曲线变得更完善。最后,演绎与归纳这两条路并不是对立的,随着对行情的熟悉,从归纳法走上来的你也许定义过很多分类。 比如级别,多空,衰竭点,进攻点。波动大小。成交活跃成度。 然后再突然某一天意识到,这些分类的组合里,那些能够带来正收益的组合,那些有意义的组合,其实背后有一根线能把他们串起来。然后你需要抓住哪些分类,你准备为此付出什么,而放弃什么样的分类,等等等等。基于这些认知,你可能会建立系统去测试。总之,人对事物的认知是螺旋形上升的,只要思考,总结,测试,改进就好。 以上转自知乎 这个论坛里有几个人能读懂? 本帖最后由 假文和 于 2018-4-26 11:34 编辑
=。=! 来 我让缠师告诉你 你们谁对谁错。以下内容发表之后10分钟内删除。
=====================================
【已编辑】好东西有时会出现在你生命中,但不会永远等着你。
=====================================
你自己都用MA,那么对着这个概念图研究个毛线玩意儿=。=!
概念图怎么把玩都对,因为你可以自己画,市场走势却不是你自己画的,那么你拿概念图妄想掌握市场抓住买卖点,那么不论你怎么妄想都是错的。
这个道理很多学缠的始终搞不明白——当你什么是主观什么是客观搞不清楚的时候,那么不论怎么研究走势就都是错的。
同一幅概念图,在不同人的眼中完全不一样,能看对的人关注的是那些独立的线条而不是些主观标出来的买卖,因为所有买卖都在线条之内,并不在线条之外;而始终看不对的人喜欢对所谓结构津津乐道却不知何谓结构,他就是把图画个千遍,把走势图分解个万遍,缠废依旧。
yangming082 发表于 2018-4-26 11:22
这个论坛里有几个人能读懂?
你读懂不就行了么,我们才懒的读呢,难道你不觉得你这样学炒股很累么;TOUXIAO
转折点的研究才有意义,其它没有意义;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