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093600 发表于 2017-11-6 16:01

全球货币保守化步步袭来 中国没必要收紧

核心观点:近一段时间以来,海外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保守化倾向愈加明显。9月加拿大央行年内第二次加息,10月美联储开启缩表进程,欧洲央行缩减QE规模,英国央行时隔多年首次加息,目前看12月美联储加息可能性非常高。发达国家收紧货币政策的核心因素还是在于经济基本面逐步显露出共振迹象。欧美经济向好,PMI指数同步向上,飓风灾害并未冲击美国经济稳步增长的步伐,美国失业率已跌至4.1%的低位。并且,美联储和美国市场对2018年加息次数的预期存在向上修正的可能性欧元区经济保持今年以来的强劲扩张,三季度的欧元区银行贷款调查显示,所有贷款类别的贷款需求持续增加,银行对贷款的整体条件继续放宽。9月以来美德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趋势较为明显,已接近今年1季度水平。这反映了欧美经济强劲、货币政策边际收紧共振之下的利率上升。在此背景下,我国是否有必要跟随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呢?我们认为必要性不高。首先,国内经济短期有下行压力,2018年经济增长和通胀压力大幅上升的可能性也不高。其次,811汇改后,人民币弹性明显增强,汇率的自动稳定器作用提高,能够更有效地过滤外围市场利率对国内的冲击。关注笔者昵称威,第三,中美利差已处于高位。下半年以来,中国市场利率涨幅明显高于其他主要经济体,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达到201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最后,在MPA考核和金融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国内流动性环境已经处于紧平衡状态,这与欧美市场有明显不同。中国进一步提高市场利率,可能不利于流动性预期管理。当前国际原油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今年6月下旬以来国际油价趋于上行,至10月末Brent现货价突破了60美元/桶,引发市场对未来油价走势及通胀预期的关注。影响国际油价的因素可以分为美元走势,原油供给、原油需求三个层面,市场对其中的一部分因素已经有充分的预期,而对另一些因素的关注度还不够。现将市场中常见的推理逻辑梳理如下:1.美元走势(1)美元指数与原油价格的关系。美元指数与原油价格一般负相关,正是2016年初美元走强预期的淡化触发了原油价格的反弹。2016年末原油限产协议达成之后,供需状况取代美元指数成为主导因素。不过,6月下旬以来美元与油价之间的负相关性又出现了回归迹象。(2)本轮美元强势周期终结了吗?现在断言为时尚早。当前美元指数的主要驱动力是美国与欧元区之间经济前景预期的分化与收敛、货币政策取向的分化与收敛以及由此引发的汇率超调与回调。美欧货币之间尚无明确的相对优势,对应的汇率关系也很难有明朗的趋势,目前,103.3]的区间其实是市场用近三年时间才探明的当前美元指数波动范围。2. 供给因素(1)美国页岩油生产与产油国限产协议之间的博弈,形成了45至60美元的波动区间。2016年年末原油限产协议达成之后原油价格趋于上行。但油价上行也刺激美国页岩油产量随之快速增长,使得油价难以向上突破。时至今日,市场也开始发现这一博弈被打破的可能。(2)美国页岩油增产的可持续性。页岩油产能具有高衰减特征——新油田高产期仅1-2年。因此虽然油价上涨能够带来利润,但为抵消衰减,生产企业需要继续加大资本开支,以进行新井钻探或提升单井产量,这又会抵消利润的实现。当前投资人已提高对页岩油企业回报的关注,资本支出的约束出现之后,就可能带来页岩油产量增长的拐点。(3)限产协议执行力度。10月下旬沙特与俄罗斯宣布支持延长减产至2018年底,预计会在11月底OPEC会议上确定,未来的关键问题还是执行力度。但当前只有沙特有阿美上市的政治诉求,需要凭“一己之力”托市,其他国家加力配合的可能性不大。(4)地缘政治问题。伊拉克、伊朗、委内瑞拉地缘政治影响不应低估,但在对原油生产与运输产生实质性影响之前,地缘政治事件更多属于短期冲击。(5)原油库存。美国原油库存在2016年9月以来波动下降,2017年6月之后加速下降,是近期油价反弹的主要基本面支撑。并且,中国的原油储量也受到高度关注,分析显示中国在低油价时期大幅提升了原油储备增速,当前库存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国际油价。3. 需求因素(1)全球经济复苏共振。预计2018年油价可能从供给端支撑转向需求端支撑,这是市场中长期看好原油价格的重要逻辑。目前,IMF、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普遍上调了全球与主要经济体的2018年经济增长预期。(2)新能源汽车对燃油汽车的替代。交通运输使用占全球原油消费的比例接近2/3。由于主要经济体普遍选择在2030至2040年禁售燃油车,汽车原油消费可能在长期中下降。

geode75 发表于 2017-11-6 18:02

全球收紧,中国没必要收紧,接着印

斗牛士大圣 发表于 2017-11-6 18:57

全球收紧,中国没必要收紧,接着印

sarahliya99 发表于 2017-11-6 19:22

{:7_309:}{:7_31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全球货币保守化步步袭来 中国没必要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