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174179 发表于 2017-7-14 22:23

这次看来是坚定看多了,应该不会在变了。:ZANTONG

gotopsoft 发表于 2017-7-14 22:42

hanghdy 发表于 2017-7-12 19:24
一会天花一会地板

我也觉得,楼主的看法两个极端:ZANTONG

empiresoft 发表于 2017-7-15 11:29

:DAXIAO

牛皮唐 发表于 2017-7-15 18:04

永不成风 发表于 2017-7-14 16:55
目前的走势不是国家意志,是市场的自发行为,创业板正在做最后的赶底动作,1641点,至于尾数是748还是994, ...

我对波浪理论学艺不精,只能作为辅助工具,所以对于阁下的波浪划分,我是来学习的,不敢质疑。但有一点我想与阁下交流一下:15年6月底,上证到达5178点顶峰区域时,总市值在70万亿左右,流通市值在40万亿左右,当年GDP为68万亿,当时两市日交易量均超过1万亿,合计达到2万亿。2017年6月底,沪深总市值月约50万亿,流通市值接近40万亿,目前两市成交量不足4000亿。假设上证2——3年内到达8000点,沪深总市值会突破100万亿,流通市值也会达到80万亿,要达到如此热度,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量应该在4万——5万亿之间,而18年GDP不会突破80万亿,阁下认为当前在控制金融风险的大前提下,如此巨量资金如何而来?总不能画饼充饥吧~~~~

slayersun 发表于 2017-7-15 19:24

牛皮唐 发表于 2017-7-15 18:04
我对波浪理论学艺不精,只能作为辅助工具,所以对于阁下的波浪划分,我是来学习的,不敢质疑。但有一点我 ...

风大说的是到2022年后上8000,到时候GDP在110万亿左右应该,不用看流通市值,就看总市值,8000点是有可能的。

风乄来 发表于 2017-7-16 10:13

gotopsoft 发表于 2017-7-14 22:42
我也觉得,楼主的看法两个极端

一个阶段内(时间周期大概一个季度)完全照此去操作买卖特定的板块成功率还是不错的。至于上下百年千年一遇洪灾不可当真。都老司机了

长在云上的树 发表于 2017-7-17 07:53

在我的印象中楼主这1多年长线不停的多翻空,空翻多,多空翻,空翻多,而且每次结论都南辕北辙,多和空的非常彻底。
但是如果刨除掉“长线”这个前缀,准确率还是挺高的,为啥不直接说“中短”呢,以中短的准确率来说也是个高手了。

长在云上的树 发表于 2017-7-17 07:56

另外此时无论是时间窗还是基本面离底部还是有挺长距离,4年熊市过了2年多了,剩下的还得慢慢熬

永不成风 发表于 2017-7-17 09:48

继续加仓,融资4.5成仓位。

永不成风 发表于 2017-7-17 09:48

创业板即将到1641点,珍惜。

红光闪闪 发表于 2017-7-17 09:56

{:7_317:}{:7_317:}{:7_317:}

永不成风 发表于 2017-7-17 10:10

这么明显的借创业板最终探底的结构,完成的洗盘动作,却导致无数人倒在黎明前。

乾生元 发表于 2017-7-17 10:12

风哥这次你要小心,别融资了。

永不成风 发表于 2017-7-17 10:15

乾生元 发表于 2017-7-17 10:12
风哥这次你要小心,别融资了。

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这里无限接近底,这是2年前就算到的位置,只在我的群里告知过 ,在群里几个月前也告知了2022年将到8400点。

lonjianhui 发表于 2017-7-17 10:21

永不成风 发表于 2017-7-17 10:15
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这里无限接近底,这是2年前就算到的位置,只在我的群里告知过 ,在群里几个月前也告 ...

风哥加我入群可以买?

乾生元 发表于 2017-7-17 10:24

永不成风 发表于 2017-7-17 10:15
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这里无限接近底,这是2年前就算到的位置,只在我的群里告知过 ,在群里几个月前也告 ...

你是个实战家 不是预测家,相信你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9牛 发表于 2017-7-17 10:37

今年真不敢再闯创业板

9牛 发表于 2017-7-17 10:43

受国际忽悠和古堡等坛友启发,再看看论坛借平安平台闯亿元户大关,本身就是靠做退市股鱼跃龙门的LIKE坛友的变化,观照美国香港股市,感觉中国股市改变性质,以后不能再重点做题材股。

misscatty 发表于 2017-7-17 10:43

有胆识!

天魔缭乱 发表于 2017-7-17 10:50

为何风哥看空看多转化都如此剧烈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查看完整版本: 珍惜筹码,迎接慢牛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