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公 发表于 2017-7-1 16:15

缠论的级别与动力学研究

本帖最后由 觉公 于 2017-7-1 16:21 编辑

缠论的级别就是均线,动力就是均线的交叉时产生的推动力。这是学缠论必须过的关,不过此关,即便能把一百零八课倒背如流,也不能入缠论门径。
3.5.8.13.21.34.55.89.144.233.这里每一条均线即是一个级别,均线的交叉即是动力最强的地方,也是最好的买卖点位置。
由于均线众多,交叉排列密集,难以目测鉴别,所以把它们分成长线,中线,短线三个级别,将这三组均线用十个层次来描述其动力渐变过程,用均线斜率来表达这三个均线组的动力值,方便一目然地发现动力买卖点。
明白均线的级别与动力之后,在实战中才能真正按级别大小来买与卖。根本不必去画什么笔呀线段呀这些多余的东西。最好的买卖点就某级别的交叉点。
中枢,级别,动力买点,都可以用均线百分之一百解决,且一目了然,没有什么千人千缠之说。
有好多同学舍弃均线学缠,追求缠原教旨主义,用分型,笔,段去画了出来,就算画得百分之一百准确,可仍然没有解决当下买卖点的问题,又有什么意义呢。

让均线的交叉自动为我们画出最正确的线段,不必费心去分型画笔了。市场画出来的线段绝对比你手工画出来的正确。
均线才是缠论的原味,画分型笔段,原本是对均线的解释,现在是反客为主,反而成为学缠的主要方式了。
均线往这一摆,哪还用再去画什么笔呀线段呀,纯属多此一举,级别的交叉点就买卖点,没有比这更简单的了。
打开图,你想做短线,就在短组金叉死叉中进出,你想做中线,就在中线组金叉死叉中进出,你想做长线,就在长线组金死叉中进出。总有一款适合你。你也可以更进一步,看长做短,以求得更低的风险与更高的收益。

短线买点,中线买点,长线买点,图中只有买卖点,没有分型,没有笔段,甚至也没有中枢,只剩下各级别的买卖点。
只有这样,你才能不被分型所缠,不被笔缠,不被段缠,不被中枢缠,不被背驰背离缠,让这些通通随风而去吧。只要买点,能让我赚钱。只要卖点,能让我的交易再无风险。
再也不为一买愁,再也不为二买愁,也不用为三买愁。市场没这些教条的框框,只有级别,只有买点。


不知的人 发表于 2017-7-1 17:25

话说得直白的让人不敢相信

zzly180 发表于 2017-7-1 18:31

谢谢分享

还没起飞的猪 发表于 2017-7-1 19:30

{:7_317:}

杰森思多 发表于 2017-7-1 20:56

觉公,你老帅了!

快乐烟花 发表于 2017-7-1 21:25

知不易,行更难。
知行合一,难上加难!
:wanzuixiao

苗准牛股 发表于 2017-7-1 23:58

谢谢分享。

初几大户 发表于 2017-7-2 00:34

本帖最后由 初几大户 于 2017-7-2 00:37 编辑

:JINGYA

五分K一冲 发表于 2017-7-3 21:38

至于动力学,
不知楼主,愿不愿意,讲得明白点?

觉公 发表于 2017-7-4 05:34

五分K一冲 发表于 2017-7-3 21:38
至于动力学,
不知楼主,愿不愿意,讲得明白点?

说得很清楚了呀,动力,即推动价格上行的力量,凡是均线交叉的地方即是动力最强的地方。

mine888 发表于 2017-7-4 13:46

有点本末倒置。是先有价格的波动,才有均线,既然这样,均线哪来的动力之说!
再有这个动力最强,是下跌动力最强;还是上涨动力最强呢?没有走出来之前,能够确定吗?:wanzuixiao

趋势刀客 发表于 2017-7-4 15:07

动力来自于事后。

觉公 发表于 2017-7-4 15:49

不好意思同学们,这里不作文字之辩论。只传播技术。

觉公 发表于 2017-7-4 15:50

嘴炮误人误己,实干帐户升值。

觉公 发表于 2017-7-4 15:51

很多东西都实践了才知对不对。

hicyt 发表于 2017-7-4 16:17

觉公 发表于 2017-7-4 15:51
很多东西都实践了才知对不对。

身着道袍头挽髻
MP3耳机听;
口占老子谁人信
不知RAP最流行。
街头最喜是快餐
觉公只合与我鸣。

hicyt 发表于 2017-7-4 16:22

原教旨,甚是传神
却不知人家心法深厚,偏去追形似

fedela 发表于 2017-7-4 17:32

谢谢分享!

老学员 发表于 2017-7-4 21:38


谢谢分享!

庄之客 发表于 2017-7-5 07:29

楼主的均线指标做的不错可否分享,谢谢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缠论的级别与动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