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高盛新出了个“单车变摩托”策略,5块钱一个月后变100!
市场最近平静地可怕,华尔街恐慌指数已接近历史最低水平。在如何平静甚至无聊的市场中,要如何交易?高盛在最新研报中称,系统性的看涨期权超卖通常会有利于提高股票的不对称性回报,然而在低波动率时期,这却缓慢地拖累了市场,比如在2014年和现在,看涨期权的超卖都变成了对收益率的拖累。
所以这个时候,高盛认为,就要进行现金套利(cash extraction)了,即卖出部分持股获利了结,并将部分资金投资于期权中,比如说将目前的股票仓位转变为等价看涨期权。
高盛同时指出,当下购买价外看跌期权能获得正回报的概率很小,因为低波动率时期通常会持续。即使是市场在低波动时期快速下跌,市场在接下来一个月跌超5%的概率也不多。使用价外看跌期权来对冲的这个方法,只在高波动性时期才会得到比较高的回报,即市场有足够大跌幅的时候。在低波动性时期,平均来说,购买看涨期权会对市场形成拖累。领子期权可以减少负的套利,但他们依旧只适用于高波动率时期。
但这并不意味着看跌期权就是没有吸引力。
高盛指出,目前,波动性的期限结构非常陡峭,这在低波动性时期很正常,短期的股市波动率会被推低,但反映人们长期的忧虑的长期波动性却依然处在高位。这意味着长期的政治不确定性依然在提高。
因此,高盛称,应该聚焦在一个月内的短期期权或者2年以上的长期期权。
高盛尤其推荐在多资产投资组合中添加长期看涨期权。在日本和欧洲,期权价格通常比较低,因为远期价格通常比较低。而类似地,可转债在低波动性时期是更具吸引力的一个资产类别,因为他们通常含有长期的股票期权,因此他们的久期风险也更低。
同时,高盛也非常推荐购入看跌期权价差组合。
高盛称,看跌期权价差组合将可以在低概率事件中保护投资者,比如在题目提到的:“一个97-93%的看跌期权价差组合”,这个期权组合目前在股票下跌7%的情况下,提供25倍的回报。目前来说,一个97-93%的看跌期权价差组合拥有正回报的可能性比较低,但高盛依然认为,这是有吸引力的,这在波动性急剧上升将保护投资者,而谁也不知道波动性什么时候会上升。而目前,这个看跌期权价差组合的价格却处于2007年和2014年的低位。 不知道怎么玩,,,只知道单车变保时捷是可能的,,宝马变宝奥利奥也不稀奇,这年月。:dizzy
(转)放眼2023~2024,慢慢写我的见闻。 先提一个开帖的开端:
1:美元加息,准备缩表。
2:中国M2增速5月份低于10%
首先,我不是什么经济大神,我只从单纯的实体人角度看这两件事,所以有和大家看法不一样的地方....只希望大家文明发言。当然,不文明,也不会怎样。 老美的联储,你可以简单形容成一个资金深不见底的大老板。
在市场上不断的买这买那,钱用也用不完。
搞得现在手上一大堆商品(美债、股票神马的)。
将手上的商品卖给大老板的人,手上得了一堆的钱,怎么办?花呗~~
所以股市蹭蹭的涨,经济活动一片大好景象。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得到钱的人,又把得来的钱满世界投资,想要赚更多更多的钱。
而我们,则是满世界投资举动中获益最大的。
得来的钱,又继续的在国内买买买。这里,你也要将盖房子、做基建啥的也当成商品哟!
然后,传导到一般老百姓,则是在这个买买买的过程中获益良多,得到了巨大的金钱。
国家一看,哟!经济这么活络,那钱(RMB)就不够使了,咋办?印呗。
简单理解就好,不用较真。
这样一来,我们的M2就增速停不下来,每年10几10几的往上走。
一回头看,自然就数额巨大。
钱和商品是相对的,商品和钱的比值是100:100时,那每一个商品就要对应一元钱。
但钱多了之后,如150:100时,每一个商品就会对应1.5元。
现在,我们可以粗略的认为,600:200。也就是一个商品对应3元钱。
对,商品多了,但钱增加速度更多,所以以商品做基数,钱还是不值钱了。
长此以往下来,市场上的商品虽然增加的速度不小,但是钱增加的速度更快。
因此大家就有了这样一个幻想:就算我不断的增加商品,也跟不上钱增加的速度。
这叫什么?产销两旺。
那商品增加的速度超过了钱的增速叫什么?生产过剩。
之前的时代,是从产销两旺,往生产过剩的局面的一种进程。
只是按照行业别,有的还是产销两旺,有的已经生产过剩。
这个时候是各执一词的时代,有的人说我这行生产过剩了,活不下去了。
有的人说我怎么生产,就是跟不上钱进来的速度,加价都卖不赢。
细化到每一个行业里的实体人,就开始考验你的眼光及判断力了。
进攻型的人,脑子里想的就是扩产,借钱也要扩产!趁乱世将市场份额拿下了就赢家通吃。
防守型的人,则是看到情况不对,就缩编、整顿、寻求自身的体质能在风雨中存活下来。
好,回头来看,我说的1和2。
大老板买买买之后,觉得没意思了,告诉大家:老子决定买的越来越少了。
那朝廷看见大老板买得少,甚至不买了,这市场就不需要这么多得钱(RMB)了,所以增速就下降。
好,大趋势如此,那如果商品得增速超过了钱得增速,自然商品得对应价值就会下降。
这样大家能理解了吗?
换句话说:大家勒紧裤带得时候到了。进攻型顺风顺水得时代过去了。
这个观念很重要,实体人如果现在还没意识到,那么很抱歉,破产就在眼前。
如果提前意识到并且准备好了,那恭喜你,你有机会成为全能型,攻守自如,迈向百年企业。
放眼2023~2024,是整个经济活动的重大转折点。
所以我一直强调:钱这种东西是浮动的,你的对手的规模也是浮动的。
不用在意这种浮动的东西,而是要专注于你自身的能力。
眼光和判断力,才是身为一个人的重要价值,而这个价值,目前见到的30年内,还无法被阿法狗之类的人工智能取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