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公
发表于 2017-5-24 17:46
nasdofi 发表于 2017-5-24 17:42
但我对级别之间的互换,以及级别的连接实在是搞不清楚。所以才想起来用均线来归类操作,这样就能直观上自 ...
级别从来不需要转换,它分分钟在变。
nasdofi
发表于 2017-5-24 17:48
本帖最后由 nasdofi 于 2017-5-24 17:51 编辑
觉公 发表于 2017-5-24 17:43
只要不是停盘,行情变化都是小转大,没有大转小的,这个问题没什么意义。
在我看来,大转小就是那种大范围波动转小范围波动。就是这种连接,其实股市是一半一半的学问,不是上涨就是下跌,50%的机会,所有对股市的定义,到最后发现都还是50%。比如不是盘整就是趋势,不是小级别就是大级别,不是二买就是三卖....这种50%的概率根本没办法拿来用。因为亏钱和赚钱用同样的百分比,亏的时候总比赚的时候更多,所以一涉及到盈亏,这50%的概率就因为操作,变得远低于50%。如果搞清楚小级别转大级别,或者小形震荡转大型震荡(整个走势就是一个复杂的震荡),那问题就清楚 多了。
所以我最困扰的就是小震荡 转大震荡的问题。因为小震荡基本上不适合操作,只有大型震荡 才更有利于操作。
nasdofi
发表于 2017-5-24 17:52
觉公 发表于 2017-5-24 17:46
级别从来不需要转换,它分分钟在变。
我再想想,我发贴 子也是为了能解开自己的疑惑,我看不出来的,也许别人能看出来。关键就是在不在同一个频道。
我最希望的就是有更多的人能指出我的理论错误在哪,那样如果有一个人最先悟,一定就是我了:DAXIAO
循逐
发表于 2017-5-24 17:58
njnjnjnj1234 发表于 2017-5-24 14:20
就叫均残吧?
如果不好听,君缠怎么样?
,{:7_317:}
西水长流
发表于 2017-5-24 20:12
顶帖
tcjgdw
发表于 2017-5-24 21:02
nasdofi 发表于 2017-5-24 16:19
缠论我没办法领悟,从高中开始数学就没及格过。不过幸好大多数学缠论的也和我一样靠缠论赚不到钱,当然有 ...
缠论与数学没有什么关系
MACD_102259604
发表于 2017-5-28 22:31
支持楼主的的研究,并感谢楼主的无私分享!缠师也说过“股票走势的绝妙之处就在于,不可复制的走势,却毫无例外地复制着自同构性结构”。缠论揭示的是走势的完全分类和内在的运算关系,中枢概念之前,缠师也用均线讲解一二买点,用5日和10日均线面积、MACD指标辅助判断背驰,后来又用布林线分析三类买卖点。归根到底,只要其核心的东西不变,其他的都是形式表现,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能赚到钱,又何在乎其他呢。
背包的吉普
发表于 2017-5-29 09:10
类二买是否出中枢,调到合适周期,一 看是否回抽高一级别20均线,二看本级别MACD是否回抽零轴。上去就出中枢了,上不去就换个。
背包的吉普
发表于 2017-5-29 09:26
日线中枢,本级别MACD回抽零轴;高一级别周线回抽20K均线,BOLL回抽中轨;相互验证,大概率走出中枢一笔。日线类二买,底分型最低点做止损位入场即可。没有绝对的。
背包的吉普
发表于 2017-5-29 09:38
举个最近的例子:保险,合适周期为120F,3日线,2周;逐次级别递增。操作如下
背包的吉普
发表于 2017-5-29 09:39
合适周期的图,不会调的可以都试试就可以了,总有一款适合你。
背包的吉普
发表于 2017-5-29 09:52
银行比保险启动稍晚些,方法相同,至于板块里买啥股票,看个人喜好了。
背包的吉普
发表于 2017-5-29 09:56
这个比银行再晚些
背包的吉普
发表于 2017-5-29 10:03
均线,BOLL轨道,MACD是三个结合看类二买大概率出中枢的判断指标,最好相互印证。缠论是一套操作体系,熟练掌握后只是说你掌握了大概率赚钱的分析系统,到稳定盈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稳定盈利需要=分析系统(决定买卖点)+仓位管理+交易者心里;其中最容易实现的是第一个,最难的是最后一个。很多好的分析师并不能长期稳定盈利就是交易心里有问题。
csd138
发表于 2017-5-29 11:11
一个简单的形态分类法,但也有着楼主的思考和经验,值得深 入研究。谢谢
csd138
发表于 2017-5-29 11:14
要看懂这个,要看前面我发的三类买点与均线的关系那个贴
楼主,能否发个网址连接,让我拜读下,你发的贴子很多,难以查找,谢谢啊,向你致敬
nasdofi
发表于 2017-5-29 11:58
csd138 发表于 2017-5-29 11:14
要看懂这个,要看前面我发的三类买点与均线的关系那个贴
楼主,能否发个网址连接,让我拜读下,你发的贴子 ...
http://bbs.macd.cn/thread-2813146-1-1.html
看的时候结合自己的经验,如果有发现我写的不足的地方,欢迎批评指正,唯一的要求是要客观
nasdofi
发表于 2017-5-29 12:06
不知道多少楼了,原文又不能重编辑,因此,只好在这里自我纠正下。
文中说的第二个买点,实际上不是我定义的第二类买点,而是更高一级别的第一类买点。
这里有个买点传递规则,虽然只是定义的东西也不能太马虎。而我定义的第二类买点,一定是在前低之上的,因此,此处的二买定义是错误的!
csd138
发表于 2017-5-29 12:10
实际上不是我定义的第二类买点,而是更高一级别的第一类买点
谢谢楼主,以及你的严谨。只是这句话不懂堪,比如这个是30F的二买,而是哪个更高一级的一买呢?
nasdofi
发表于 2017-5-29 16:02
csd138 发表于 2017-5-29 12:10
实际上不是我定义的第二类买点,而是更高一级别的第一类买点
谢谢楼主,以及你的严谨。只是这句话不懂堪, ...
我定义的二买是在一买之 上的,如果在一买之上又形成一个买点,那就是更高级别的买点了,而不是本级别二买。你可以结合着定义试着去选选股。
一买二买的都可以,主要看均线。如果均线都不符合,也就一眼下去可以排除了。
如果是选日线图上的一买,最起码30均线要有一个明显的转向。二买30均线就已经是走平了,略向上后价格再次跌破30均线比较容易识别。
比如百花村,日线图上明显的10均线斜率转变,肯定有个一买,但30均线斜率没有明显改变,因此我们就当下定义这个一买不是日线上的,肯定是次级别,然后就切到60分钟图上,就能看到这个明显的一买。
这都是我自己的定义,如果 你觉得 合理,也可以拿去用,如果你觉得有不合理的地方,可以自己改进。但不管怎么改,都是以能够定义操作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