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融合路线渐明,成各大军工集团改革突破口13股解析
2月28日从中航工业官方微博获悉,国资委副主任王文斌一行到中航工业沈飞调研,王文斌对沈飞后续工作提出要求,要在军民融合上要闯出一条路。另外,航天科工集团近期也提出,2017年军民融合产业营业收入要达到1470亿元。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日前推出《推进装备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思路举措》,明确12条举措和45项任务,持续推进装备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种种迹象表明,军民融合望成军工企业利润来源的突破口。各大军工集团齐发力 军民融合"路线图"浮出水面
新年伊始,各大军工集团军民融合“路线图”浮出水面。今年1月,军民融合的最高领导机构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设立。随着军民融合领导机构落地,各大军工集团对2017年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出了明确目标。
2017年将落实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研究出台集团《关于加快军民融合发展的决定》,启动一批军品市场化配套试点,起草上市公司资本运作规划及市值管理方案。
2017年将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军民深度融合,着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全力以赴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突破,确保航天重大型号发射和飞行试验圆满成功。
2017年集团公司军民融合产业营业收入要达到1470亿元;初步构建协同共享的集团公司军民融合产业研发体系架构,逐步提升研发能力;争取确立国家信息安全产业领军企业地位、确立国家“互联网+”重大工程核心单位地位、确立中国工业互联网领军企业地位、确立国家城市基础设施综合管控平台论证与建设领军企业地位;着力构建“制造与服务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的新业态。
2017年公司将以继续深化造、修船资源的军民融合式重组整合削减造船产能;资本经营方面,将坚持混合所有、军民融合一体运作,深入推进资产证券化。
一揽子政策将出 军民融合望获深入推进
2017年有关部门将出台一揽子政策加速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顶层设计方面,全面推进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指导意见和军民融合“十三五”规划已经制定并有望年内出台。
据了解,军民融合“十三五”规划也已基本制定完成。据专家介绍,军民融合的实质是达到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资源共享和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到“十三五”末,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将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实现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未来有关部门将重点拓展民参军的范围和层次,营造民参军的政策环境,并明确提出在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重点培育民参军的骨干企业。
另外,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日前推出《推进装备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思路举措》,明确12条举措和45项任务,持续推进装备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其中包括扩大民参军范围,实现“两证合一”,设立联合基金等,核心指向进一步降低军工准入门槛。
军委装备发展部拟制的《推进装备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思路举措》,围绕创新制度机制、降低准入门槛、完善信息交互、培育竞争环境、强化监督管理五个方面,提出工作内容、任务分工、时间节点明晰的12条举措和45项任务,并将其作为2017年年底前推进装备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抓手。
12条举措包括:开展军民融合创新政策先行先试方案论证,设立联合基金,在军事航天领域探索开展采购商业服务试点;降低准入门槛,实现“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与“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两证融合管理,实现“两证合一”;扩大民企参与范围,调整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目录,继续缩减许可范围,减少许可项目数量。
这一政策对军民融合的推进作用主要体现在资金与技术转化两方面。资金方面,军民融合基金是优质项目孵化的资本支撑,2015 年以来,军工集团和地方政府担任基金领投方,联合社会资本已经陆续成立多个军民融合基金用于孵化一级市场优质资产。本次政策的推出无疑将加速更多军民融合基金的成立,为军工成果转化提供坚实的资本后盾。技术转化方面,两大航天集团历来以产品涉密级别高、成果转化难著称,我们认为,此次以航天领域作为军转民的突破口,一方面顺应了航天产业从“输血”向“造血”转变的大趋势,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国扩大军转民应用范围、切实推动军转民进程的决心。
通过军民融合引入竞争机制,可以大幅提高武器研制水平和补充军工生产产能。科研院所改制和资产证券化将大幅改善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军品定价机制改革和股权激励将大幅改善军工企业尤其是整机类企业的盈利能力。预计2017-2018年将是军工改革快速兑现的两年。
军民融合三大领域有望取得重大突破。一是军转民方面,北斗卫星的商业化运作市场规模巨大,预计到2020年北斗产业规模将达到2400亿元。二是民参军,民用大飞机的研制将加速。除商业化用途外,民用大飞机为军工特种机的研制奠定基础。三是军民协同,中国造船业规模巨大,军民协同的推进可以改善民用造船业当前面临的不利环境。(本文来源:中国证券网)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2日召开会议,决定设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是中央层面军民融合发展重大问题的决策和议事协调机构,向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负责。成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符合市场预期,体现高层对军民融合重视程度。但高等推动的意义重大,提振市场信心,关键后续政策有望超预期,包括加快军工院所改制,及员工持股,加大军民融合的投入和补贴。不同于市场观点,我们认为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的成立,是最高层对“军+民”的全面肯定和支持,军民融合不仅仅是在军工研制体系引入民营企业(民参军),更是完成院所改制、加快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甚至是推动整个军工研制体系整体改革的大工程,体现了高层的意志,所以我们判断:在领导层的领导下,民参军会迎来新的转型高峰、军工集团混改会持续进行、军工院所改制破冰在即,随着国改和军工的推动,整个军工迎来发展的大时代。
重点推荐:杰赛科技(002544)、雷科防务(002413)、日发精机(002520)、湘电股份(600416)和海兰信(300065)。杰赛科技,有望成为电科系优质标的,存在资产注入预期;雷科防务,作为深耕雷达产业链龙头,未来或将树立优势民参军企业标杆;日发精机,在航空细分领域具备竞争优势,转型成长未来可期;湘电股份,看好公司舰船综合电力推进系统产业化,有望助力公司业绩持续增长;海兰信,看好公司作为“周期狭窄”到“广阔成长”行业的领军者。
谢谢提供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