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jl 发表于 2017-1-15 22:56

x单元 发表于 2017-1-15 23:09

macd什么时候会失效。1,盘整走势。2,通道型走势。。3,极端跳空连续涨停跌停走势,4.急跌,急涨的小转大走势。
a:1和2,可以终结为 对称性走势。
b: 3和4比较极端,和时间有关。。单位时间内的瞬间变化导致反应滞后从而失真。
那么,你自己看看,你的 这个图形。。。符合a 还是符合b
macd这个 趋势性指标的硬伤。呵呵

neujl 发表于 2017-1-15 23:26

x单元 发表于 2017-1-15 23:45

2一般和做盘手法有关,一般通道型消耗的能量最小。多空搏杀不激烈的表现。用kdj看看

wARtist 发表于 2017-1-15 23:46

看看日线和30f的macd,全部向下敞口,大空头,日线级线段下跌中,5f管毛用

x单元 发表于 2017-1-16 00:02

还有一种方式:通道形走势,调高一到二级别,看MACd黄白是否背

donny_yn 发表于 2017-1-16 00:04

佬衲 发表于 2017-1-16 00:36

t68q2 发表于 2017-1-16 01:07

{:3_62:}认同5楼看法。
{:3_63:}容我粗暴地说,造成楼主疑惑的症结就是视野太死板了。别时刻一根筋拽着缠论不放。像圣农这种状况完全用不着缠论出场,那是MACD的基础知识,从MACD的角度不管看不看背离都不会管5F了。就好像大学生算小学四则运算题也不可能祭出啥微积分的啊。

牛牛二 发表于 2017-1-16 05:45

本帖最后由 牛牛二 于 2017-1-16 05:48 编辑

谢谢楼主。
背了又背,我这次能较为深刻地认识到是级别问题了。胳膊拧不过大腿啊
把我画的笔和中枢发出来,大家帮我指正,谢谢!

Angrychef 发表于 2017-1-16 07:31

牛牛二 发表于 2017-1-16 05:45
谢谢楼主。
背了又背,我这次能较为深刻地认识到是级别问题了。胳膊拧不过大腿啊
把我画的笔和中枢发出来 ...

你练过腹肌没?比如今天做90个仰卧起坐,明天肌肉就很疼,不做容易反复;做,做不了那么多,所以第二天就做30个仰卧起坐,然后第三天再做90个。一轮周期循环后,这个数量还可以慢慢递增。

牛牛二 发表于 2017-1-16 08:01

本帖最后由 牛牛二 于 2017-1-16 08:02 编辑

Angrychef 发表于 2017-1-16 07:31
你练过腹肌没?比如今天做90个仰卧起坐,明天肌肉就很疼,不做容易反复;做,做不了那么多,所以第二天就 ...
谢谢指导。
下跌的力道,逐步释放,最后反转为上升到力道逐渐增强,我想您是指这个意思吧?

Angrychef 发表于 2017-1-16 08:06

牛牛二 发表于 2017-1-16 08:01
谢谢指导。
下跌的力道,逐步释放,最后反转为上升到力道逐渐增强,我想您是指这个意思吧?

我90年的,应该比你小,干嘛叫您?{:7_301:}

牛牛二 发表于 2017-1-16 08:21

本帖最后由 牛牛二 于 2017-1-16 08:23 编辑

Angrychef 发表于 2017-1-16 08:06
我90年的,应该比你小,干嘛叫您?
年纪比我小很多。
缠我是初学,缠知识上是算老师啊。能者为师,尊称老师为您,可以理解吧?
如果觉得不舒服,我就改称吧。

Angrychef 发表于 2017-1-16 08:35

牛牛二 发表于 2017-1-16 08:21
年纪比我小很多。
缠我是初学,缠知识上是算老师啊。能者为师,尊称老师为您,可以理解吧?
如果觉得 ...

我也不会缠啦,禅师显然用缠对他的技术进行了编码,现在还在一步步解码中{:7_307:}

zechro 发表于 2017-1-16 10:24

楼主以为禅师懂macd结果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TOUXIAO其实禅师对macd的理解还不如个门外汉,尽管很多的入门人并不是真正的入门人,但多数都比禅师更理解macd。这么多年我还没见过真正理解macd背离的原理的人呢

whtt007 发表于 2017-1-16 12:54

记住一点就行。那就是回拉时,MACD不上零轴,再下来的绿柱面积比前次小都不可靠。看看现在的大盘日线,3068~3174这个回拉,MACD不上零轴,应该还有一跌。

neujl 发表于 2017-1-16 22:04

neujl 发表于 2017-1-17 11:13

Angrychef 发表于 2017-1-17 13:08

neujl 发表于 2017-1-17 11:13
请问各位大牛,还有其他背离的辅助判断方法么?

K线柱的大小、均线的斜率、成交量的变化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再说一背再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