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散心态 发表于 2017-1-10 19:54

做个不一样的股民--玩转经济学(理性人考虑边际)

经济学中认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所谓免费的午餐就是机会成本的例证。
例如我们在速食信息中学习炒股的技巧,有无数的渠道奉送免费的午饭,而且看起来味道不错,到底有没有营养,需要我们投入时间和金钱去验证。非系统化、碎片化的信息通常无法帮助人们理解市场,只是按图索骥式的操作,毫无逻辑可言。就算是侥幸赢了一次两次,多数时候还会付出很大的代价买单。经典理论经过市场验证,需要较长时间的学习,贪图快速技巧的学习与实践,就会丧失学习经典的机会。贪图短期的速成,最终丧失了掌握真正技巧的能力。
人拥有不同的资源,会有不同的机会成本的认知。生活资源匮乏的人,更容易对远期的机会成本视而不见。例如在高速上翻车的货车,总会有很多村民冒着风险去哄抢物资。从短期来看,抢物资的机会成本是最大的。因为不抢东西,也是在赋闲,几乎创造不了太多价值。所以选择了收益较高的机会,而从远期来看,危险的高速可能会让自己付出极大的代价。但因为车祸不可预测,所以选择短期的机会更合适。但是我们不可想象一个千万富翁会去抢高速滚落的橘子,因为他抢橘子的时间完全可以创造更多价值,同时这样的风险也过于巨大。
在我付出精力写文章的时候,仍然需要对机会成本进行权衡。如果我写简单明了的观点型文章,受众会较多,从推广自己的短期效应来看是合算的。但是常年写这样的文章,对自己不会有太多提高,只是将自己掌握的知识简单化、提纲化。选择了写内容较为艰涩的文章,自己需要查阅很多资料和数据,需要梳理思路,完善逻辑和修饰文笔。长期来看可以让自己再次提升理解和认知,机会成本可以最大化,显然更划算。
机会成本在经济中普遍存在,所有机会的选择,都是为了利益最大化。机会成本的权衡,需要使用理性,因此经济学建立了“人”是“理性经济人”的假设。
“经济学认为人是理性的,会系统的有目的用最大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假设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将人简单化可以排除偏好干扰,便于找到一致性的结果。
技术分析理论的三大假设之一:“市场走势涵盖一切信息。”这个假设使所有股票波动具备了一致性,在这个假设上,才可以建立后续的趋势理论、市场结构理论。但是在实践中,股票存在公司、管理者以及操控资金的差异,走势不可能都是一种模式。但很多技术分析者并不清楚假设和推理的定义,采用固化的技术对股票进行无差别分析,结果导致错误经常发生,对技术分析产生质疑。
经济学中认为人是自利的,理性人能清晰自己的目标,并为此采取恰当的行动。虽然权衡取舍有偏好存在,但动机都是自利的,并不会崇尚高尚道德。人自利的动机会驱动人采取行动,这个行动就是权衡取舍。要注意到一点,只有个体才能采取行动。人们会误认为群体、集体、国家才有理性行动,并且公无私,没有完全利益诉求,这是误解。团体中的个人才可以行动,团队最终是因个人的自利需求而行动。不管是欧美国家还是落后国家,所有的团体决策,都处于个体的自利心。
自利驱动人们采取行动,做出权衡取舍。权衡取舍并非正确与错误的选择,极端黑白的选择在生活中极为少见。更多的情况是当我们做出决策后,还要对行为进行微调,这种微调称为“边际变动”。
例如吃饭这件事是必然选择,吃什么是权衡取舍,但吃多少,则属于边际变动。会根据个人的食欲与需求进行微量的边际调整。
比如我们极度饥饿,吃一个馒头的时候会非常满足,边际收益极大。但如果馒头足够多,每吃一个都会缩小边际收益,吃到5,6个馒头的时候,不但没有收益,强塞下去还会造成亏损。
菜市场即将收摊的时候,菜会卖的越来越便宜,原因是边际成本的变化。高峰期菜价较高,有很好的边际收益。到了傍晚,买菜的顾客减少,剩下的菜卖不掉都会变成成本,但是不管卖多少钱,都可以减少边际成本。显然对菜贩来说,这样做更有利可图。
钻石的价格远高于水的价格,钻石可有可无,水不可或缺。从边际量上仍然可以解释,每一个人愿意为一样物品支付的价格,取决于每增加一个单位所获得的边际利益,边际利益又取决于这种物品的数量。钻石的数量太少,有可能带来很大的利益,所以人们会认为钻石的边际收益很大,而水有很多,可以忽略不计。
在沙漠环境中才能体现其真实价值,在沙漠中饥渴垂死的人,可以用所有钻石来换取一杯水,最大的边际收益莫过于生命。沙漠中饥渴的人可以用钻石交换一杯水、两杯水……十杯水,每增加一杯,交换的欲望都会减少。因为人固有观念中,钻石仍是边际收益极大的物品,人总是在边际上做选择。
大资金在市场高位的时候高价出售股票,可以有很大的收益,同时减少了他们的边际成本。在市场底部的时候,他们可以用更低的价格抛售,他们和菜贩子无异。和青菜不同的是股票不会变质,投资者随时可以收购。经济低迷时,人们急于出手,会出现较低的边际成本。这就好像沙漠中人们缺水一样,股票并非不可或缺,货币才是必要的资源。但是好的股票会有很好的边际收益预期,理性的人会选择在市场低迷时,用自己手中的水去换取钻石。因此,最会炒股的人,会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边际量。而没有自己观点,被市场情绪左右的人,则无法做出理性的边际量预期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习惯边际思考的逻辑需要一段时间,但拥有了经济学的思维,会有很多实际的机会来锻炼自己。

cz0101001 发表于 2017-1-10 20:24

{:7_317:}{:7_317:}{:7_317:}

cz0101001 发表于 2017-1-10 20:50

本帖最后由 cz0101001 于 2017-1-10 22:02 编辑

好文章!{:7_317:}{:7_317:}{:7_317:}
理论指导实践,但理论不能脱离实践;理论提炼于实践,但实践中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正确的方式应用正确的理论却不是那么容易。例如,平常人一生中也去不了一次沙漠。

luyouwei2006 发表于 2017-1-11 07:56

赞同水与钻石的比喻。高手能够用水换到钻石。

luyouwei2006 发表于 2017-1-11 07:58

本帖最后由 luyouwei2006 于 2017-1-11 08:15 编辑

大有范蠡的经商之道,把握行情,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fql_hn 发表于 2017-1-11 13:53

{:7_317:}{:7_317:}{:7_317:}{:7_317:}

水濂山人 发表于 2017-1-11 15:21

感谢散版的大气磅礴的帖子!真诚感谢!在下佩服之余,心领了,神会了,再次感谢!多谢,多谢。

昨儿个看电影《美丽心灵》,感叹 John Nash 的天资,叹惜他的精神分裂症;蹊跷的是看了另一部电影,也是关于天才的,叫做《会计刺客》,邪乎了。
美丽心灵,当然是冲着主人公传记去看的,显然电影对纳什进行了部分的升华或美化,并掩盖了历史上纳什与妻子离婚的事实等……当然,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纳什最重要的贡献,纳什均衡理论,居然是在纳什几乎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被疯狂推崇的,至今仍是博弈理论中的主流和基础。

所谓纳值均衡,让人想到了散户的处境。如果认真学习这些博弈理论,或许能够提高散户的理论认知水平……但是,由于纳什均衡是一种非合作式的博弈,
而在我大A股,常常会出现各种违背规则的“串通”“勾结”“操纵”……等一系列的“合作式”博弈,
因而对于散户而言,只恐怕无论怎么玩,都不会有真正的宏观意义上的收获。
当然啦,博弈理论还是要学习的。明知我大A股的一些缺陷,起码知道这些缺陷,并利用这些缺陷,要比无知无畏“拿着某章向前冲”,好了不知多少倍。;TOUXIAO

阿萨德糖果色 发表于 2017-1-11 19:17

ab1926 发表于 2017-1-11 19:38

托帕 发表于 2017-1-11 19:55

没有那么复杂

多好多好人头 发表于 2017-1-12 10:03

谢谢分享

liqiaoflying 发表于 2017-2-24 06:07

学习!

luyouwei2006 发表于 2017-2-24 13:39

高手应该习惯边际思考的逻辑,拥有经济学的思维

天天向上1234567 发表于 2017-6-28 04:42

经济学思维

liqiaoflying 发表于 2017-7-1 14:27

谢谢分享

JuneZhu 发表于 2017-7-24 18:17

非常有道理!

love78440 发表于 2017-7-24 20:42

文中关于馒头的举例不太恰当,馒头足够多,每吃一个都会缩小边际收益,吃到5,6个馒头的时候,不是没有收益,如果没有收益你不会感觉到饱,甚至撑。只要你一直吃,总收益是一直在涨的,只不过边际效益在递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做个不一样的股民--玩转经济学(理性人考虑边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