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献礼 ---- 堪破缠论,它是如此简单
本帖最后由 简明扼要 于 2017-1-31 19:04 编辑新年献礼,与众同乐。
一帖缠论,多少人缠在其中。是缠论高深?还是我们思维幼稚?!
我看是思维幼稚,中华文化这个群体,总是愿意把不能理解的东西神秘化。也许,人种都有这个基因。
花费无数的时间精力,加上快20年的市场技术研究,本人厚积薄发,总算堪破缠论。我为自己的智商和悟性自豪;
也为此羞愧,到底智商高还是低?人家的智商在市场取钱,我这么多年技术来技术去,就没取着大钱。羞愧。
思维幼稚啊,总想找到神秘技术:芝麻开门的技术
欢迎顶贴,让更多的人学到有益知识。欢迎喷口水。
对于喷口水的,如果我回帖,说明你喷的有水平,或者素质太差,或者我赞同。
对于喷口水的,如果不回帖,说明你的话幼稚,不足与成年人对话。
补记:假期,越研究问题越多,写不下去了。
走势与级别循环定义、大小同级(一个1F走势在日线图看也是走势)、中枢各种扩张扩展、笔直接扩展到大级别。
缠论的术语--- 最小、至少等,隐含玄机。
对于本文,各位不必认真看,以免误导,以免浪费你时间。愿意研究者仅供参考。
技术本身深藏BUG,学习运用者可简单从事,在时间图上看中枢:笔中枢生成次级走势、段中枢生成本级走势、走势中枢生成高1级走势,三个级别时间图对照看找中枢。
有中枢后,看走势发展,学明白中枢扩张扩展的几种方式。http://bbs.macd.cn/forum.php?mod ... horid=139709&page=7 只看楼主134楼附近
学习笔生长为段的那些形态,本帖末页有图。
祝各位学习有成。
初入缠学,先当个吃瓜群众吧 本帖最后由 简明扼要 于 2017-1-10 02:16 编辑
还没开始写,哪来的13次浏览?本人也就点2次。
(一)、缠论市场篇
1、股票是废纸,股市是骗局。如果还能保有一点智商,股票就是取款的凭证。
多少行业的聪明人物,一进市场就智商归零。利令智昏,就像电信诈骗中那些傻瓜,傻傻地自愿受骗。更甚,还一次又一次。
看来,在市场保有一点智商很难。人性使然。
不是不进股市的人更聪明,是股市勾起人性的欲望,人性的弱点在市场无处隐形。
股市套路深似海,集各种文化之大成。
2、基本面、技术面、比价效应选取安全边际的股票。
基本面是基于人性认知的基本面。
缠论市场篇,总体就是如此简单的2句话。
缠论就市场写了很多,细细读来,都是直面人性的解剖,自我弱点的解剖。
股市是污浊之地,红尘万象在此演绎。智者以此炼心成长,愚者沉沦。
顶楼主,我是初学者,原文才看了38课 坐等更新 {:7_317:}{:7_280:}{:7_278:}{:7_326:}很棒 本帖最后由 简明扼要 于 2017-1-10 02:16 编辑
(二)、缠论技术篇
1、走势递归逻辑
设定一个初始级别走势,这个级别的走势一个个完成,发展出中枢、成为高级别走势。这个发展过程中,演绎出1、2、3买的逻辑。
再通俗一点,人为定一个初始级别走势,用一个几何笔记录,3个以上几何笔有部分重叠成为高一级的中枢,发展出高一级走势。这个高一级走势形成过程中必然出现1、2、3买或1、2、3卖。
高级别走势又可以用一个不同颜色的几何笔记录,走势就这样一级级递归出来。
缠论技术逻辑就是如此简单,就这一段话。
当然喽,围绕递归,就要搞出初始走势、中枢、走势、走势完成、走势级别这些概念。为盘中确定1、2、3买或1、2、3卖,要搞出背驰这一判定条件。这就有了缠论厚厚的一大本。
走势递归,多美妙的逻辑,多么好的确定性。
递归逻辑,天才的构思。也确实提取了走势自相似这一特征。开创了股市分析新思路。可是,下面说可是。
简明扼要 发表于 2017-1-9 23:41
二、缠论技术篇
1、走势递归逻辑
设定一个初始级别走势,这个级别的走势一个个完成,发展出中枢、成为高 ...
;TOUXIAO咋没下文了?卡住磕了?你很认真的看过缠论,也看懂了一些,有些还是没看懂
小资阶级 发表于 2017-1-9 23:19
很棒
你的点赞,我很欣慰。看过你的回帖,你是有高见的人。
小资阶级 发表于 2017-1-10 00:13
咋没下文了?卡住磕了?你很认真的看过缠论,也看懂了一些,有些还是没看懂
细节有没学到之处,对它的特色和漏洞,我认为是我是懂了的。
你确有独到之处,期待你的高见。
文章不好写啊,话到嘴边,就是说不出来。
简明扼要 发表于 2017-1-10 00:39
细节有没学到之处,对它的特色和漏洞,我认为是我是懂了的。
你确有独到之处,期待你的高见。
:wanzuixiao所有错误的分类,源于人性的弱点,3160这里有个扩展,上下各十几点,加起来也不足40点,然后呢?跟捡了宝贝似得,于是3买出来了,真有3买?还是自己定义的的3买?
简明扼要 发表于 2017-1-10 00:39
细节有没学到之处,对它的特色和漏洞,我认为是我是懂了的。
你确有独到之处,期待你的高见。
3176都还没过,3买都出来了,好样的,洗洗睡吧~明天再看,呵呵
本帖最后由 简明扼要 于 2017-1-13 09:29 编辑
(二)、缠论技术篇
2、漏洞(补记:漏洞比较吸引眼球,就内容而言,命名为待研究的课题更贴切。
初值的影响,有多少递归模式,是待研究的课题,缠论自己说的。以为是我说的,说明读书不认真,知识面不够用。
这里确实有高见人士,那些高见是不是围绕三个设定做文章?观点无所谓,关键是拿出一个实战方案,完整做完周线一笔的行情。
有这样的方案,开班教学也可以,代人操盘也可以,自己到市场取钱也可以。)
前文说递归逻辑,不说是数学递归,因为数学递归,必须初值确切,递归过程确切,最后的结果是可以计算的。
A、走势初始级别的设定,对结果有不确定的影响,蝴蝶效应。初始走势本身在设定时,就有认定的模糊性。
B、递归过程的模式,走势完成的认定,是模糊的。这个过程,也会导致结果的巨大不同。
也就是说,市场分析的不确定性,被隐蔽在初始设定,递归过程的模式、以及走势的认定中。
缠论初步搞出了一些基本元素,并未完成初始设定、递归过程的模式、以及走势的认定这些评估设计。
后来的学习者,有很多高见,无非是围绕初始设定、递归过程的模式、以及走势认定(他们叫走势完美)作文章。
能完善初始设定、递归过程的模式、以及走势认定这些标准,缠论才谈得上科学化。
这样吧,降低一下标准:谁能设计出一套初始设定、递归过程的模式、以及走势认定标准这样的经验流程,按这个流程操作能拿下周线一笔的行情,再打个折,周线一笔八折的行情,缠论的漏洞也就算补上了。
再说一遍:市场分析的不确定性,被缠论隐蔽在初始设定,递归过程的模式、以及走势的认定中。
这三个设定的不同,岂止千人千缠,一人就千缠。
走势的多义性,不就是设定不同引起的多解性吗?不就是分析的不确定性吗?下单那一刻,你要几个解?
当然,如同高手下棋,多分析会看到更多变化,然后采取适当决策。
但有几人靠下棋吃饭?要多少年磨练成高手?要多少机遇、条件?
股市,有些机遇是很明显的,不必缠论。就说缠师,也不是靠缠技术取钱,他其实另有门道。
三个设定不解决好,缠论无用。
三个设定解决好,缠论有大用。
这一节,三个设定的问题,不那么好明白,实战过方知其难处。也许我说不明白,也许是事情本身不那么容易理解。
这一段,话到嘴边,就是说不清楚,凑合着看吧。
提纲切领,缠论技术就这个,难道不是吗?
写到半夜2点,话到嘴边说不出哇。
接下来是漫谈,谈谈一些基本知识,也帮助你理解这段话。
就不这样辛苦了,写的出就写几句。
本帖最后由 简明扼要 于 2017-1-10 02:52 编辑
(三)、漫谈
一、走势初始级别的设定
实战缠学者其实早就发现初始级别的设定对后期分析的巨大影响,有各种改进。
1、缠笔
缠笔只是一个示范,缠笔有大有小,有些刚够一笔,有些却有很长的延生,其市场意义绝不会相同,如果细细分解,各笔的级别都会出现差异,对分析的影响难以评估。
2、裸K线笔
觉公引述的裸K线笔,一个不错的尝试。感觉有意义,毕竟它取用了有市场意义的高低点。
3、均价线段
突破分时走势均价线且形成线段。这个是本人原创,引用者请注明专利。
这个绝对有市场意义,分时走势均价线相当于一个有意义的中枢,围绕它的争夺一定有市场逻辑。
请思考缠论中枢的市场意义。
谢谢楼主分享,学习了 点个赞,楼主辛苦 最重要的是心法。。。而不是技术。。。没有心法。。。缠论技术也只是比普通技术先进一点点。。。 本帖最后由 简明扼要 于 2017-1-10 11:16 编辑
ldf0 发表于 2017-1-10 07:29
关于你说的:初始设定,递归过程的模式、以及走势的认定的不确定性是存在于你的认识中或是在缠论里?!是我的认识,也是缠论运用中必然面对的问题。这样回答你也许满意。
再礼貌回答你一句,你没认真看我的文字,你也没实际观察市场的走势。初始设定导致分析结果的不同,你没实践过?
你是文宣工作者吗?玩文字游戏?
再喷你一句,你这样子,让人很无奈。现实中,你千万别这样。
感谢楼主的分享期待楼主更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