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出大招+人民日报发声 治理一事力度空前
从今天起,一周京津冀将不会出现持续性雾霾。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已解除。对于雾霾,连日来人民日报、新华社相继续发声,国务院则使出大招。中央气象局1月8日发布微博称,受冷空气影响,从2006年12月30日开始的跨年雾霾将逐渐消散。中央气象局数据显示,2016年11月以来,我国京津冀地区共发生7次持续性中到重度霾天气过程,平均霾日数为23天,其中2016年12月16日至21日、2016年12月30日至2017年1月7日两次过程,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污染程度重。
1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雾霾七问》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指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近期雾霾比较重、比较多,主因还是污染排放大,不利气象条件也是重要的配合因素。目前,全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均在近2000万吨,而且污染物主要集中排放在东部、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欧阳志云表示:“发生重污染天气,我觉得人为的污染物排放是主因。天气条件是形成雾霾的外部环境,如果没有那么多污染物排放,即使天气不好,污染物浓度也不会那么高。”
可以说,雾霾的首要元凶是污染排放,这已是共识。雾霾是多种污染物共同造成的,需要协同减排。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十三五节能减排新“硬杠杠”:不达标追责省级政府。
解读:近期大范围严重雾霾对政府造成治霾舆论压力,当今环保领域中大气污染的防治最为紧迫,相关概念股如中电环保、先河环保、菲达环保、科融环境等值得关注!
谢谢分享!!投资愉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