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哈佛
发表于 2017-3-2 14:05
蓝烟火蓝烟 发表于 2017-3-2 13:52
我是做自动化设备的,只占这张图中很小的一部分,最近几年一直在强调工业4.0,智能制造,我们最深的休会 ...
写的很好啊{:7_317:}
目标哈佛
发表于 2017-3-2 14:06
“德国提出的‘工业4.0’认为,工业软件和赛博物理系统(CPS)是智能制造的核心。然而即使通过工业软件和CPS构建了完整的智能工厂,如果缺了驱动这些工具的工业技术,所谓的智能工厂也只是一个漂亮的‘躯壳’,无法高效、智能运转。这就像用计算机和Word代替了纸和笔,如果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和写作技能,我们仍然无法写出好文章一样。”李义章说,工业软件和CPS这些工具可以标准化、商品化,并可随着“工业4.0”的号声推遍全球,但是工业技术是工具背后的工匠技能,是生产线上的“产品配方”,不可能大规模宣传和输出。
目标哈佛
发表于 2017-3-2 14:08
李义章告诉记者,以海尔最新的胶州互联工厂为例,它实现了全价值链集成和自动化生产,用户可以个性化定制产品,甚至可以直接下单生产,展示了新一代智能工厂的形态。但是该工厂的后台核心系统,一个来自西门子,一个来自SAP,一个来自GE。由于工程技术和工程数据闭锁在西门子、SAP、GE的系统中,后续技术改进必须依赖这些外商进行二次开发,海尔的核心技术和数据实际上被这些外商变相控制。
目标哈佛
发表于 2017-3-2 14:08
曾经在一家生产工业软件的外企工作了8年,发现国外企业可以把软件卖给中国,甚至把工业平台给中国企业用,但是,工业知识、方法、工程数据库却绝不可能出售——这是李义章决定创办索为公司的最初动因。
目标哈佛
发表于 2017-3-2 14:11
“中国企业过去没有重视自主的工业技术软件体系建设,企业甚至包括一些政府,可能认为把国外先进软件、设备买回来就能实现先进制造,但是事实往往不是这样。”李义章告诉记者,比如成都有一家航空企业,买了国外做高超音速气动计算的软件,“这软件当时比较敏感,卖得很昂贵,但是,数据库(工程知识库)没有给成都这家企业,该企业用那个软件根本算不准。听说到现在都没用起来。”
目标哈佛
发表于 2017-3-2 14:12
GE研发人员说:“如果你是非专业人士,可以把Predix平台想象成谷歌的安卓系统或苹果的iOS系统,只不过它不是安装在手机上的,而是隐藏在数据中心的后面,连接着以‘数据湖泊’形式存储的大数据。”与安卓和iOS系统一样,Predix像一幢精装修房间,内有一整套软件服务,能协助人们迅速开发适用于工业环境的软件应用。
目标哈佛
发表于 2017-3-2 14:17
李义章分析,随着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兴起,发达国家的战略从单纯控制技术转向控制全球工业生态系统。“这几年像西门子、GE、IBM这些公司都向全球开放他们的平台,他们希望全球企业都能用他们的平台开展业务。这些工业巨头开放平台的目的是什么呢?其实他们是要建立他们的工业生态系统。”
目标哈佛
发表于 2017-3-2 14:24
中国如果不尽快打造自己的工业平台,国内制造企业就不可避免地会选择加入国外工业巨头免费提供的工业平台。这意味着,中国的“工业躯体”连接到了外国的“工业大脑”上。
黄海渔翁
发表于 2017-3-2 14:28
本帖最后由 黄海渔翁 于 2017-3-2 14:33 编辑
感谢哈大,四方昨天进,今天出10个点,现进星网002396{:7_317:}
奋起直追88
发表于 2017-3-2 14:34
蓝烟火蓝烟 发表于 2017-3-2 13:52
我是做自动化设备的,只占这张图中很小的一部分,最近几年一直在强调工业4.0,智能制造,我们最深的休会 ...
所以关键的痛点在于人才,是既懂工业设备,又懂得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只有打通应用层面(设备端)和逻辑层面(计算机海量数据之间的逻辑)才是实施工业4.0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有条件的发型企业做成功一个平台,然后进行推广,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海尔、华为、阿里、京东,这些大企业也是在探索平台之路。
目标哈佛
发表于 2017-3-2 14:34
奋起直追88 发表于 2017-3-1 22:08
和狼山王一起给我们讲讲你们所知道的,与国外产品差距在哪,企业的痛点在哪?然后我们再套用下工业4.0在 ...
你看看这两处是不是有矛盾???
李义章告诉记者,以海尔最新的胶州互联工厂为例,它实现了全价值链集成和自动化生产,用户可以个性化定制产品,甚至可以直接下单生产,展示了新一代智能工厂的形态。但是该工厂的后台核心系统,一个来自西门子,一个来自SAP,一个来自GE。由于工程技术和工程数据闭锁在西门子、SAP、GE的系统中,后续技术改进必须依赖这些外商进行二次开发,海尔的核心技术和数据实际上被这些外商变相控制。
事实上,已经有不少中国领先的制造业企业在进行工业平台的探索和实践。海尔集团副总裁陈录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海尔互联工厂在实现了大规模定制转型以后,希望把这个模式贡献出来,使之产业化成为一个平台,用最集中的资源、最少的成本让各类企业实现转型。
“我们和索为公司经过很长时间的合作,现在也有一些初步的成果,一共有10多项增值服务,现在已经开始输出,宁波、青岛等地的很多企业已经开始试用。” 陈录城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在企业试用的同时,这个平台也在不断迭代,反过来促进海尔内部互联工厂模式的探索。“对内对外相互促进,争取把这个平台早日搭建成中国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海尔有这个追求,有这个情怀。从全球范围内,我们也想抓住智能制造新的机会点,在世界上能够有话语权,能够占领这个制高点。”
是不是海尔不用GE的软件了???
yw651209
发表于 2017-3-2 14:35
谢谢哈大的无私奉献,非常感谢之!
目标哈佛
发表于 2017-3-2 14:36
奋起直追88 发表于 2017-3-2 14:34
所以关键的痛点在于人才,是既懂工业设备,又懂得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只有打通应用层面(设备端 ...
工业技术软件化门槛非常高,得懂工业、懂工程,还要懂信息化。跨界其实是很难的,要找到跨界的人才本身就比较难。
目标哈佛
发表于 2017-3-2 14:37
黄海渔翁 发表于 2017-3-2 14:28
感谢哈大,四方昨天进,今天出10个点,现进星网002396
很好,我们都是不求回报,可是还是很多人有许多怨言,真是搞不懂{:7_304:}
目标哈佛
发表于 2017-3-2 14:38
yw651209 发表于 2017-3-2 14:35
谢谢哈大的无私奉献,非常感谢之!
{:7_304:}{:7_328:}{:7_316:}
黄海渔翁
发表于 2017-3-2 14:40
目标哈佛 发表于 2017-3-2 14:37
很好,我们都是不求回报,可是还是很多人有许多怨言,真是搞不懂
真诚感谢哈大,好人有好报
岁月静好hll
发表于 2017-3-2 14:44
лл
学生来学学
发表于 2017-3-2 14:53
目标哈佛 发表于 2017-3-2 14:34
你看看这两处是不是有矛盾???
李义章告诉记者,以海尔最新的胶州互联工厂为例,它实现了全价值链集 ...
听说海尔已经外包国内一家软件服务企业做,具体是不是这方面,我不太清楚
目标哈佛
发表于 2017-3-2 14:54
目标哈佛 发表于 2017-3-2 14:34
你看看这两处是不是有矛盾???
李义章告诉记者,以海尔最新的胶州互联工厂为例,它实现了全价值链集 ...
看来海尔抛弃了GE
2月21日,在2017工业互联网峰会上,海尔COSMO平台正式发布并对外提供社会化服务,这是中国首个也是最大的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该平台也正是与索为公司合作搭建而成。
宏一粉丝
发表于 2017-3-2 14:56
目标哈佛 发表于 2017-3-2 14:37
很好,我们都是不求回报,可是还是很多人有许多怨言,真是搞不懂
人不能没有感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