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缩水的原因
市场上每一名投资者都是抱着赚钱的雄心壮志来到股市当中,但是在股市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拼杀财富却不断缩水,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开始迷茫了,即使看了大量的书,在网上搜集学习了大量资料可还是赔钱,一直找不到努力的方向。这是我的经历同时也是大多数投资者所经历过的。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以我目前对交易的理解和分析,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许多投资交易理论都是矛盾的。两种交易方法,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价位。一种交易方法就是买,另一种交易方法就是卖。到底哪个是正确的呢?我现在告诉你,两个都正确。因为不同的交易方法参考不同的时间维度、不同的买卖逻辑,必然会产生不同的交易方向。如果大家都做同向交易那么市场就没有成交了。虽然每种交易方法一样,但是如果使用的人领会了这个方法的精髓,长期来看都会是盈利的。对于我自己的交易策略,相互之间就有矛盾的地方。但是他们都是长期有效的策略。 第二,大部分资料并没有把原理性的内容讲透。有一次国内某财经杂志编辑和我约篇一文稿,内容主要是涉及外币理财的内容,其中我就这些年来在上海B股市场(中国大陆发行的以美元计价的股票)的操作心得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但是在审稿的时候,编辑居然把我认为最精华的内容拿掉,而补充了大量百度词条中的内容,这让我大跌眼镜。后来我想了想其中的原因。作为公开发行的媒体,必然要考虑受众群体的水平,对文章的内容自然会有删改了。 第三、知识碎片化。碎片化的知识由于没有一个完整的逻辑将它们连接起来,所以是不能有效的进行投资指导的。碎片知识也叫惰性知识。我在网上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问:鲸鱼搁浅后是怎么死的?这个答案的结果是鲸鱼被自己压死的。因为鲸鱼离开水后由于没有浮力且自身太重,所以就被自己压死了。说出这个问题和答案给人的第一感觉是这么偏的知识都知道,哇!很厉害,答案也很冷耶。但是知道这种惰性知识并不能帮我们解决实际的问题。平时在网上有许多这样的文章,这些文章限于篇幅并不能把投资或交易的完整逻辑阐述清楚,只能通过把一个个的操作点或知识点写出并加以阐述。虽然内容让人感觉很有道理,但是在指导实际投资过程中由于缺少了对一个交易体系的逻辑关系阐述,所以实际运用的效果就大打折扣。 我从2000年开始接触投资和交易,因为身边没有老师请教,所以相关知识的获取来源大部分都来源于网络。通过自己不断的学习、体悟、应用、思考、升华然后再重复这个过程来提高自己,经过的这个过程也走了很多弯路。我发现在网上的投资论坛中大多数人都很浮躁,喜欢在投资过程中追求一些奇淫巧计的赚钱办法。投资市场中80%的人赔钱,所以注定了80%的人使用的是错误的投资方法。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源正是源于网络中大量垃圾文章和惰性知识。网络就是一个社会,网络人如同社会人一样按照马斯洛需求理论需要成名、需要发财、需要满足自身的各种需求。于是找庄家、抓黑马、准确预测市场顶和底诸如此类博人眼球的文章多如牛毛数不胜数。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正是这些所谓的投资宝典抓住了人心贪婪的弱点,将投资者拉入一条永远不能到达投资殿堂的阴暗小路中。其实在真正的投资者眼中这些内容与垃圾无异。 年轻时的我也喜欢在网络上搜索如:“如何赚钱”,“炒股必胜”,“找庄家、抓黑马”等关键词。现在回想起来,这是多么幼稚和可笑的事呀。随着自己对交易及投资理解认识的不断加深,我在网络上搜索的关键词开始有了变化。“资金管理”、“交易策略”、“风险控制”越来越多起来。所以思维方式决定了行动方向,还在迷茫的投资者不妨跳出自己目前脑中的思维定式,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思考交易问题。 这是我书中的内容是我在走出投资的迷茫怪圈后,按照方法论的步骤从数学、逻辑、哲学这三个方面入手逐步归纳、总结、构建的在股市中赚钱的具体方法,都是经过多年实践和验证过的。类比中国功夫算是招式的内容。希望你可以结合第一章的理念内容,通过自己的思考慢慢走出亏损的怪圈实现盈利。
等下文{:7_317:} 写得不错。
既然想一夜暴富,自然要找“奇淫技巧”,而不去注重逻辑与本质。
这是我大中华五千年的通病。;TOUXIAO
所以中国至今没有属于自己的逻辑学和科学,逻辑、科学词汇,全部都是日本词汇。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股民整体来讲,专业素质(指投资领域)是非常差的。10位股民当中,估计找不到一两名认真读过几本金融学经典书箱的。
例如《非理性繁荣》《漫步华尔街》《逆向思考的艺术》《华尔街45年》《股票作手回忆录》《伟大原博弈》……等的。
如果连经典的东西都未尝有闻,谈何正规交易。只好野战派加游击派。
总之,不付出代价的代价,
就是——早晚要付出更大的代价。;TOUXIAO 顶一下再说 顶一哈
:DAXIAO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