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资阶级 发表于 2016-11-13 11:17

休闲一日:品茶嚼文悼缠师

拆了一封茶饼,是放了些许年头的普洱。偏好绿茶清雅,不大喜欢红茶的馥郁。实在是手头没有合适的茶叶了,将就着喝吧!
茶叶是个奇特的精灵,历经一季夏日阳光、秋季雨露、冬天蛰伏后天地的滋养,来年春风又起时,体内上季蓄足的养分终于被合适的气候催生,微绽的绿芽,迎着和暖的阳光,尽情摇曳。这好不容易孕育的生命,是茶客的最爱,于是也注定了他在未来的日子要经历一长生死历程。被以茶为生的茶农摘下,投入容器里,在火的洗礼中,快速退去水分,失去往日的样子,曲卷蜷缩如枯草、碳粒。然体内的早已被上季激活的生命,却顽强不惜,以一种新的形势蛰伏着,保留着再次被唤醒的的记忆,那次是属于这个生命当有的最有价值的时刻,真正绽放精彩滋味的瞬间。普洱茶历久弥香,大概也是这个缘故吧。
茶按颜色大致可分为几类,绿红青白黑五种;论加工工艺:未发酵的绿茶、发酵或半发酵的青、红茶;和花熏调味的花茶三类。绿茶清雅味苦不大讨人喜欢、红茶馥郁醇厚,经久耐泡,是资深茶客的挚爱,花茶随花的味道,花香四溢,总然不懂茶,也能尝出些滋味,最受大众欢迎。若依花茶为界,左侧的绿茶总是小众品种,属于能欣赏原滋味和自然香茶客的首爱。右侧的红茶,喜庆热烈,不需懂茶,懂得欣赏高雅也能鉴出滋味。沏茶的水温因茶而定,沸水过高的温度,容易将之内的清茶“烫熟”,以至于失去应有的清香;酵过的茶则不然,更高的水温,则能让味道发散的更足,花茶本就没什么雅趣,只要花香依旧在,总是那么讨人喜爱。选好的茶叶投入杯中,随着水的冲入和浸润,那些潜藏在体内的记忆沐浴在水中,渐被唤醒,想起春的容貌,慢慢舒展,一点一点,最终重回昔日的样子,与春芽不同,这次它绽放的不是生命,而是全部,脱离了根的养护,生命已无意义,必须在这短暂的时刻,需要告诉欣赏他的人,这一轮生死之后它的价值,被水浸润出的味道,已是他所能有的全部回报。半发酵乌龙和发酵的红茶,被多加的工序和时间的沉淀积累的醇厚,则在这一刻发挥的淋漓尽至,一道一道的冲泡,是那些资深茶客为提炼最后一丝味道在做着的努力。
一道茶,灌得是一壶水,品的是味之道。
缠师哲学高度和文字功底深厚,使人仰望,那些认为很懂缠师的,看见缠师字里行间的数学名词,就整出个天文地理、数学几何,你只能让自己的眼睛蒙蔽自己的心灵。更不用编出或怀疑什么缠师尚在,换个名堂、编个名词就能将缠的东西那么轻易就禅易。如果你懂得诗词,懂的韵味,解释下这句:“枯木龙吟照大千”,“枯木龙吟”是禅宗对本心显发妙用的生动象征。僧问香严:“什么是禅法的真谛?”香严说:“枯木里龙吟。”见僧人不解,香严又补充一句:“髑髅里眼睛。”枯木里龙吟”象征灭绝一切妄想,至大死一番处,再苏生过来,而得大自在。“髑髅里眼睛”,同样象征死中得活。在禅宗看来,绝对的真理不是分别智所能掌握的。只有像髑髅那样,断除情识分别,才能获得新的生命。“大死的人”才能够大活。灭除妄念,将相对的知识彻底抛弃,才能导致般若智慧的觉醒。修行到了枯木、髑髅的地步,即是妄念灭尽,与此同时,“髑髅无喜识,枯木有龙吟”的活泼生机才得以呈显。这并不是一句很吉利的话。如果拆成这个样子“枯木”“龙吟”“照大千”呢?缠断论语,立异脱俗,何况自题呢,呵呵,咬文嚼字本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笑笑算了~

还是给缠师上柱香吧


山海天 发表于 2016-11-13 11:52

{:7_317:},

景之风 发表于 2016-11-13 12:15

XYP318318 发表于 2016-11-13 12:35

缠师上柱香http://img01.taopic.com/150512/240398-150512091S852.jpg

还没起飞的猪 发表于 2016-11-13 12:43

{:7_317:}{:7_317:}

易川 发表于 2016-11-13 13:37

donny_yn 发表于 2016-11-13 13:52

大智基金会 发表于 2016-11-13 19:47

楼主文字与茶艺,让人佩服 。

小资阶级 发表于 2016-11-13 20:11

大智基金会 发表于 2016-11-13 19:47
楼主文字与茶艺,让人佩服 。

见笑了,爱喝而已,称不上技艺,喝茶两件事,端起来,放下去,只在这一上一下之间,生出万般念想来。

18617118650 发表于 2016-11-14 15:05

:handshak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休闲一日:品茶嚼文悼缠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