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恩几何角度线探索
本帖最后由 森林森木 于 2016-9-24 12:56 编辑此贴是探索过程中的一点体会,主要是为了与本人一样还在探索路上的同学,或许有点启发或帮助,也许与你的观点不同,错误难免,权当娱乐吧。
江恩教材中对于几何角度的讲述篇幅内容还是较多的,现流传出来的江恩手稿也有一部分了,江恩手稿中绝大部分画有大量的几何角度线,先后近40年的时间跨度,绘制手法上没有很大变化,仅看书有些内容还是很不好理解。通过研读手稿可能真正明白一些角度线的真实意义。附目前看到最清晰的一张咖啡月线图手稿,注意表格中最小1/8格为10个单位价格。
江恩用的方格底图为1英寸分成8小方格图。若换算成10进制毫米,1英寸约=2.54厘米=25.4毫米,分成8份,1小格约=3.175毫米。直接CAD图上设置英寸单位绘制,见下图。按此试绘制了一些图,发现只要方格比例为1:1,用10进制毫米单位是同样的结果。见后面附图中的小格。
按教程中示例美国钢铁提及的月高低点位及本论坛中美国钢铁的一些历史数据绘制,最小单位1毫米,一个小格代表100*100,即,1美元=100美分=1小格=100毫米=1时间单位。绘制完成后,与教程中提到的角度线关系吻合。1932年至1935年美国钢铁剧烈频繁波动。还绘制了10月棉花等其它图验证见附图。绘制过程中也发现教程中了的一些错误及表述的一些差异。
例如,可能手工绘图的原因,教程中说的有的角度线是相交的,有的在之上等描述,与绘图结果有差异,但误差都很小,说明江恩所在的年代能达到这个精度已是相当了不起的程度。1906年7月低点是43,应为33。1931年2月的低点135,与1927年1月开始的角度线为2*1,应为1*1线等。记得以前论坛中有一张美国钢铁拼接的白色图,应也是错的。 最大的问题是时间周期计算的问题,大部分应是不包含起点当月或年时间,而教程中有的包含当月,甚至当年。不能做到前后一惯制,很有凑数的感觉,不知是翻译问题还是其它问题。此问题在阅读过程中请注意辨别。
清楚了月线比例关系后,开始试绘制上证指数图,附图是最初绘制的上证关键点位的月线图。发现形成的最高价正方6124,在第二个最高价正方中线,正好是5178所在位置。本坛中经常看到各种时间周期叹为观止的精确计算,确是没有明白真实的意思,所以也极少算。如果计算,按图上比例关系应是这样的,6124+6124/2=9186,因100毫米=1个时间单位=1个月,故代表91.86月,图中9200代表92个月时间区间。不知本坛是否有人也是这样计算过。验证了其它一些主要高低点,有的准,有的不准,这种关系不知是巧合还是什么原因,本人并不满意这种结果。
江恩手稿中的几何角度线,1*1线一定是几何45度角度线,是用量角器量可以测量的45度。在教程几何角度线开篇说到年、月,周,日的1/8英寸,也就是一小格代表1个点或2个点,在没有手绘图之前,一直困惑于这1个点的问题,角度线45度线代表1天,1周,1月涨1个点。如果一个月就涨跌1个点,特别是对于指数,深指都近2万点了,按这个45度1点,不知要多少天才能达到。
一次偶然绘图,忽然想明白了这个问题。以上证为例,我们总是在股票软件上1*1线对应多少个点最合适,5178点前用10点对应1天,或15点、20、5点,按这个比例画图好像总有很多角度线是很准很准。如果用手工绘图,这样画出来的结果完全不同。主要原因是股软上K线的宽度,K线外边线之间还存在有间距,这样时间刻度是拉宽的,不同的股软同样的角度线画出来还有差别。如果把这个1天对应10点,反过来思考,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手工绘图的纵坐标或Y轴代表价格,这个价格高度是不变的,比如2638点,画水平线,这个价格水平线在任何时间点都是等高的,不论是月线,周线等,主要是要改变对应的时间比例,不管是日、月,年,周,半月,3天,只要找到对应合适的水平时间刻度就可以了。 以上证举例,见附图,图中是近期的日K线,以1天1小格自然日对应1点。粗黄线圈内代表月K线30天,也就是30毫米,蓝色线框范围是周线,图中K线只是示例,真的K线应是开盘收盘最高最低价都表示才对。从图中可以看出几何角度线45度线一直在那,在固定的地方,变化的只是水平轴的时间范围的刻度,7天组合就是周线,30天组合就是月线,15天组合就是半月线。找到合适的水平时间刻度,各种不同的价格高、低点K线,放在这个固定的45度几何角度线表格上就可以了。这样就清楚了1个月1点,甚至1年1点的问题了。通过绘图试验,反过来再用股软画角度线可以更进一步理解角度线的意义。
本帖最后由 森林森木 于 2016-9-24 12:59 编辑
江恩教材中的角度线,最重要的只能是45度几何角度线,翻译教材中也有提到是趋势线或价格平均线,当然看各人理解了。按时间价格1:1几何单位绘制的上证近期的走势日K,见附图,图中是自然日。图中可以看出45度线相交,就是形成90度的垂直交叉。可以理解为45度的角度线形成的正方趋势,请看图中的四个蓝色园圈的范围,看这个趋势比股软就明确,清晰很多,一目了然压力支撑。图中可以看出3097的低点下降45度几何线与2931相交,也就是江恩教材中FORM8的实例,当然还可以找出其它FORM实例。图中还可以看出3062是6124大正方的中位线,所以指数真正站上这个点位意义重大,才有可能以后挑战历史高点。3097之上经过的45度角度线来至于6124点的零角度线,也经过了2850,这才是3097的真实意义。当然,还可以找到许多其它信息。图中的二根蓝线是同斜率,同长度的线段,顶点经测量,高度就是3059,是很明确的下周的压力观察点。
再谈谈股软绘制几何角度线,借用本坛中的各高手各种计算的上证角度线的相关数据,假设1*1角度线,设为普通坐标,年度K=360点(因存较大争议,此处不说是波动率,用K代替每年、月、周线增长点数),起点以上证出生日为零点。绘制年线,见附图,在6120点相交,误差4点。此360正好与360度园吻合,这样也正好方便周期计算,另开贴说这周期的事。一年为四季,360/4=90点,K=90点,绘制季线,见附图。一季为三个月,90/3=30点,K=30点。一个月约为4.333周,不能被整除,30/4.333=6.923,K=6.923,实绘图发现有较大误差,约差42点。若以实际绘图为准,反查K=6.97039.江恩教材中多次强调月线最重要,最为准确,江恩手稿大部分也为月线。为方便计算,以最重要的月线为重点,6124点为角度线的历史上限,牛市的顶点。若取月K值的1/4作为周线或日线的1*1线,即K=7.5,这样就是相当于月K线图中的4*1线,周、日K线图的1*1之上的4*1线就相当于是月K线图中的1*1线,以重要低点或零点画周或日角度线,如果股价运行在1*4线之上,就说明是历史牛市再现,或是终极顶点压力线。见附图。因时间关系结束此贴,有时间再谈谈我理解的周期计算方法。 补FORM8示例
之前这主题进入后台了,没有被删,只是被误伤,有些文字触发了论坛的广告过滤字机器人系统,你的主题误伤,现在OK了 6120/360=17。楼主你知道的太多了 6120/2=3060 , 3060+30=3090,30是什么呢?30就是一宫的点数。楼主来研究星星吧,会惊喜连连,失望,希望,很纠缠 不懂正弦和余弦就莫吹正切和余切,用数值倒数字就是日轨道棒槌,见不得价格光的。 连形画线的人也只是“得意忘形”了吧?去伪留真才是理论的知识根本。 为楼主点赞{:7_317:}{:7_317:} 如果你仔细阅读江恩角度线的课程,就会发现江恩是先讲述了角度线的画图方法,然后同时穿插着讲述时间和价格是如何成四方平衡的,而且角度线的作用之一是计算时间和价格如何到达四方平衡。那么角度线的一个作用之一就类似一个时间和价格相互转换的计算器。假如明白了这个原理,这样的角度线画不画都是可以的。
江恩的名言是说,当时间和价格成四方,市场的趋势转折就近在眼前。
例如: 6124点运行了378天之后到达1664点,时间是378,价格起点是612。378天恰好就是612天的0.618, 所以6124之后378天, 612天都是重要的趋势转折点。
同理, 5178点和518天四方平衡。类似的例子,市场比比皆是。
除此之外,角度线的作用并不仅仅局限于江恩核心教程的用法,至于角度线其它的各种用法我认为和江恩理论无关,那是我自己的发现。
股票软件画起来也是准确的,只是没有CAD那么好看,楼主所说K线之间有空隙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如果刻度是10,10天时的角度线位置不在100? xingjw 发表于 2016-9-24 17:31
如果你仔细阅读江恩角度线的课程,就会发现江恩是先讲述了角度线的画图方法,然后同时穿插着讲述时间和价格 ...
是这样的,但并非都是是这样。如果都是这样,那就太没意思了! 本帖最后由 审时定势 于 2016-9-24 18:18 编辑
xingjw 发表于 2016-9-24 17:31
如果你仔细阅读江恩角度线的课程,就会发现江恩是先讲述了角度线的画图方法,然后同时穿插着讲述时间和价格 ...
价格就是时间还有一种方法。以1849点算在12月分或明年的元月,有一个回挡。回挡完后继续北上。 楼主好贴,这样作图后每一根K线都是长(价格)和宽(时间) 的存在一定比例的时空统一体,有点长和宽决定面积的函数感觉,市面软件的宽不知道是怎么确定的,如果仅是为了观感,那和江恩的函数坐标系意义就差远了,由此市面的软件画角度线本身的坐标系就有问题 楼主,我有两个问题,您的CAD图纸中,x坐标和y坐标的长度是如何选取的?
另外,您的这份CAD图纸,可否分享给我?谢谢! 笑看独行 发表于 2016-9-24 16:00
连形画线的人也只是“得意忘形”了吧?去伪留真才是理论的知识根本。
你这人好贱。
你卖指标,自己写帖子就算了,跑这来恶心人。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