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马孤影 发表于 2016-4-20 10:58

致那些终将逝去的财富

时政经济之类的字眼,本ID是不太用的。在本ID的博客中,都归为了“侃侃而谈”。毕竟,只有土豪人群才会去关心时经,普通人看了要烦,要的是今儿个买什么股,明儿个卖不卖,时经那些都是虚的,还不若八卦好玩。若是侃侃而谈说故事,看的受众就多了,无论尊卑贵贱,其实也没有什么尊卑贵贱。最后的最后,都无非是一坡黄土,一抹笑意。那本ID就从说故事开始。以前转过一则关于抢劫的小“笑话”,用以刻画国民在买房这件人生大事上的愚蠢。固然,更多的原罪并非国民本身,却也大抵是时也命也。今次,再说一个故事。在一个村庄,住着一个有权有势的大财主,底下有甲乙丙丁四个长工,所有的社会经济活动皆内部运行,且算作一个小型乌托邦。这些人处得也算融洽,终于,因为生活成本的提高(吃穿住行都是财主提供货源),因为某个环节的问题,长工们的赚来的银元慢慢都没了。然而这个时候,甲欠乙10块银元,乙欠丙如此,丙欠丁如此,丁则欠甲如此。工人之间因为各种原因,彼此之间交际有局限,并非彼此交集,无法彼此之间一笔勾销债务。那么,混乱和不安似乎就要产生了。这肯定对财主不利啊。财主就对甲说,听说你这有一个新奇的石头,我10块银元买了。甲大喜,因为这石头,是干活时候偶然拾取的,虽不常见也不见得名贵。甲拿到钱后,还乙;乙还丙;丙还丁;丁还甲。于是,工人们谁也不欠谁,其乐融融,愉快干活去了,村庄又将迎来美好时代。过了些时日,新问题又出现了,石头都值10块银元的价值树立之后,且不说都会偷懒去搞石头,什么烟啊之类的内部相互交易的时候,全都跟着涨疯了,因为长工们钱多了,也不在乎涨价了。财主担忧,这样下去,不是逼着涨工资吗?这得循序渐进呀!短时间这么一闹腾,自己出要远大于入了。问题出在哪?那买石头的10银元。这在长工们内部本来是不存在的!不存在的!不存在的!重要的事情,要想三遍。财主恍然大悟!于是,财主说,我要涨房租了。每人每月多缴2块半。于是,10块钱愉快的消失了。于是工人们又可以用“合理”的价格相互交易所需品了。财主于是召集大家说道,房租还是回到收原来的,改善大家的生活。长工们一阵大喜。乌托邦村昂上向前,仿佛更美好的共产主义就在前方。
这是一个讲经济轮回的范本小故事。经济总是在通胀和通缩之间轮回,只是会有周期长短的区别。通缩是社会生产的大敌,其背后无法正常承付的社会信用,不可能通过信用背书的方式自然抵消,也无法提前预支。货币的功用即在于效率化和公正化社会信用。通缩情况下解决危机需要信贷扩张,解决流动性问题。然而这种刺激性的信贷扩张并非社会价值正常增长带来的必需扩张,难以避免在短期内走向反极,也就是通胀。恶性通胀也是生产的大敌。此时,自然需要信贷紧缩。把相对社会而言,不该存在的流动性灭除。否则,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也终将走向崩塌。周同学说,评价经济刺激计划的作用,应该将其放在一个历史阶段综合来看,不能只想在危机时尽快复苏,复苏成功了以后又不愿意承担由其产生的成本,这是不现实的。李同志彼时说,中国不缺资金,需要做的是盘活“资金存量”。今时却说,中国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定经济的工具有很多选项。秒懂的人智商大抵正常。一个积极,一个稳健,中国汉字玩死文盲。对了,中国是没有保守政策的,有了也不会说出来。为什么呢?宜左不宜右啊。政治正确是第一的,最多来个中庸!
本ID又要跳跃了。有些话,点点就是,没必要讲太多,惹麻烦。上次的博文提到房产要跌16%。我们来一个小学计算。现在房产的个人首贷是20%,杠杆1:4。开发商贷款比例更难确定,至少按照台面上的,应自有资金30%,那么也就是3:7约1:2。然而,有些是直接用在建工程,当前房价去计算的,那些年,贷款达到1:3,1:4的比比皆是,1:9的也有过。既然是小学式计算,就不考虑那么复杂了,让大家明白轮廓就行。无论是开发商还是个贷,都取1:4杠杆。那么,当前性,房产应当跌16%*4=64%。也就是跌去60%左右。当然,这是数字推演,不可能做到和股市一样,直接断崖式,熔断式下跌。不然,政治后果比经济后果要严重的多了。所以,房产的熔断,应当是温水煮青蛙,慢慢熔,慢慢断。看十三五规划,5年时间,居民收入翻番。可见,信用扩张到信用紧缩,实际上并非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社会的正常发展,动态化解是更合理选项。假设理想化,那么房价相对当前,则只需要跌不超过30%。5年时间,30%跌幅,这大抵是经济和谐,政治和谐的最好产物。年均跌幅不超过6%,这是未来几年的基本跌幅中轴。若是普通商品,或许会出现围绕此中轴的大上大下,然房产……交给市场本身,以及政治手段的能力去一起演绎吧。然而,5年翻番的目标,难度不小。所以,更应当对房产的跌幅,尽量抱有更“悲观”些的预期。(若是跌的过快,跌幅会大;控制得当,跌得慢,总跌幅就不需要太深)正是因为这个5年目标,如何不相信实体的复苏和资本盛世?如果本ID用大底系列从理性上去说明这个问题,那本ID这些天,可以说,在灌输一种信仰。
哪些财富将逝去?理想的情况,是一切按部就班,按照顶层设计去走。那么,你所消失的,仅仅是没有得到“更多”。那些更多,是历史的被迫选择(说是必然选择也没错)所给予你的,本就是不存在的。若不理想,你所消失的,就是在没有得到的基础上,把你认为的本都垫进去。明白了吗?那些逝去的“财富”,是大财主要让它消失的。应该消失的,和未来美好还是糟糕都没有关系的。不消失,只会让未来的美好打折,或者让未来的糟糕更糟糕。
怎么办?如何面对终将逝去的财富。凉拌,因为是必然的。投机房产的个体或团体,不收手的,要一个一个毙掉。聪明的人,早都转型去搞别的了。房地产商转型大势所趋。而炒房团应该灭掉。国家让你向东走,向实体走,向新兴制造业走,向新兴经济走,就不要南辕北辙。真的智者,会聪明的应对终将逝去的财富。会从别的方向争取财富,把关心的焦点停留在保护过去的财富,不死你死谁。
房地产轮动也在上演。都在关心深圳年涨幅50%的时候,其实有些二线有过之而无不及。抢房抢盘,很多时候要多只眼睛去看看。M2的未来,还能撑起如09年后的房产趋势?当用更大的杠杆,疯狂的杠杆去撬动的时候,就已经是黔驴技穷了。这种撬动,本身就是为了消灭08-16非正常M2的扩张而去的。你要知道,当你用10%的首付贷,10倍杠杆去享用的时候,你透支了多少的未来。而国家本身,你以为是在透支未来,其实是在清算过去!你和它,走的不是一条路。
银行的房产贷款占比不超过10%,考虑到中国社会的风格,当然会高于这个。然而即便如此,你看到这个数字,当真认为,银行会因为房产而致命吗?你当真认为金融改革只是针对新金融兴起的应对而已?攘外必先安内,然攘外终究才是目的。地产权续费,就和房产税一样,会成为未来的持续的社会核心话题。读出了什么吗?嗯哼,国家很多房产的工具,压在箱底呢。你知道会如何打接下来的牌?只需应时而动罢了。为什么是未来5年?经济角度应该不用说更多了。政治角度,这一届政府,不应当继续把烂摊子往后人身上推吧。不人道呀。本ID想,5年后和5年前,对于房产,其实是个挺好的轮回。当然,是按照实际购买力相当的角度讲的。那样的话,这一届政府,很久很久以后回头来看,良好的控制了房价,二届任期,房价没有增长,经济却天翻地覆,拯救了中国,实现了中国梦。
玩笑归玩笑,回到严肃性。本ID首先肯定那些财富曾经起过的社会信用背书的价值,同样要肯定让它慢慢消失的宿命必然。中国的经济增长无法让它完全合理融进未来社会,必须消灭。时来天地皆同力,命去英雄不自由。呜呼,尚飨。致那些终将逝去的财富。

zam123123 发表于 2016-4-20 17:53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致那些终将逝去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