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鸟 发表于 2015-9-26 11:20

大鸟说线段2

今天说线段属级别。
既然说级别,就得再说一嘴完美。
完美稍微麻烦来说就是小级别成笔了,小级别笔构成的线段结束了,大级别成笔了,大级别的笔构成的段结束了,大大级别的笔出来了,大大级别笔构成的线段结束了
稍微简单点来说就是上涨线段结束了,下跌线段开始了;下跌线段结束了,上涨线段开始了。
最简单的说法就是不论向上还是向下,都会结束,不管它是用什么方式结束的。这个结束,作者美其名曰:完美。结果绕晕了好多人。


区分级别大体上来说有2种方法,一种是时间区分,一种是递归区分。一个简单不太精确,一个麻烦比前者精确些。


一.时间区分
如我日常的日记一样的区分方法,算是偷懒的一种方法。
主要根据的原因是:时间上呈倍数递增或递减。
直接在时间图上画,放弃递归概念,强行认定级别大小:比如30分钟就是5分钟大级别,1分钟就是5分钟小级别;5分钟上去就是30分钟,1分钟上去就是5分钟;5分钟画的段就是30分钟的笔,1分钟画的段就是5分钟的笔。


通常是两种:
1.日线是30分钟的8倍,30分钟是5分钟的6倍,5分钟是1分钟的5倍。
2.日线是60分钟的4倍,60分钟是15分钟的4倍,15分钟是5分钟的3倍,5分钟是1分钟的5倍。


单从上面的看来第二种的时间倍数相对来说比较均匀,但实际操作中需要以最适合某时间图的中枢来判断到底是哪个时间图的级别。


关于中枢的问题,到时候讲中枢细说。
多说一嘴:在时间区分中,没有标准中枢的这么一个概念,因为走势不以你主观意向而变动,所以中枢形状也不以你主观意向而改变,只有适合这个级别的中枢和不适合这个级别的中枢而已。递归区分的中枢都是适合的。

适合这个级别的中枢

不适合这个级别的中枢



二.递归区分
原文的意思是从最小级别上连笔、连段,再拿连的段组成笔、组成的笔再连段,再拿组成的笔再连的段组成笔....如此递归上来的(迷糊了看图)。
原文公式:f1(a0)=a1、f2(an)=an+1
关于f2的中枢过程规则是一直没有任何改变的,而关于f1其实可以随意设置都不会改变中枢定义的递归性,f1(a0)=a1之前是不需要再有什么递归性的,也就是f1、f2可以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函数。例如用分型、线段这样的函数关系去构造最低级别的中枢和走势类型就是f1,而在最低级别以上套用另一套规则去定义就是f2。


其实,最低级别就是分笔,分笔中的每笔有一个最低级别中枢的走势就是最低级别的盘整走势类型;有两个最低级别中枢的走势就是最低级别的趋势走势类型,如果第二个中枢比第一个高属于上涨走势类型,反之属于下跌走势类型。假设依次存在着N(N>2)个中枢,只要依次保持着第N个中枢比N-1个高的状态就是上涨走势类型的延续,反之就是下跌走势类型的延续。在最低级别的上涨里,只有出现依次第N个中枢=<第N-1个的状态就是最低级别的上涨结束,反之就是最低级别的下跌结束。三个连续的最低级别走势类型之间,如果发生重叠关系,那么就形成了高一级别的中枢。有了该中枢定义,依照在最低级别上的分类方法,同样在高级别上可以把走势进行完全的分类,这个过程逐级上推就可以严格定义各级别的中枢与走势类型而不涉及任何循环定义的问题。(太绕了,懒得写,所以这一段是从别处拿过来的。)


设立最小级别的原因:其操作意义在于能将连接走势类型的边界条件逐级清晰化。


不知道作者为什么要绕圈,明明一张图就能在直观上表示清楚递归的,所以这里只提供图,不猜作者这么做的用心。要猜作者用心的话,我估计我会被喷死。关于递归,我在        群组家园顶部图片的说明— — —再说完美 附链接 里已经说了一些,也从根上说了一下递归的来源:分形几何里的一个知识点而已。


由于懒癌发作一直没有画图,结果在发帖前闷头画了半天。所以在画的时候尽可能的认真画,尽量避免错误,但是不排除有错误的出现,真累的不行了,没精力去检查了。图例的作用就是让大家更直观的了解递归是怎么个一回事而已(按鼠标按的手指生疼)。



递归区分与时间区分的对比区别

三.时间区分与递归区分的综合应用
级别在本质上与时间无关,是从最低级别生长起来的,时间周和级别并没有任何必然关系,走势中的中枢是客观存在的,因为它就是通过走势走出的形式来固定位置的,不同的时间只是决定了观察中枢的清晰度的。
所以,个人认为走势是客观的,而决定用什么时间周去分析、按什么级别去操作却是主观的。


如果像我一样懒的话,那就强行认定级别关系吧,对操作上的误差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不懒的话,那就从1分钟往上推吧。
如果想偷点懒的话,那就设定一个自己的最低级别为递归级别往上推。比如设计5分钟为最低级别往上推的话,那就再也不要看1分钟了。
PS:我模拟股指就是从1分钟推到5分钟的。






四.无意义的争论与我的使用
好多人总是无意义的去展开战斗,用递归的喷用时间的,理由是时间区分不准确、笔≠次级别线段、没有建立最低级别;用时间的喷用递归的,理由是递归区分不能从最低级别分笔开始推,根儿上就不准确了、麻烦、费时。用递归的总认为会用递归才算正统,其他都是邪教;用时间的总认为没必要那么麻烦而且递归也不能从分笔上来推也是不准的。

我就想问一下,这有什么可喷的?有人做菜喜欢用豆油,有人做菜喜欢用菜油,不行么?用豆油的一定错?用菜油的一定错?在关于技术1.2.3.里我说过,技术是为盈利服务的,那都能盈利还用站在制高点的语气喷个毛线啊?难道非要像狂信徒一样,跟我信仰(使用)不同的都是异教徒?必须要站在制高点上鄙视?现在回头看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的战斗不跟傻子一样可笑么?

玩递归区分的不要有事不师古而能久者未尝闻也的想法,这是儒家思想的毒瘤,不要一有与原著不同的理解就站在制高点的去批评,那原著还是从混沌理论的分形几何分支里成体系的若干方法中的一种呢?怎么不喷原著跟分形几何不一样呢?
玩时间区分的也不要有说玩递归的抱残守缺,别忘了你玩时间的也是从原文里的递归提炼出来的方法,时间的准确度上还没有从1分钟推上来的准呢。

所以,不同情况不同对待,如果一个票是长线或者股指这种长期拥有或长期观察的票,推上来是首选的;如果临时握个2、3天就可以用时间区分的。你要说懒,什么都用时间区分,随你便;你要说你不懒,所有的都要推上来,也随你便。


战国神龙2014 发表于 2015-9-26 11:52

先点赞,再学习
{:7_317:}

睡莲子 发表于 2015-9-26 11:57

图画的很好,只是不明白当下的走势,楼主怎么看?

百合鸟 发表于 2015-9-26 14:00

睡莲子 发表于 2015-9-26 11: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图画的很好,只是不明白当下的走势,楼主怎么看?

当下走势的话昨天不是在日记里说了么

现在大盘的30分钟笔何时结束   结束后的位置如何
如果就此结束 有效上穿点18 未来大概率会有30分钟出中枢的一笔在日线上就是继续向日线中枢下沿靠拢

如果不结束 那就要看能不能向下有有效穿点19 因为30分钟的这个中枢一直没有信号说是扭转了下降中枢的属性的
如果有效击穿点19那么就会向下 大家就等背驰点出现再说

这些昨天日记里都说过的啊

333wzl 发表于 2015-9-26 14:19

不说了看吧

百合鸟 发表于 2015-9-26 14:36

333wzl 发表于 2015-9-26 14: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说了看吧

不说怎么能明白

再说次高点?
有必要么?
哪种表现当下趋势的方法更直观?

动动脑子别照本宣读动脑子才是你自己的 不动脑子永远是作者的

想发帖就说明白了不然别发显得你牛.B?   嗯 真牛.B
已经专门发过一次贴骂过这种牛.B的人了怎么还有牛.B的人用牛.B的方式回我的帖呢

百合鸟 发表于 2015-9-26 14:41

如果说讨论线段结束的画法
一起讨论共同进步 对谁都好

如果不说人话真对不住了喷的就是你

wps111 发表于 2015-9-26 14:46

收藏。。。。。。。。。。。。。

333wzl 发表于 2015-9-26 18:19

如果你认为直观是你的标准,并能指导你的操作的话,那么你是对的。发一对我很有用的文章,希望对能看到这里的人
有帮助吧。

关于高级别的笔与低级别的线段的对应关系
其实高级别的笔和低级别的线段是无法一一对应的。主要的原因是缠论中有结合律的要求。低级别的图与高级别的图在高低点上肯定是一一对应的,但是由于高级别的图的一条K线包含数条低级别的K线,高级别的K线的结合关系不能与低级别的K线的结合关系一一对应,所以高级别的线段与低级别的笔无法一一对应,进而出现在1F图中看出的5F中枢与在5F图中看出的中枢不同,这都是正常的,并不影响分析的效果。
       缠引入线段是为了什么?在没引入线段的概念之前,中枢的定义是三段重叠的次级别走势的重叠部分。这里面的次级别走势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并不能得到统一的结果。为了规范这次级别的走势,缠才引入了线段的概念。线段肯定来自于图中的元素,比如K线,但是缠也谈到,如果不是有三折的笔构成线段,线段的稳定性太差,对走势的描述没有抽象到合适的地步。所以在一张图中(注意:是在一张图中)才有了从K线-〉笔-〉线段的说法,主要的目的是在此级别的图中对次级别的走势进行线段化抽象。到了次级别的图中,还是应该从次级别的K线入手,抽象出次次级别的走势。从K线-笔-线段这个对次级别走势抽象的方法是每个级别的图中自包含的,与其他级别的图没有对应关系(走势是有关系的)。
      对图的分析实际上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从低级别的图中分析出以上各级别的走势和中枢,比如从1F入手,分析出1F的中枢,1F的走势,5F的中枢,5F的走势,30F的中枢。。。。等等,另一种直接从30F的图中依据K线-笔-线段的步骤直接分析出30F的中枢。这两种最后的结果可能有些细微的差别,原因在于结合率,还有你选择的被抽象对象不同。但是走势还是那个走势,无论怎么分析,它都在那里存在着,所以这些并不会对你的实际操作造成影响,有两种方法:
1.实际操作可以从高F图如周线、日线等图中先看,然后向下看,这样比较直接。
2.另外如直接从5F的图中依据K线-笔-线段的步骤直接分析出中枢,相当于最小的显微镜是5F图的。
如果在a+A+b+B+c中,A、B不同级别,可以通过同级别分解后使用标准趋势背驰判断吗?这样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不知是否可以图示。
在a+A+b+B+c中,如果A级别大于B,除了缠原文中的分解外,还有一种是:a+A1+A2+A3+b+B+c,这样,就完全是同级别分解了。以5分向上为例,a+A1为一个5分盘整走势类型,A2为一个5分盘整走势类型,A3+b+B+c为一个5分趋势走势类型。此3个走势类型构成更大的三段,分别为:段1=a+A1;段2=A2;段3=A3+b+B+c。此三段构成30分钟的新的盘整走势类型。接下来的走势根据个人的操作风格而决定是按5分还是30分都可以,没有必然地一定要选择哪一个级别。
B级别大于A的分析方法是一样的。画图是俺的最弱项了,太慢了,就不上图了,不好意思。对A大于B的情况,刚才5分向上里,最后第3段就是标准的趋势背驰。
对B大于A的情况,就不是标准的趋势了,因为在同级别分解里,前面的a+A+b+B1后,因为没有B1的3买,就不能叫做标准的趋势了。

1: 走势类型结束在1买卖点上,中枢结束在第3买卖点上;
2: 走势类型结束以背驰+区间套和小转大为标准,中枢结束跟上面答案一样啊,第3买卖点;
3: 3买卖迟早会出现,中枢不可能永远延伸下去啊,但在月线与年线上,可能要等几十年或上百年啊。



相对中枢与走势的复杂性来说,线段相对简单,而且缠文中也有明确的定义与划分方法。线段只有向上与向下之分,只要能排除向下的线段,那么参与向上的线段的操作是必然会盈利的。

  比如你的操作级别是5F的,我们可参与30F图向上线段,用5F图的线段做短差,用1F图精确买卖点。其中关鍵在于如何判断线段的结束,这是一个难题,需要实践不断的总结。

  总的来说,线段的结束的判断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滞后判断,也就是根据线段的划分方法来判断,较准确但实用性不大。

另一种方法,用到笔中枢背驰来判断,这需要经验。但要记住一点没有背驰没有买卖点。



线段分解的另类解读
1.线段分解是制造中枢原料的过程,是中枢递归的基础.这点一定要明确.
2.线段分解可理解是同级别分解.线段其实就是一段走势,即盘整或趋势.严格讲, 线段没有中枢,只能称为类中枢.类中枢可定义为1分图上三笔重合或接近重合的部分.显然由于1分图上走势太快,类中枢不必严格重合即可,这与中枢不同.假如你以5分图为最低级别,那类中枢就三笔一定要重合才算.虽然有点不同,但是你把最低分析级别调低后就可以把类中枢看成中枢了.比如1分图上的线段,你可以假想15秒钟图是最低级别(虽然看不到),那么1分图上的线段中的类中枢就可以看成严格定义的1分中枢了,原来的1分图上的线段就变成1分钟的走势类型了.所以完全可以用平时的方法来判断线段结束.
3.线段根据其内部的精细结构,按照内部微中枢(类中枢)的数量,可以分为趋势线段和盘整线段.线段图形也可以分成上述两类及其变异.我试着作了以下分类.见附图.看完我的分类老大的作业就不难得出答案了.5,7,8,12是趋势线段,其余是盘整线段,不过9.10这两个线段应该没走完,理由是三买后至少2波才完美.
4.大多数线段的破坏可以理解为相邻两个微中枢的波动发生了重叠,从而扩展为中枢.
5.趋势线段具有基础意义可以当下确认(趋势基本型例外),盘整线段只能预先确认.
6.线段分解最难的是线段可以转化,似完没完,要完没完,尤其是在1分图上.见附图一个典型的演变.所以老大强调当下的分析和判断.



线段的结束与线段的破坏

         
教程里关于线段划分的内容中有明确指出:线段必须由线段破坏(而非笔破坏)而破坏。。
这话很容易地为初学者理解为:线段是由线段的破坏来确定其结束的
如此,在实盘中就有了线段结束判断的滞后问题:至少要等线段破坏的第一种或第二种情况成立,才会知道走势中的背驰线段简称背驰段,已然结束了。。。尤其在第二种线段破坏中,等顶底的特征序列都成立时,K线已然上了一个台阶或下去了一大截。。。

这个理解的一个错误是,用后面的现象(新线段成立)来解释既成的现象(原线段结束),而非用根本起因来解释既成的现象(原线段的结束)。。

我们知道作为K线一大分形的走势类型,是能够分解归类所有的K线的。。在定义中枢级别的时候,譬如一分级别的中枢,组成中枢的部件一分线段被定义为次一分级别的走势类型,这个也完全符合级别的递归定义。。
换言之,作为次一分级别的走势类型的一分线段,也是某级别的走势类型,一样有着花序般的生住坏灭死。。而走势类型的生灭是由背驰引起的。。一个底背驰生起一段新的向上的走势类型,同时灭了原向下的走势类型段。。即,线段的结束与新线段的开始,是由次级别走势类型的背驰的发生,而先灭再生的。。这是其生灭的根本原因。。。

如此,操作上就清晰了。。不论是线段也好,还是大于等于一分级别的走势类型也好,我们要关注的是走势类型的背驰段里的区间套。。譬如本周四下午的2331点,看看五分图,[2456,2331]发生了明显的各方面的段内背。。其后当然是坐等至少一根五分线段“上+下+上”三笔出来先。。。
去年我们反复讲,背驰是量价势的综合考量,而非某一个级别的图形上的背驰否,譬如上周3.31号的2299点的非背驰的把握,在那里必须清晰K线正同时在向上的五分中枢震荡中。是一个上升浪的回调而已。。。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一分图里的线段组合出来的走势类型,与五分图或三十分图里的笔组合出来的走势类型,本质上来说这是放大镜的倍数不同的问题,但实际盘析中我们知道,一分图里的K线往往是非规范复杂的走势组合出来,这时候,我们需要借助大点的时间周期图譬如五分譬如三十分图来辅判。。那么,这两者哪家更为确切呢?
呵呵,这问题我基本等了一年等人来问,目前唯一主动提出来的是两周前的一同学,彼时,真高兴。。
在此,,按偶一向的主张与习惯,问题抛在这里先,有兴趣的同学不妨思考一下的。。。

百合鸟 发表于 2015-9-26 20:06

333wzl 发表于 2015-9-26 18: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果你认为直观是你的标准,并能指导你的操作的话,那么你是对的。发一对我很有用的文章,希望对能看到这里 ...

太多 看个开头   

有你自己的理解么?
那是人家的不是你自己的

你现在是用人家的东西来跟我的东西说
而不是用你的东西 跟我的东西说

这个是区别


而且我再说线段   你复制过来的是中枢


百合鸟 发表于 2015-9-26 20:12

333wzl 发表于 2015-9-26 18: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果你认为直观是你的标准,并能指导你的操作的话,那么你是对的。发一对我很有用的文章,希望对能看到这里 ...

我一哥们好奇看了眼你的回复
告诉我应该回复你


这个帖子是线段2    不是线段123456什么的


呃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让我这么回复

huangyf22 发表于 2015-9-26 20:58

楼主的这个文章我没看懂,说时间,你把时间分几倍,然后在操作中怎么做呢,还有你说2次,3次递归,这个什么意思,我也没看懂

yxy901 发表于 2015-9-26 21:00

非常感谢,一直就没有弄懂递归啥意思,现在终于明白了

niotasz 发表于 2015-9-26 23:43

这位333wzl兄弟看来是缠论的严格遵守者,线段递归一丝不苟。
但递归也有递归的麻烦之处,大鸟已经在文中说过了。
我个人更倾向大鸟的处理方式,该简则简,该繁则繁,毕竟股海无涯而股民生命有限啊:DAXIAO
过分拘泥于理论,有时候反而忘记要看什么了~~~

juhf900 发表于 2015-9-26 23:58

支持大鸟 :DAXIAO

jjenny0001 发表于 2015-9-27 03:55

鸟哥,为什么第二个中枢不符合这个级别呢,正确的应该怎么画呢?

eagle625 发表于 2015-9-27 09:56

这篇东西估计认真研究缠论并弄懂后,用心应用缠论就会知道具体的来由。用递归还是用分时,这个属于应用的准度问题,如果看一两个个股和大盘,用递归准确度最高,如果要选股或者短线那就用分时,但是用分时至少要理解对应的级别关系,不然就会出错。

eagle625 发表于 2015-9-27 10:08

333wzl 发表于 2015-9-26 18: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果你认为直观是你的标准,并能指导你的操作的话,那么你是对的。发一对我很有用的文章,希望对能看到这里 ...

您说的大部分是从纯理论角度的应用分析,如果从应用角度来看,其实增加一个操作级别、背驰就解决您的问题,另外我觉得很奇怪的就是学缠论的人为什么都一定要找十分具体、精确的买卖点,其实只要级别够,买点明确,提前点买或者晚点买也可以啊,次级别的买点依然都在啊,为什么一定就得纠结十分具体的点位。另外理论是用出来了,实际上的应用才是最终目的啊,尽管分析需要完备性,但是这种死磕完备性谈应用确实不应该。

百合鸟 发表于 2015-9-27 10:30

jjenny0001 发表于 2015-9-27 03: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鸟哥,为什么第二个中枢不符合这个级别呢,正确的应该怎么画呢?

第二个MACD回抽零轴不标准

百合鸟 发表于 2015-9-27 10:35

eagle625 发表于 2015-9-27 10: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您说的大部分是从纯理论角度的应用分析,如果从应用角度来看,其实增加一个操作级别、背驰就解决您的问题 ...

我这可不是理论分析的

这是正在说的未完成的线段知识点中的一个
等我把知识点介绍完才开始实战讲解

否则直接上 实战 有些人就要晕的


这主题只是介绍关于线段这一块的级别   
以后还会有中枢属的级别

等说中枢属级别的时候 才会用到背驰

找精确买点多累啊   失误率还比较高    你要看我平时的日记你就知道 我股票上是买2买的人   
没那功夫和精力去抓精确买点


就像上学时一样   知识点还没讲完就留作业没人会做啊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大鸟说线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