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改革下的投资中国
昨天的文章大致分析了一下中国未来的经济走势,肯定不够全面,只能点击几个点。作为投资,几个点的明晰就已经足够。毕竟还不趁几千亿可以全球布局,左右局势。昨天聊了过剩产能,过剩产能早在07年就已经凸显,传统产能在我国经济中占比太大,如果一刀切会导致地方经济破产,大批劳动力失业。所以,自09年起,国家以基础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来消耗过剩的产能。但是在我国,矫枉过正是惯例,政策的善意被扭曲。过剩产能不但没有消减,反到增长。和房地产一起狼狈组合,绑架了中国经济。
这些因素严重限制了新产业的发展,吸引的现金流和引发的通胀及成本抬高,就好像癌细胞一样,快速的噬取了健康细胞的营养。又好像癌细胞一样,在初始阶段并未被人发现,到膏肓之间,才被重视。
如果癌细胞直接切除,可能会引起快速转移。因此,只能消减癌细胞的营养供给,使其缓慢缩小。但还得供其营养。因此,一带一路的政策,搭配人民币国际化的线路,试图将过剩产能消化在中国周边国家。政策执行了这么久,效果非常有限。一带B甚至领先其他分级基金进行了折价。
但是很多人忽视了提出好几年的一个政策,就是“地下管线”的修建。这个政策一方面是给城镇化(同样也是消化产能的政策)做好基础建设,一方面是为传统产业找个有限的出口。仅仅是消化产能,这个基建项目太过单薄,但是作为投资者,目前这个概念还属于并未炒高的一个概念。随着今年雨水较多的一个契机,预期这个概念今年还会提及。因此,整个行业还是蕴含了不小的机会。当前该板块泡沫还未挤完,大盘又机会,这个板块有概率会被炒高。
时间有限,没深入挖掘,这些股票都属于这个概念。各花入各眼,有兴趣的自己挑吧。
另外,本月出台了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这个意见是中国的金融创新的核心。最近一篇纸媒定的稿件中,深入分析了金融改革,其中中小企业借贷将和中小投资者匹配,这样,在指导意见中就明确了P2P行业将正式列入金融行业,不再是尤抱琵琶半遮面的尴尬位置了。为此,多伦股份冒天下大不韪更名为匹凸匹就可以理解了,这是先行一步的魄力之举。
当然,从我对金融公司的理解来说,我并不看好这家公司。但是其他参股P2P的企业,有些还是很有机会的。生意宝、农产品、宗申动力、诺普信、巢东股份、拓日新能、深圳华强、熊猫金控等公司,均有意向涉猎这个行业。这里我也不一一分析了。
其中,最重要的是公司的互联网经验,公司的现金实力,这两点决定了这些公司进军金融业是否可以成功。
周末到了,大盘下跌,正是理性投资者寻找时机介入的好机会。大盘的量能萎缩很厉害,但是目前仍在年线和60日均线直接晃荡。昨天博客进行了股市参与者的定性分析,目前,是不同属性投资集团博弈的战场,我不敢断言说空方胜,也不会说多方必胜。一切皆有可能,选好标的,介入时机多多,随波逐流,不满仓,不空仓。
{:7_317:}{:7_317:}{:7_317:} 走起 分析透彻。。。 不看好互联网以及相关行业。
当整个社会基础行业都崩溃的时候,在基础之上的行业会崩塌的更厉害!现在的传统行业是危机或者说产能过剩,但是互联网以及相关行业则是高估值到了极端。类似美国互联网崩塌的前兆。所以,真正值得关注的还是基础行业之中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我们看问题应该看更基础一些,就是核心竞争力的优劣。比如国企毫无疑问当这轮危机过后是最先恢复的。因此,你要头国企不能是现在而是它体现竞争优势的时候。现在所谓互联网的民营,如互联网金融肯定完蛋。原因很简单国企不行了,民营依附于国企更完蛋。你还指望互联网往什么地方投资!他的风险更大 {:7_317:} {:6_145:}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