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新金融时代
2007年前,我国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发展速度让世界瞠目。2008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中国也未能幸免,GDP快速回落,股市暴泄,通胀猛虎势不可挡。2009年后,我国出台了一些挽救政策,但是不大适当,引发了一系列的副作用。首先通胀更加严重,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了将近一倍。货币资产大量堆积在房地产企业,使得企业创业、发展受到了高房价、房租的制约,也因此导致了中国制造的金字招牌快速褪色,原有的成本优势荡然无存,制造业开始往东南亚等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制造业的滑坡,让金融资产更大幅度的涌向基础建设和房地产,监管套利成了时代顽疾,本应支持实体经济的金融,反过来吞噬实体经济的利润。经济的成本压力最终导致了企业大量倒闭,老板纷纷跑路。金融业成了最容易套利的行业,信托、私募、小贷借发展的机会,出现了爆炸式增长。一个国家的强大,只靠金融是无法实现的。拥有金融霸权的美国,一样需要美国制造来保持自己的产业地位和文化入侵。新领导班子上台后,正视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解决问题。首先是“调结构,去产能”。过剩产能被进一步压缩,企业的重组整合增加了大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去掉的产能留下空间给民营企业增加了机会。随后,对金融业的监管套利乱象开始着手治理,但是发现,各种治理手段都有局限性,经常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最终,还是应该由市场定价来解决问题。利率市场化的坚冰,被应运而生的余额宝打开了缺口。随后金融创新成了社会热议的话题,虽然保守派义正言辞的认为金融创新抬高了融资成本,但是事实证明了不但老百姓开始收益,企业融资成本也开始下降。更重要的是金融创新不断的发掘金融需求,各种产品和模式不断被创造出来,连一些行业巨头也耐不住寂寞,开始参与新金融。新金融有两个重要特征,一个是多样化。比如07年进入中国的P2P行业,在以往的发展中以无序,单一,无差别为特征。但是在优胜劣汰的过程中,行业内部用自我纠正产生的多样化,行业自发的进行了市场细分,从运营模式到投融资对象产生了差异化。另一个特征是互联网化,2013年余额宝的破冰成功,利用互联网的通道,扩大资源、便捷手续、增加低净值人群的理财渠道。互联网金融一夜之间梨花满园,传统的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纷纷接轨互联网,仿佛不触网就会被淘汰一样。实际,互联网不可能颠覆传统金融。传统金融的严谨性、合规性、以及高信用等级是互联网金融无法替代的。比如一个国企贷款数十亿,我们无法想象可以仅凭网络就可以完成征信,调查等步骤。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也很难募集到数十亿的低成本资金。互联网更多为金融提供的是平台和通道,有了互联网的工具,大小不等、地域不同的金融企业可以在细分领域同线起跑,公平的竞争,可刺激整个行业不再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倒逼传统金融业进行创新。金融的意义绝不是博弈、博利,在经济发展中,金融是实体经济的动力源。陈旧的传统金融业没有变革动力,在金融体系内部进行循环套利,大幅的提高了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金融创新,打破了传统金融业的垄断,有效的给实体经济提供发展动力。随着金融创新的推进,利率也将由市场决定。中小企业、创业者融资通畅,成本降低,必将再次促进实体经济的蓬勃发展,可以说中国未来的经济变革基础,就建立在金融创新之上,这是唯一之路,也是必经之路。
:WX::WX: 老师看好哪些板块个股? 学习学习。 2015---厉害、厉害、厉害----尔(股市)动一无(所有)。 {:7_317:}{:7_317:} 金融创新-新金融 {:7_317:} :#DAXIAO:#DAXIAO:#DAXIAO {:6_149:} 不错,支持!{:7_31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