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暴涨背后:“老庄”出没 曾导演云铜炒股案
28块的乐视网人人唯恐避之不及,134块的乐视网众星拱月炙手可热,造电视、造手机、造汽车各种眼花缭乱的新品发布会不过是噱头,深究原因只有一个:贾跃亭康复了,换言之贾跃亭回国了。自从贾跃亭回家以后,乐视网便一改往日的颓废开始振作起来,不到半年的时间,乐视网顺利跻身千亿市值俱乐部。虽然贾跃亭回应称创业之路刚刚开始,超级牛散吴鸣霄和资本郑海若的出现给乐视带来无限遐想。
谁是乐视网暴涨的推手?
股价上涨3倍,这在当下的牛市氛围中,也绝对是骄人的战绩,乐视网做到了,而站在贾跃亭背后的,是蜚声市场的吴鸣霄、章建平以及“云铜炒股案”主角之一郑海若。
贾跃亭远走美国曾经让乐视网一度沉沦。2014年12月31日,乐视网结束2014年的交易,收盘价定格在32.44元/股。
在此之前,乐视网的股价已经在30元-40元/股左右的区间内盘整了近半年时间,在本轮牛市启动之后也无动于衷,甚至在2014年12月23日创下了28.20元的一年新低。
戏剧性的一幕从2015年拉开帷幕。乐视网一改昔日的低迷,股价出现爆发式上涨。截止到4月29日,乐视网收报134.20元/股,较2014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上涨超过100元/股,年内涨幅达到313.69%。
在如火如荼的牛市中,乐视网的飙升不是特例,但公司一季报的披露,暴露了乐视网暴涨的真正推手。
报告显示,一季度乐视网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新进3家公募基金,分别是嘉实策略增长、富国低碳环保、富国新兴产业,合计持股超过1650万股;震惊四座的是3位自然人股东,分别是章建平、郑海若、黄小敏。
其中,章建平持有乐视网1274.94万股,位列公司第二大流通股股东,按照3月31日收盘价93.72元/股计算,其持股市值达到11.95亿元。另外,郑海若、黄小敏分别持有505.04万股和487.50万股,截至一季度末,两者的持股市值也高达4.73亿元和4.5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三者均通过融资账户进行操作,其中,章建平、黄小敏持有的全部股票均为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持股,郑海若除通过普通证券账户持股外,还通过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持有200万股。
事实上,伴随乐视网股价的持续上扬,疯狂的不止上述3人。据老虎财经统计,从1月5日至4月28日,乐视网的融资余额从15.36亿元,一路攀升至54.10亿元,在4个月的时间内翻了3倍有余。
与章建平、郑海若、黄小敏突击入股不同,牛散吴鸣霄选择长期潜伏。资料显示,最早在2011年年报中,吴鸣霄成为乐视网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之后有过卖出行为,但在2013年半年报披露以后,其持有的乐视网股票数量一直锁定在611.30万股。
值得一提的是,背景颇为神秘的郑海若高调出场,让市场大吃一惊,这位成长经历与“涌金系”魏东颇为相似的郑海若,金融业出身,年纪轻轻即开始征战金融领域,曾一度被奉为资本市场的神话。
导演“云铜炒股案”
如果不是乐视网,公众可能已经遗忘在牛市中擅长资本运作的郑海若。
资料显示,上世纪90年代,郑海若主要进行整合上市公司、到处竞购法人股等投资活动。同时,他还管理着以富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富邦系”。
不过,震惊资本市场的“云铜炒股案”后,郑海若便销声匿迹。云铜案曝光了“富邦系”空手套白狼,利用与云铜签署的虚假委托合同,从银行贴现10亿元炒股。
2006年10月26日,云铜增发股票,非公开发行A股45,800万股,发行价格为人民币9.50元/股,募集资金总额43.5亿元,主要用于组建赤峰云铜有色金属有限公司项目、新增电解产能等技改项目。
当时,富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海若表示了认购意向,然而当正式认购时,富邦却遇到资金周转问题,于是富邦与云铜高管合谋了一出内外勾结挪用公款炒股案。
先由富邦系重要成员郑汝昌出面,与云铜签贸易合同,云铜委托其购买铜精矿。郑汝昌拿着云铜开具的10亿元商业和银行承兑汇票去银行贴现,获得的现钱分别转给富邦董事长郑海若和自己炒股,留一部分给富邦用于经营活动,共用去7.6亿元,剩下的归还给云铜。说白了就是富邦借云铜的钱炒作云南铜业的股票。据报道,2009年上半年,富邦清空了在定向增发中获得的3500万股云南铜业,取得了上亿元的收益。
事情败露后,云南铜业腐败窝案70余人被查。据报道,云铜集团原董事长、总经理邹韶禄犯受贿罪被判无期徒刑;云铜原副总、云铜股份原副董事长余卫平犯受贿罪、贪污罪、挪用公款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等。
然而,牵涉其中的郑海若却便难觅踪影,外界一直传郑海若已出国。不过,2010年开始,多家上市公司的定增方案将郑海若再度推向前台。
重回定增江湖
定增无疑是郑海若最青睐的掘金场所,他的财富增长与定增密不可分,参与云南城投和中泰化学的郑海若斩获颇丰。
资料显示,“云铜炒股案”后郑海若曾出现在了新大陆、彩虹股份、歌尔生学、敦煌种业、粤水电、大东南、软控股份等股票的定向增发的认购意向名单中,落子的有以下几家。
2010年4月19日,中泰化学非公开发行股份上市公告披露,郑海若再次回到公众视线。此次郑海若豪掷8.98亿元,认购了中泰化学5500万股增发股,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2011年5月11日至7月11日期间,郑海若套现中泰化学约7亿元,持股比例有7.15%急降至2.25%。
2010年7月,新大陆定向增发情况报告书显示,富邦资管认购数量为1000万股,居此次定向增发第一位,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96%,成为新大陆第三大股东。
2011年9月,大东南公布增发结果,郑海若以26180万元认认购了2800万股,定增完成后,郑海若一举成为大东南的第二大股东。
2014年9月,软控股份非公开发行预案显示郑海若参与认购600万股份。
除了定增市场之外,郑海若也直接涉猎二级市场。他曾染指水井坊,2012年三季报显示,期末郑海若持有公司370万股,位列公司第一大流通股东;不过到2012年年报披露时,郑海若已经不见踪影。
不过,郑海若在水井坊上应该是亏损。数据显示,水井坊从三季度最高价31.7元,一路下跌,跌至2012年四季度最低价15.48元。
其2013年三季度买入的长春高新在今年一季度进行了减持套现,已退出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如今郑海若持有乐视网股份为505.04万股,持股市值超过5亿元。
时至今日,郑海若及其掌控的富邦资产的身份背景依然是个待解谜团,各种传言莫衷一是,有传闻称肖建华、郑海若、郑汝昌、刘志波手法类似且都与北大资源关系密切。(
首名通缉犯被捕 上海“大智慧”即被调查新浪博客 (记者穆清报导)5月1日,国
首名通缉犯被捕 上海“大智慧”即被调查
新浪博客
(记者穆清报导)5月1日,国内最大的证券信息软件商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当日公告称,中国证监会已对该公司立案调查。
公告披露的调查通知书进一步显示,因大智慧公司的信息披露涉嫌违反证券法律规定,根据证券法的有关规定,中国证监会已决定对其进行立案调查。
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2000年12月的上海大智慧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长虹为最大股东,2009年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它是国内最大的金融信息综合服务提供商。
中国股民一提到炒股软件,几乎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大智慧”。
此外,大智慧曾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以及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并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权。同时该公司还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银联等增值业务通道均有合作关系。
2011年,大智慧公司以89倍市盈率成功登陆A股市场,张长虹等股东一夜之间身家倍增。随即,公司开始版图扩张,先后收购了11家公司,并由此引发亏损。为了避免连续两年的亏损,公司通过旗下收购的天津民泰贵金属的白银交易大赚一笔,但却因违规售卖和后台操控,导致众多投资者上当受骗,血本无归。当时上海证监局只是提出了“整改”要求。
也有网友发布了大智慧“罪状”,如股票软件虚假宣传、漏洞百出,出卖客户电话;吊销投资谘询资格;设置白银对赌盘,以客户亏损为目的;选择性信息披露;大彩网可以一人注册多个用户;为掩盖事实真相,雇佣水军刷屏沉贴、删帖等等。大智慧公司这些问题是否存在,迄今并不见有关部门给予回应。
大智慧董事长张长虹曾任北京万国企业服务公司上海浦东公司总经理、上海万国股市测评谘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现在还是中国证券业协会理事、上海证券同业公会副会长等。
时政评论员周晓辉结合4月底中纪委公布全球通缉名单上的百名逃犯之一的戴学民已被缉捕归案的消息认为,该消息与张长虹立案调查或有关联,值得关注他们背后的资本运作及利益链是否牵出。
戴学民曾担任财政部唯一直属投资公司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简称“中经开”)上海营业部的总经理,曾介入1995年发生的轰动中外的“327国债”违规交易事件,于2001年8月潜逃出境。
周晓辉分析,最值得关注的是,2014年8月,市场上传出大智慧启动90亿元的大手笔并购,拟吞并新三板上市公司、由新湖系掌控的湘财证券。虽然从表面看这是一场豪门婚姻的桥段,但很多业内人士却担忧“新湖系旗下又要多一家上市公司叫大智慧”。因为并购后,新湖集团持股份额将与张长虹等股东非常接近。而且,有观点认为,不是大智慧收购湘财证券,而是新湖系意欲控制大智慧。
据悉,湘财证券一直都是大股东、也是“新湖系”掌门人黄伟在运作,而他则是1995年“327国债”事件中鲜有的几个全身而退的大佬之一。黄伟在“327国债”事件中究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迄今仍是一个谜。
曾为浙江首富、今年56岁的黄伟的履历显示,他早年在瑞安一中和温州市委校任职,而靠卖眼镜赚到了第一桶金。其后,介入国债和期货市场,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并创立了浙江新湖,开始介入房地产行业。如今新湖系控制有新湖中宝、哈高科两家上市公司,控股湘财证券、新湖期货等多家金融机构、入股盛京银行、吉林银行及多家拟上市公司,是市场上与涌金系掌门人魏东齐名的资本大鳄,而当年戴学民正是后来自杀的魏东的上司。
周晓辉表示,或许,今日大智慧公司的被查,除了自身的问题和其涉及的某些业务外,很可能与湘财证券的并购案有关,与张长虹与黄伟幕后的资本运作有关,而戴学民的被捕或可以解答黄伟当年在“327”事件中的角色,而他们的背后将牵扯出怎么的黑幕,是否牵出操控上海金融市场的马仔,都令人期待。 :funk::funk::funk: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