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刀客 发表于 2014-12-21 21:59

庖丁解牛新说!-----------------境界!

本帖最后由 趋势刀客 于 2014-12-21 22:00 编辑

交易境界:

初三年,未见全牛,见皮肉杂毛

次三年,初见全牛,见胫骨结构

后三年,未见全牛,见经络关节

再三年,目中无牛,善技而藏之

终极:。。。。人市合为音律,终为养生之道也 。。。。。



--------------七年功夫!












趋势刀客 发表于 2014-12-21 22:02


目中无牛

善技而藏之,为八段之境。。。。。。

趋势刀客 发表于 2014-12-21 22:04

人市合为音律

终为养生之道,为九段境界。。。。。。。

趋势刀客 发表于 2014-12-21 22:07

本帖最后由 趋势刀客 于 2014-12-21 22:12 编辑

凡有个5年功夫以上

技术问题已经没有了可讨论和研究的价值。。。。。。。。

心灵不过关,永远都会纠缠和痴迷于技术

而这个时候

技术,就成为了实现最终目标的障碍!

lee_sy 发表于 2014-12-21 22:30

{:7_326:}{:7_326:}{:7_278:}{:7_280:}{:7_295:}:dizzy::curse::funk::loveliness:;TOUXIAO:YU::YU::#DAXIAO:#HAIXIU:#QIAOPI:#JINGYA:@:WX::YM::ZANTONG::KU:{:6_205:}

趋势刀客 发表于 2014-12-21 22:36

本帖最后由 趋势刀客 于 2014-12-21 22:38 编辑

交易过程会有很多坎

有的坎可以过得去

有的坎通过10年、20年煎熬可能过得去

而有的坎永远也过不去。。。。。。。

你可能通过某个方法获利了,但这个方法可能就成为了你的一个坎。。。。。这样的坎很多,也很迷惑人。。。。。。

趋势刀客 发表于 2014-12-21 22:42

本帖最后由 趋势刀客 于 2014-12-21 23:16 编辑

正如海带图,成为独大师的坎

短线,也将成为谢共的坎。。。长线,成为小贝的坎。。。。还有黑嘴的预测。。。。

一个个坎过去了,又会出现新的坎,我预期这是一个为道日损、不断放弃的过程。。。。因为坎都是自作的孽。。。。。。

到最后,全部清空自己。。。。回到本真。。。。。

趋势刀客 发表于 2014-12-21 22:46

本帖最后由 趋势刀客 于 2014-12-21 23:01 编辑

我仿佛看到了交易的终点。。。。。

对交易的追求,就像市场涨跌的一个轮回。。。。返璞归真。。。。。。

古人说,一个航海家,充满了向往,行前作足了充分的准备,在航行中面对风暴的海啸无数袭击几度面临死亡的危险,历经数载,却发现绕了一圈最终回到起始地。。。。。。

。。。。起始地就是终点。。。。。

这是交易的旅程。。。。。。我是这样的感觉。。。。。


lee_sy 发表于 2014-12-21 22:53

本帖最后由 lee_sy 于 2014-12-22 00:06 编辑

电影阿凡达表现了一种境界;

不光是自然的系统环境有多美,多和谐;

追求利益的群体,其装备的现代化,亦达到一种极限,其破坏力也是空前的。

在中国,只有强大的后者,前者可以被忽略了。所以,拍不出这样的电影。而且,永远也拍不出,因为从幼儿园、小学就灌输了利益的追逐、交换、互利的行为意识。

股票,其包括的意境,同样。

我有的状况是,我还能不断的有东西总结出来,为此,我窃喜;也因此,我知道,自己目前还差的远。

前途会是光明的,因为我总能看到自己的缺点,而且不放弃。

趋势刀客 发表于 2014-12-21 23:13

本帖最后由 趋势刀客 于 2014-12-21 23:23 编辑

趋势刀客 发表于 2014-12-21 22: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仿佛看到了交易的终点。。。。。

对交易的追求,就像市场涨跌的一个轮回。。。。返璞归真。。。。。。 ...
当这位航海家历尽艰辛,发现终点就是起始地的时候

他会产生那些新的想法。。。。。。至少不再有对终点的好奇和幻想。。。。。能够回味的仅仅是过程。。。。。

庆幸是这位航海家顺利回来了。。。。。还有多少航海家半路葬身鲨鱼。。。永远不知道结果。。。。。

。。。。更有前赴后继。。。。。

趋势刀客 发表于 2014-12-21 23:22

本帖最后由 趋势刀客 于 2014-12-21 23:26 编辑

为什么会前赴后继?

因为探索真理,是生命存在的意义。。。。。这是人类超越于恐龙生存的伟大之处。。。。



趋势刀客 发表于 2014-12-21 23:30

然而市场不需要这样的伟大

否则,市场就成为了数学家、核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文学家、逻辑学家、艺术家、发明家。。。。这些精英的天下。。。。。

这些人的学习领悟能力,谁能比肩?但最终牛顿败下阵来。。。。。。

驶出港湾 发表于 2014-12-22 07:52

二战中美国.苏联.英国.德国等作战理念方式是不用孙子兵法的....

驶出港湾 发表于 2014-12-22 07:53

二战中美国.苏联.英国.德国等作战理念方式是不用孙子兵法的....

驶出港湾 发表于 2014-12-22 07:54

【转】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这句话对于喜欢霍去病的人来说绝对不陌生。他出自霍去病之口,是汉武帝要教他古兵法时他的回答。
虽然他的话不无道理,并且他用屡次胜仗告诉我们他的军事观点和理论绝对正确。但是我仍然觉得他有些骄傲了,毕竟在他之前有一部伟大的军事书籍《孙子兵法》在两千年后的今天看来仍然是一部兵法杰作。而他却不屑一顾。
但是今天我偶然间看了百家讲坛关于孙子兵法的解读。我才知道原来孙子兵法是孙子写给农耕民族的兵法,所以他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驱人之兵,因为他深知对于农耕民族来说,每一次战争都是毁灭性的,因此自古中原人不好打仗。
可是对于霍去病来说,他要面对的是常年过着迁徙生活的,不侵略就无法生存的骠悍的游牧民族,所以再使用对待农耕民族的那套兵法无疑是纸上谈兵。而纸上谈兵可不单单是一个成语,他可是用几万几十万的生命换来的教训。
所以他运用自己的一套方法,长途奔袭,大迂回战术杀的匈奴措手不及,高歌“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现在孙子兵法很流行,无论是用于商场还是其他的地方,据说有外国教练在足球场上手握一本《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当然是一部杰出的军事著作,并且有着很多很深的道理,但是我们不能简单的把他套用在我们的生活中,因为这部兵书是所有战争的升华,但要用他再来覆盖所有的战争已经是不能的了。所以我们要学习的不是他用兵的方法,而是他的理念和用兵的思考。至于面对真正的“战斗”,仍然要审时度势,所以,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

驶出港湾 发表于 2014-12-22 07:55

【转】霍去病说:“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是从战术角度深入思考的结果。《孙子兵法》和《吴起兵法》之所以被称为兵家理论大作,是因为孙武和吴起是在古人记述的作战记录和上古兵法以及自己的军事实践基础上总结写成的,所以这两本书理性务实,对战争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可上古人没参加过骑兵作战,尤其是大规模骑兵作战,孙吴两人也没参加过。没参加过骑兵战、尤其是大规模骑兵战的人,很难理解机动性对战争样式的影响。 参加过步兵作战和在战略守势上作战的人,更难适应超机动性的骑兵战,李广就是明证。霍去病亲耳聆听卫青的骑兵经验,并且手下有很多匈奴人,他真正掌握了骑兵战精髓。兵法不能死读,“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孙吴兵法由于战略上的高度概括性,对骑兵作战具有指导意义,但在战术上就没法给出解释了,蒙古人西征就是例证。

驶出港湾 发表于 2014-12-22 07:56

【转】霍去病说:“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是从战术角度深入思考的结果。《孙子兵法》和《吴起兵法》之所以被称为兵家理论大作,是因为孙武和吴起是在古人记述的作战记录和上古兵法以及自己的军事实践基础上总结写成的,所以这两本书理性务实,对战争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可上古人没参加过骑兵作战,尤其是大规模骑兵作战,孙吴两人也没参加过。没参加过骑兵战、尤其是大规模骑兵战的人,很难理解机动性对战争样式的影响。 参加过步兵作战和在战略守势上作战的人,更难适应超机动性的骑兵战,李广就是明证。霍去病亲耳聆听卫青的骑兵经验,并且手下有很多匈奴人,他真正掌握了骑兵战精髓。兵法不能死读,“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孙吴兵法由于战略上的高度概括性,对骑兵作战具有指导意义,但在战术上就没法给出解释了,蒙古人西征就是例证。

驶出港湾 发表于 2014-12-22 07:57

【转】《孙子兵法》上讲“穷寇勿追”;商鞅在《商君书》说“逐敌不过五六十里”,说的是战场内追击;而战国后期白起“追必求歼”,已是战场外追击;项羽失败在没有进行战略追击,尤其是彭城之战后只派少量兵马追击。《孙子兵法》讲最好不要围城,因为那时主要兵种是车兵,车兵不适宜围城,且战争也主要是贵族之间战争。战国时大量平民进入军队,步兵取代了车兵成为主要兵种,所以有了乐羊围中山国三年的事。战争由于主要兵种的变化战争样式也发生了变化。

驶出港湾 发表于 2014-12-22 08:02

本帖最后由 驶出港湾 于 2014-12-22 08:03 编辑

新说:德国养牛是牛脖子套有电子环,只牛的任何数据都在数据库....解牛只是按一下电钮罢了...:#DAXIAO

驶出港湾 发表于 2014-12-22 08:15

实有必要参悟去病战法...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庖丁解牛新说!-----------------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