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100-100 发表于 2014-12-4 13:31

热点扩散,估值修复仍有空间

回顾这一轮行情,2010 年是以银行地产为代表的权重板块估值调整的起点,14 年以来是估值修复的过程,压制银行、地产板块估值的风险因素在改善,市场风险降低带动估值修复,并且估值修复的过程还未结束。

银行估值从 2010 年开始回落,主要原因是 2010 年之后市场担忧四万亿产生的不良贷风险,2010 年之后银行股估值一路下跌,银行股 PE从 16 回落至最低 4.7, PB 跌至 1 之下。 目前银行板块整体 TTM 市盈率为 5.6,而港股银行 TTM 市盈率为 8-9 倍, A 股银行板块估值仍相对较低。从基本面上来看,支持银行板块估值修复的理由:1)不良贷风险可控,银行资产风险降低;2)流动性改善;3)基建投资减速,地产基本面改善,银行信贷风险不会进一步恶化;4)存款保险制度推出进一步降低银行风险;5)安邦举牌民生银行,以及银行推行员工持股、银行发行优先股等事件因素驱动估值修复。

地产行业估值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2010 年以来地产板块也经历了类似的估值回落过程。2010 年为了限制地产价格快速上涨,各项限制措施出台,政策利空压制地产行业估值,地产板块 PE 从 2010 年 20 倍回落至最低 10 倍, 目前地产行业整体 PE 约 16 倍,相对于行业历史均值(17-20X)仍然较低,行业龙头万科相对于 H 股价格 12.98 仍折价 13%。地产行业基本面持续改善,政策放松,流动性改善的基础背景同样有利于地产板块估值修复过程延续。

宏观背景上支撑低估值蓝筹板块估值修复行情的背景: 1)降息只是起点,货币政策宽松趋势还会继续,流动性将不断改善,各项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措施将不断出台,其中鼓励直接融资的措施将大量出台,券商业务限制放开长期利好券商板块;2)改革催化剂不断,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京津冀、体育改革等改革预期持续升温,建议相关概念投资机会;3)短期经济风险可控,地产基本面平稳且不断改善,政府投资托底。通缩担忧目前尚无定论,观察时点为明年一二季度。

12 月份行业配置首选三个行业是金融(券商/保险/银行)、房地产、公用事业。在金融、地产板块大涨之后,市场热点有扩散的趋势,短期建议关注受益于流动性改善弹性较强板块如有色,煤炭等,主题建议关注体育板块、京津冀概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热点扩散,估值修复仍有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