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桦树林 发表于 2015-12-18 13:28

橡胶我已经多翻空了,看来还是要震荡,多空意见不统一啊。

KKLLW 发表于 2015-12-18 13:43

橡胶目前我保持中立,等它走出来。

KKLLW 发表于 2015-12-18 13:43

淀粉又卷土重来了。

gtoglt 发表于 2015-12-18 14:36

塑料已空7620,静看走势

悦余 发表于 2015-12-18 14:48

兄弟们要小心啊,现阶段商品行情偏多,中多超短空。

东和二队 发表于 2015-12-18 15:04

预计未来两三周商品偏多。

东和二队 发表于 2015-12-18 15:06

五周均线之上不看空

DFGH99 发表于 2015-12-18 15:08

东和二队 发表于 2015-12-18 15:04
预计未来两三周商品偏多。

赞同。

东和二队 发表于 2015-12-18 15:10

万科可能启动毒丸策略:DAXIAO

longlongw 发表于 2015-12-18 15:14

东和二队 发表于 2015-12-18 15:10
万科可能启动毒丸策略

队长什么是毒丸策略?我也不太关心股票,不懂行。

东和二队 发表于 2015-12-18 15:21

longlongw 发表于 2015-12-18 15:14
队长什么是毒丸策略?我也不太关心股票,不懂行。

百度···

东和二队 发表于 2015-12-18 15:23

在所有反收购案例中,毒丸(poisonpill)长期以来就是理想武器。毒丸计划是美国著名的并购律师马丁·利普顿(MartinLipton)1982年发明的,正式名称为“股权摊薄反收购措施”,最初的形式很简单,就是目标公司向普通股股东发行优先股,一旦公司被收购,股东持有的优先股就可以转换为一定数额的收购方股票。

在最常见的形式中,一旦未经认可的一方收购了目标公司一大笔股份(一般是10%至20%的股份)时,毒丸计划就会启动,导致新股充斥市场。一旦毒丸计划被触发,其他所有的股东都有机会以低价买进新股。这样就大大地稀释了收购方的股权,继而使收购变得代价高昂,从而达到抵制收购的目的。美国有超过2000家公司拥有这种工具。

“毒丸”计划一般分为“弹出”计划和“弹入”计划。“弹出”计划通常指履行购股权,购买优先股。譬如,以100元购买的优先股可以转换成目标公司200元的股票。“弹出”计划最初的影响是提高股东在收购中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如果目标公司的股价为50元,那么股东就不会接受所有低于150元的收购要约。因为150元是股东可以从购股权中得到的溢价,它等于50元的股价加上200元的股票减去100元的购股成本。这时,股东可以获得的最低股票溢价是200%。

在“弹入”计划中,目标公司以很高的溢价购回其发行的购股权,通常溢价高达100%,就是说,100元的优先股以200元的价格被购回。而敌意收购者或触发这一事件的大股东则不在回购之列。这样就稀释了收购者在目标公司的权益。“弹入”计划经常被包括在一个有效的“弹出”计划中。“毒丸”计划在美国是经过1985年德拉瓦斯切斯利(DelawanceChancery)法院的判决才被合法化的,由于它不需要股东的直接批准就可以实施,故在八十年代后期被广泛采用。

板间房 发表于 2015-12-18 15:24

东和二队 发表于 2015-12-18 15:04
预计未来两三周商品偏多。

谢谢队长。

板间房 发表于 2015-12-18 15:24

longlongw 发表于 2015-12-18 15:14
队长什么是毒丸策略?我也不太关心股票,不懂行。

有毒 :funk

longlongw 发表于 2015-12-18 15:27

东和二队 发表于 2015-12-18 15:23
在所有反收购案例中,毒丸(poisonpill)长期以来就是理想武器。毒丸计划是美国著名的并购律师马丁·利普顿 ...

多谢队长!

KKLLW 发表于 2015-12-18 15:41

东和二队 发表于 2015-12-18 15:06
五周均线之上不看空
我也看商品行情可以多一段时间。

凝凝 发表于 2015-12-18 15:46

东和二队 发表于 2015-12-18 15:23
在所有反收购案例中,毒丸(poisonpill)长期以来就是理想武器。毒丸计划是美国著名的并购律师马丁·利普顿 ...

虽然叫毒丸还是不够毒,未来各种金融武器会更毒。熔断机制也挡不住。

CTV528 发表于 2015-12-18 16:00

东和二队 发表于 2015-12-18 15:06
五周均线之上不看空

好吧,就轻仓多品种多一下。

CTV528 发表于 2015-12-18 16:00

东和二队 发表于 2015-12-18 15:10
万科可能启动毒丸策略

可能还有更毒的在后面 :CHUHAN

gtoglt 发表于 2015-12-18 16:02

东和二队 发表于 2015-12-18 15:23
在所有反收购案例中,毒丸(poisonpill)长期以来就是理想武器。毒丸计划是美国著名的并购律师马丁·利普顿 ...

队长,宝能系以前也举牌过几个大公司,最后都是赚钱走人,我想这次也不会例外。现在A股不少优质大公司被保险公司举牌,应该都不是为控股而去,一方面为注册制铺路,稳定局面,告诉大家最稳得险资都进来了,大家不要慌,这是政治任务。另一方面这几个公司分红也的确丰厚,而且保险公司在举牌之前都已经打好底仓,公告举牌只是让大家来抬轿而已,经济上也不吃亏。为了控股权闹得凶的,我知道有个新华百货,大股东最后采取的就是定向增发,稀释了野蛮人的股份,不过这出戏目前还在继续,还没完。
页: 688 689 690 691 692 693 694 695 696 697 [698] 699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查看完整版本: 多品种策略下的趋势与结构(期货交易新里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