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xingjw 于 2014-10-30 13:38 编辑
主宰=时空 发表于 2014-10-30 13: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很多人,毕生在寻找江恩的圣杯,包括本人在内,追求完美,追求一劳永逸,这是人性使然。我读江恩的体会, ...
江恩说的圣杯在市场中的确存在,他仅仅是把组成圣杯的各个部分拆散到著作的各个角落里了。因为江恩知道每个人都必须遵守付出和回报相互匹配的法则:
”你有多少付出就一定会有多少回报,且只有这么多的回报。如果你想得到更多,那就必须付出更多。如果你有梦想并愿意为此付出日复一日的努力,你就会明白,成功是多么的不容易,这其中会遭遇多少坎坷、压力。而绝对不是可以轻轻松松就能赚钱。如果你意志坚定的去做一件事,去寻找人生的方向,你就会成功。“
主宰=时空 发表于 2014-10-30 13: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业精于勤荒于嬉,没有严谨细致的态度来学习和研究江恩体系,无异于戏耍和娱乐而已。另外,还有一点,由于 ...
哎,英文为母语的老外,也是搞不懂江恩的。从前雅虎有很多gann's groups,世界各地的人在里面讨论,里面也是思维混乱。玩什么东西要有底韵,文化传承和知识的结构和层次到什么地步,就能玩到什么地步。
所以我搞不懂江恩,一点不捉急。反正江大师与我无缘!
用它的历史结构推导出的(理)
能反应出未来的关系(形)
转载一段:
形数的定然与或然属性
一、横竖之变
一个木杆,横放在平坦的地面上,它一定会保持静止的状态不动,我们称为定然。一个木杆竖立在地面上,只有唯一与地面垂直的状态时才有可能立得住,稍微差有分毫,则会倒下变成横在地面上的 木杆。所以对竖而言,除了一个极点上的定然之外,其它情况都是或然。所以,中国古代以一为定,以|为或。称为横定而竖或。故在数字中,十,所表达的含意则应该是一个定、或变化的转折点。| 表示数字1-9的或然之变,一表示十进位数字的诞生。|表示个位数字或然之变的轮回又要开始。
立起一个木杆是一个或然过程。不可能一次就立得稳定,需要多次的校正过程。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竖立是不能成功的,不能成功的竖立,必然产生一个竖杆倒下,由竖变横的过程。我们把这个过 程,称为竖横之变。
竖横之变,是大家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因为它只是一个横平竖直的简单定义问题。所以,可以用这个最简单的情景模拟问题来研究属性数学中的属性变化关系。中国古代的勾股定理,方圆论、日冕学 ……都是产生于此。也就是说,中国属性数学的起始研究,则应该是起源于横竖之变与竖横之变的属性关联关系研究。因为横竖变化是最简单的形理变化,依据数理产生于形理的原则。结绳之法的起 源应该就是产生于横竖形理的研究。
横竖的属性概念。通常是这样定义的:上下方向上的线称为竖,水平方向上的线称为横;那么,同时处在水平方向上的两条线、或者同时处在上下方向上的两条线如何来再分横竖关系呢?
在水平的平面上,我们通常以左右方向的线称为横,而把前后方向上的线称为竖。这样,我们就得到一个横竖的定义原则:
上下为竖,左右为横;左右为横,前后为竖;上下为竖,前后为横。
显而易见,横竖定义三原则中,上下为竖、左右为横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定式。而前后方向的线在与上下相对的时候,就称为横,在与左右相对的时候,就称为竖。这样,前后方向就成了一个可横可竖 的特殊表达域。它的横竖属性确定,就必需要依靠另外一个属性定义的存在。
在人类感悟的范畴中,上下、前后、左右,与大自然的天上、地下,东西南北,是变与不变的两个方位体系。通常用经典数学中的三维概念来表达方位的属性变化。当代称之谓三维空间。也就是说在 三维空间中,上下、东西、南北,都是可以通过具体的定义作出准确性的描述。并且构成整体化的公理性理论。而人类感悟范畴中的上下、前后、左右则与大自然的三维空间具有随机变化的不准确确 定性。如果我们定义眼睛直视的方向为前,那么,前的定义可以是大自然中上下、东西南北任何方向。那么,人类的感悟系统与大自然的方位系统如何作到整体对应呢?前面的文章中,关于这个问题 ,我们已经详细的讲过了,这里就不再重复论述了。今天我们要讲的内容是定然与或然的空间认识论。
定然与或然空间认识理论,是属性数学通过向、相、象数理的连续链接的连贯性,用思维的二相性来研究三维空间的理论。它揭示的内容不是客观存在的公理,而是一个人类思维二相性如何与客观存 在的三维空间进行认知链接的过程。用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用人类思维的二相性逻辑如何与大自然的三维逻辑及更多维逻辑沟通的问题,如何用二相性逻辑来表达与说明三维逻辑与更多维逻辑关系 的结构问题。
所以,它研究的数理范畴,不是自然数的全部,而是应该从数字二起始的二进制数理。
二进制数理对自然数的全部可表达性,我们已经通过当代的计算机发展得到了具体的验证。但是,仅仅是对自然数的计算与对自然数的公理表达,显而易见是远远不能展示人类思维二相性的特点与规 律的。所以,计算机在模拟人类思维与人类思维判断问题上则显得很低下。其根本原因我在前面的文章中也多次讲过,就是它缺少向、相、象的数理连续链接。
如果说向数理是可以揭示数字线性变化奥秘的理论,那么,相数理则是可以揭示人类思维二相性变化规律与奥秘的理论。也可以说,二相性数理变化规律的研究,就是研究人类思维规律的数学。而三 维空间上下、东西南北的结构与人类感悟三维的上下、前后、左右结构,则是两个不同的三维象数理的结构范畴。从这个认知层面上来说,经典数学研究的是三向数理合成三维象数理的学问,描述的 是大自然存在的公理。而属性数学则是通过向数理来研究人类思维二相性的相数理。并且应用相数理来研究人类三维思维的象数理。最终使之大自然客观存在的三维空间象数理与人类三维思维的象数 理二合而一。
显而易见,这里说的二合而一,并不是在数字范畴中的两个数字二合而一,也不是在算式与解的范畴中的算式与解的定然与或然二合而一,而是在更高一个层面上的三维主观系统、三维客观系统的二 合而一。也就是说,主观思维与客观存在的二合而一,需要三个层次的数学结构来完成。它不是简单的数字与算式层面,而是一个系统层面,是主观系统与客观系统构成的层面。是大自然的定然与人 类思维的或然二合而一。而这个层面的起点就是我们最熟悉的横竖之变。
二、横竖之变的两个层次
横竖之变,是最简单的两个形变过程。在大自然中,一竖而立,则会有无数的横产生。因为大家都学过几何学,只要一条直线竖立在一个平面上,与这条竖线相对的横,则是平面上的所有直线。而一 个平面上的直线不仅仅数量是无穷无尽的,而且向也是无穷无尽的。我们把这个结构层次称为一竖多横结构层面。
而在一个平面上,只要确定了一个横的向,那么,它当然也可以确定无数个竖的存在。但是,这些竖的向都是相同的。所以,在属性数学向、相、象数理的表达范畴中,我们可以说,平面中横向确定 后,竖向是唯一的。
竖向与横向的两个变化层次,显而易见是二维结构与三维结构之间的变化关系的一种特征。所以,我们可以用一竖多横之变来表达三维结构的横竖变化规律,用一横一竖之变来表达二维结构的横竖变 化规律。找到了二维、三维结构中的横竖结构相同与不同。
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多横与一横之变化,来描述二维结构与三维结构之间的数理关系。把几何问题,转换成数量表达的数字问题。应用数理来解析二维几何结构与三维几何结构之间的向结构关系。这 也是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几何学专门来研究形数学的原因之一。
但是,在二维与三维结构的变化过程中,除了横的数量变化之外,还有一个变化内容,就是平面上的竖在三维立体中,要相对平面中的竖变成了横。也就是说,横的数目由一变多的属性变化原因是平 面中的竖横之变。竖横之变,是属性变化的范畴。所以,用属性数学来揭示二维与三维之间的变化关联关系。则还要有说明横竖属性变化的数理内容。所以,属性数学的属性数理最最关键需要说明的 问题,就是二维层次上的一横一竖,如何变成了三维层次上的多横。为了说明这个问题,需要一个数理规律的产生,有以下三种方法:一需要有一个横竖数量具体计算的算式,直接计算出一竖等于多 横的结果;二是需要横竖转换的推理公式表达属性翻转过程中的无穷无尽性;三是用一个运动过程来表述它的属性变化规律。显而易见,第一种方法的难度是比较大的。后两种方法是比较容易的。只 要我们应用了勾股定理说明这个问题还是很容易的。
前面文章中,我们已经讲过了勾股定理的产生与应用。也讲了算式与解中的1、2、3的向性与相性。3、4、5是它们三维结构中的式数解,我们在前面文章中称为互数。在方圆论中称为勾股定理。这里 就不再重复了。这里要讲的内容,就是属性的翻转。前面已经讲过勾股的翻转过程,现在我们应用勾股的翻转过程说明横竖在两个层面上的翻转过程。尽管这里没有罗列其具体的证明过程,其道理则 是相同的。所以,就不再重复了。这里重点要讲一下横竖转换的形理属性与阴阳理论产生的相关关系问题。也就是说,中国属性数学中阴阳概念的产生,起源于形理横竖的转换变化。阳为横之变,阴 为竖之变,故阳爻与一表示,阴爻用--表示,即有一竖变多横的意思,又有前后方向上在三维空间中可横可竖表达的或然性。
由此可以看出,阴阳属性理论的具体产生,并不是产生在量、形、意、数的数理层面,同样也不是产生在式、态、形、势的算式与解的层面,而是产生在二维与三维的属性结构层面。它是一个系统变 化过程中的属性变化规律。也是属性变化的最高层次。所以,它适用于三个层面中的任意环节内容的表达。我们可以把三个层面上的内容,分别用一个字来概括:形→型→性
也就是说,自然数的最高级别的变化内容是性之阴阳变化,次之为型之阴阳变化,而形的阴阳变化则是最初始的自然之象。故形为向之数可类万物、则有万物皆数、万数皆物。故型为相之数式万物之 化,可计万物之变、可算万物之变。而性为万物之属,故性为象之数,可群分万物于始末,可类聚万物于自然。
自然方程就是形、型、性三层次多向、多相、多象的数学结构整体框架。它是自然数的整体集合,是所有算式与解的整体集合,所有属性变化规律的整体集合。它应用了横竖层面结构的原理,是横竖 多层次变化规律的囊括。
由此可以看出,形理之横竖虽然是最简单的形理,但是,由于其层面间的翻转变化规律却可以模拟向变的连续性,式变的非连续性,属性的翻转与更替轮回。也就是说,思维的二相性,虽然在三维以 上向变现象的认识过程中存在或然性。但是,通过思维的层次结构性可以达到互通与模拟。其中最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寻找阴阳互变的属性认知。以及阴阳变化过程中的三焦与七阶解析。掌握横 竖层次间的属性之阴阳变化才是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
三、横竖的定然与或然
横竖在一个平面内的构成可能有无数多个随机组合。但是,只要横向被确定,竖向只能有一个与其对应;反之,只要竖向被确定,横向也只能有一个与其对应。这与大自然中阴阳属性有无穷无尽的种 类组合一样,但是,只要你确定了一个属性的存在,那么,只能有唯一的一个相对的属性而存在。如果你确定的属性是阴性,那么肯定有一个阳性属性唯一对应它的存在,如果你确定的属性是阳性, 那么也肯定有一个阴性属性唯一对应它的存在。也就是说,你选择的事物的属性认知具有随机的或然性,但是,只要你确定了阴阳属性之一,则定然存在阴阳相对属性之二。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通 过一个事物的已知而推断其相对事物的未知。或者用相对事物的已知来推断一个事物的未知。
属性相对、相反、相通、相变的辩证关联关系,通过横竖的层面间结构变化规律所展示的内容已经不再是两个属性之间的变化关系了。它已经变成了三向的结构关系。与原来二向结构比较就复杂的多 了。如果我们说横竖在一个平面上的变化称为相对、相反、相通、相变的话。那么,三向的结构关系则进入了象的研究层面。所以,属性变化也变成了象对、象反、象通、象变的辩证关联关系。这方 面的内容,我在讲数字三的属性结构中,讲到了它是三个二之间的结构关系。同时在算式与解中也讲到了它是一个二算式一解的属性问题。想必大家还有印象。现在就到了应用这些内容的时候了。
量、形、意、数中我们讲到了数的量数、形数、意数三种结构问题。现在我们讲的是形数的结构问题,如果大家前面有的内容不清楚,可以去复习一下。
横竖的结构关系,是形数变化的基础内容。通俗来说,数字二,在形数概念中,就是横竖两个概念的组合。通常有三种情况,两个横,两个竖,或者一横一竖。与我们在前面刚刚讲过的数式概念中的 数字二的式是唯一的,有了结构上的不同。也就是说,形数二,是一个三形式结构。当然,后面我们还会讲到数字二的意数结构。请大家不要混淆了。数式、形式、意式它们表达的内容是不一样的。
首先,我们来确定一下横竖的定然与或然关联关系;
横的定然,是竖的非然,也就是大家常常说的,横就是横,竖就是竖,横不是竖,竖也不是横。是横就不能是竖,是竖就不能是横。
显而易见,两个横或者两个竖的相同属性计算,是量数范畴中的计算,它是量理与形理之中的相同。而一横一竖之间的变化与计算则属于形理范畴中的属性计算,它是量理与形量之间的不同。它存在 两个过程:一个是由横变竖;一个是由竖变横。前面的文章中已经讲了,由横变竖我们在前面文章中称为阳爻变阴爻,由竖变横我们在前面文章中称为阴爻变阳爻。显而易见,在向、相、象三级数理 结构中,它应该属于相变,即两个向的互变过程。所以,通常我们称形理所展示出来的形数内容也称为相的变数。即两个向的互变。这样,我们对相范畴的认识,就应该掌握了两种概念,一是相结构 的关联关系,二是相变化的关联关系。相结构的关联关系我们在前面文章中已经讲了很多了。这里就不再重复了。相变化的相关关联关系在前面虽然也讲过,但是,我们并没有用定然与或然的辩证关 系来认识。今天我们要用定然、非然、或然来认识一下横竖的变化关系。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什么是或然。
或然是存在于定然与非然之间的一种变化状态。其实,我们在前面文章中已经讲的不少了。如在讲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中,我们就讲过肯定肯不定,否定否不定的问题。但是,它是意数范畴中的事 ,对于形数来说,则是一个横定而竖不定,竖定而横不定的问题。本文开头就讲了这个内容,以上下、左右、前后的横竖定位来说,以左右为横,则存在上下为竖,前后为竖两种选择。上下为竖,又 存在左右为横、前后为横的两种选择。也就是说,或然是一因确定之后,两个结果的随机选择性。这种因果关系的不可确定的选择性,我们称为或然。
显而易见,横竖的或然变化关系产生在三维的空间问题中,在中国的属性数学中称为体问题。也可以说是三道横竖构成的数学问题。远古时候称为道,实道为横称阳爻,虚道为竖称阴爻。研究其形结 构的科学称为道学,故古代对形数数理也称为道数或者道理。而研究其形变化关系的科学被称为爻学。于是形数产生了两个研究分枝,一个是道学,一个是爻学。道学是形数、形理构成的数学;爻学 是卦形、卦理构成的卦学。初始的道数与道理、爻数与爻理是浑然一体的。分别表达动与静、变与止之间的数理内容。我们从伏羲八卦的数理内容中可见一斑。但是,自易经神文化独霸中国八百年历 史之后,爻学则成为一种信仰、变成了一种天子文化。三焦、七阶理论的失传,五行、九宫理论除了在中医玄学中局限流传的荒废中使中国属性数学中的道数、道理、爻数、爻理的数学理论体系也随 之遗失。春秋时,老子重新着道德经而言道,汉后兴起的九宫玄学虽然进行了补救,但是,都因为缺少数理的具体说明而同样与易经一样,走向了宗教式的信仰传播形式。
四、横竖的三级结构性
在中国古老的数字系统中,形数是一个层次的概念。一横一竖为十,我们称它为一级初始的横竖定然结构。而一横与一个未知横竖所形成的空白面,我们称为百,它是一个未确定横竖内容的或然结构 。而千则是三个横竖关系都得到确定的一个更高层次上的定然结构,但是,千是十的非定然,即由横变成了竖。也就是说,十是一个平面上的横竖定然,百是一个平面上的横竖不定然,千是两个层面 上的定然,但是产生的结果则是横竖变化的非定然。
横竖的变化是一个维度数目的变化关联关系。横竖结构是一个典型的二维结构形式,所以,十表示二维,百、千表达的是三维或然与三维定然。这就是说,二维定然与三维定然之间,存在一个三维或 然的变化过程。因为这个数学问题产生于大自然中上下、东南西北的方位辩证关系与人类认识自然方位的上下、左右、前后两个系统之间的定然与或然,所以,在属性数学中,我们通常称其为数位。 表达的内容是一种方向、方位的结构变化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横竖的变化规律是定然与或然,由或然再变化为定然,而三维定然与二维定然之间,则是一种二维定然与非二维定然的相反属性变化过 程。也就是说二维至三维的属性变化过程,是一个相反属性的变化过程。所以,十、百、千在自然数中作为量数,它应该具有连续的后继性,但是,作为形数,它则具有独特的相关联属性。形关联属 性的产生来自二向与三向的互构组合。前面的文章中已经多次讲到了三是由三个二构成的内容,但是,因为涉及到形数的形理,所以,没有过多的解释,这里顺便详细的讲一下,为什么三是由三个二 构成的问题。
三是三个二构成的原理,产生于二向与三向的互构组合。二向生相,一相二向。三向生象,一象三向。然,三向之合可成三相,故一象也谓三相。
远古的时候,把没有准确横竖属性关联关系的线称为道,故一道之线,可横可竖,但是,只要横一定,竖也可以确定。故横一出,横竖之合也可以出:为+,则为道生一,一生二。这里需要强调一点 ,就是三,必须是二所生,并非一所生。故二生三者,实为三中有三个二之解也。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量数与形数的不同性质。量数是一所生。形数二所生。所以,万物之形数并非是N个一的合序列,而是N(N-1)。由此可以看出,形数的数字排序虽然与量数相同。但是,它的 结构却与量数不同。它的结构是二由两个一构成、三由三个二构成,四由四个三构成,五由五个四构成,六由六个五构成,……依此类推,无穷无尽。
显而易见,形数起始于道,道为无向属性之线,横竖为有确定属性关联关系之道。一之与道不同,是因为有向也,而道之与一不同也是因为无向也。故道与一之间的数字关系是有无之间的关系。道生 一,并非真生,只是产生向的属性也。道与一、二、三之论,其实就是无向,有向、有相、有象三级属性变化的规律也。
所以,老子所讲的数理,是形数的数理。并不是自然数中的量数数理。万物皆有形,故形数可形万物之形的变化。所以,才有万物皆数之说,而万物之象又皆可形数之。故万数皆物也。万物皆数是形 的数理,万数皆物是数的物理。故象理可演绎物理。实为形数之学也。
属性数学中的横竖之学,与经典数学中的维空间学说虽然在一、二、三维空间的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是,三以上维空间的表述上,则出现了明显的属性变化不同。因为经典数学中的维使用的是向定 义维,而数字结构关系是量数。而属性数学中的横竖虽然也是向,但是,它们之间存在一个一与多的问题。经典数学是三向一向定义的三维空间,而属性数学则是无数多的横向、竖向结构的相。所以 ,经典数学的维概念是两个正交的直线,而属性数学所确定的相属性则是一个面。只不过面上所有的线都规规矩矩的按着横竖秩序排列而已。所以,属性数学中的向、相、象关联关系是线、面、体的 结构状态。它不是因为横竖的存在而存在。只是由无序进入有序的一种状态而已。所以,属性数学可以认为面上有无数个道。横七竖八无序而混沌。确定一横之后,所有的道都变化成了规规矩矩的横 竖结构形式。产生了横竖属性。是由原来的无属性之道而变成了横向与竖向。我们把这种认识过程,称为道生一。而经典数学则不同,二维面的属性产生,决定于两个维向的产生。没有维向的结构, 就没有二维定义面。其面的属性虽然相同,认识的角度与方法则存在根本的区别。尤其对于三维以上空间的结构,越高维空间的认识,两个数学体系之间差别越大。爱因斯坦试图在三维空间上加一个 时间轴的设想,百余年没有人能完成。更高维空间的结构表述遇到了几何学上的障碍。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单向维概念与量数数理的基础数论。而属性数学则可以通过形数数理与自然方程,轻松的表达 多维空间的结构,直至无限维的时空。
在这个认识层面上,我们可以说,形数理通过自然方程表达的范畴就是多维时空的结构。就是自然数的全息属性空间。
今天半路点成方 在2406点
黄金连续 发表于 2014-10-30 17: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哎,英文为母语的老外,也是搞不懂江恩的。从前雅虎有很多gann's groups,世界各地的人在里面讨论,里面也 ...
哎,英文为母语的老外,也是搞不懂江恩的。从前雅虎有很多gann's groups,世界各地的人在里面讨论,里面也是思维混乱。
这话对,不要迷信学习江恩理论必须懂英语。
“不懂江恩,一点不捉急”慢慢来不要着急。
主宰维星 发表于 2014-10-31 09: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转载一段:
形数的定然与或然属性
;TOUXIAO
本帖最后由 主宰维星 于 2014-11-2 12:30 编辑
xingjw 发表于 2014-10-30 13: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江恩说的圣杯在市场中的确存在,他仅仅是把组成圣杯的各个部分拆散到著作的各个角落里了。因为江恩知道每 ...
注意11月上旬2579点
本帖最后由 tungcc 于 2014-11-3 09:44 编辑
主宰维星 发表于 2014-10-31 09: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转载一段:
形数的定然与或然属性
看到这篇东西.....明显看得出你知识很少,明显是不看书的人,用以讹传讹的常识堆砌,不要喷我哦 :#DAXIAO
tungcc 发表于 2014-11-2 22: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很到这篇东西.....明显看得出你知识很少,明显是不看书的人,用以讹传讹的常识堆砌,不要喷我哦
你除了是一个评论家的角色剩下来就是一个唯心的抱脚货连字都写不全 还不要别人喷你你是"圣人"装象去吧
主宰维星 发表于 2014-11-2 23: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除了是一个评论家的角色剩下来就是一个唯心的抱脚货连字都写不全 还不要别人喷你你是"圣人"装象 ...
还真果然喷了#*18*#
本帖最后由 主宰维星 于 2014-11-3 09:27 编辑
tungcc 发表于 2014-11-2 23: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还真果然喷了
“你说学江恩理论的人多了江恩理论就失效在香港操作就失误过"-------这个问题反映出你的思维有病态一天说话神兮兮的还说什么自然法则什么上帝告诉你事实是回头是岸不要认为你学江恩理论就是名牌大学毕业就是北大毕业的有人做高官有人去卖肉
挂一个认证会员就可以指点江山你认为你在这个论坛很高尚那就回到你的高官府去吧培养你的高级人才去这里是下三滥地方没有你的市场你说的跟你没说是一样的
本帖最后由 tungcc 于 2014-11-3 09:42 编辑
主宰维星 发表于 2014-11-3 09: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说学江恩理论的人多了江恩理论就失效在香港操作就失误过"-------这个问题反映出你的思维有病态 ...
你把我几个月前的想法都翻出来了.真会翻啊;TOUXIAO
老子: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象:就是现象.任何事物都是要呈现出现象的.
数:就是事物呈现出现象的数学表征(包括:数量、质量、特征、尺寸等等).
理:道理、原理、规律.为什么会呈现这些现象呢。这些数的逻辑关系是什么呢.为什么会呈现这种关系,而不是那种关系呢.
我思维有病态,又说些神经兮兮的了.{:2_26:}
你把你的精华收起来好好伺候你的上帝这里是泥潭“你懂的。。。。。。”
本帖最后由 tungcc 于 2014-11-3 10:36 编辑
主宰维星 发表于 2014-11-3 10: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把你的精华收起来好好伺候你的上帝这里是泥潭“你懂的。。。。。。”
我投降了,我回我的岸吧..8888888888888
今天的点位要注意 2436 1849的496天2436-2146=290点 具备一些条件继续观察为主
主宰维星 发表于 2014-11-3 15: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今天的点位要注意 2436 1849的496天2436-2146=290点 具备一些条件继续观察为主
1849的500天和2270之后的421天,有什么说法么?
xingjw 发表于 2014-11-3 16: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849的500天和2270之后的421天,有什么说法么?
单时间联系是没有意义的时间与价格是联动才是重要的你的起点取2270的421天 而不是1849的421天意义不同应该明确2270以后了发生什么?
2270与2279是什么关系呢需要思考
日历日496天 交易日33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