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雪000 发表于 2014-9-25 11:02

9月汇丰PMI数据评论:外需波动掩盖内需疲弱加剧



事件:汇丰公布9 月PMI50.5%(前值50.2%),其中产出51.8%(前值51.8%)

基本结论:

9 月汇丰PMI 小幅回升0.3 个百分点至50.5%,总指数似乎好于预期(滑落至50),结构上看,订单大幅回升、产出维持;价格与就业下滑,似乎共同形成了产出可以继续扩张、价格与就业压力提供条件(从而期待政策刺激)的经济现状基础。但事实可能完全并非如此,本次汇丰数据质量一般,体现旺季不旺可能更加合理;从其数据内涵与背后逻辑出发,将有价值部分、扰动部分予以分析:

1、价格与就业大幅加速下滑,反映需求向下调整的持续性及加速。一方面显示通缩加剧,8、9 月“价格”旺季中累计变动与单月变动之幅度均为几年来首现。二是就业加速下行调整,且近期持续向下。上述情况一是反映了结构调整背景下,需求疲弱至加速下滑的现状,二是也反映整体存量产出偏高的不可持续因素。

2、外需波动掩盖内需疲弱加剧之实。其中,外需订单单月回升与绝对水平突兀,带动指数回升,从其自身情况看,联合过去数月数据似乎共同意指近来海关出口数据偏高、未来回升的方向。

但其一,从结构上分析向圣诞劳动密集型企业:美国8 月零售数据较好更多受石油价格下滑短期刺激所致,并且汽车与建材消费环比增幅最大;同时美国8月工业环比负增长,新屋开工回调,因此从结构上看最有可能为圣诞季之劳动密集型订单。从总量上观察,过去比较真实的贸易指标(港口吞吐量、出口交货值、可比领国等)均显示低于海关口径。因此未来出口趋势可能是总量下滑、依靠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维持。

其二,内需订单疲弱可能加剧。整体新订单上升大幅弱于外需订单(仅为1/2),因此内需订单是否回升需要考虑,同时考虑到前文一所述, 价格大幅下滑、采购仅仅微增;则更加表明,内需疲弱加剧之实。

3、未来中采PMI 对季节性的调整幅度未知。因9 月总指数回升具有强烈的季节性,产出、采购、订单均为绝对强回升规律。同时价格与就业应当走弱,价格与高频追踪吻合,显示通缩加剧、采购不强;而就业甚至具备一些季节性,例如临近假日,临时用工的休闲要求增加。因此,产出、采购、原材料库存应当大幅弱于季节性,体现旺季不旺;而合计挤压订单,需求则当大幅弱于汇丰体现。但由于其季节调整并不充分,趋势的变化应当大幅下降,而公布的水平则有可能小幅波动。

4、如何看待9 月PMI、工业等的小幅回升?8 月虽然太低,但指明趋势。短期回升是波动而非趋势。相对8 月而言,9 月拥有环比低基数、同比高基数的技术,同时拥有绝对旺季的时点惯性,从而产生波动。一方面从但趋势而言,未来两三个季度中,工业增速从8 以下、过渡至6 区间并不漫长,从而服务业的下降也成为必然。而从微观上看,近期违约崩塌事件增多,也具有其规律性。(这些命题留待我们四季报探讨),另一方面,3 季度的增长水平下滑、而7 月、9 月高于8 月,从而未来逐季度下滑的空间与趋势更加确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9月汇丰PMI数据评论:外需波动掩盖内需疲弱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