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行业:表外业务将迎来大发展,混业时代渐行渐近
本周观点基本面看1)投资放缓将加深银行惜贷情绪。8 月经济数据全面回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下行,7、8 两月贷款增速放缓对于投资的影响已经有所体现。如果没有更多的刺激政策出台,投资增速仍将放缓,不良上升同时将加深银行惜贷情绪,从而形成负面循环进一步影响信贷供给。房地产新开工面积环比跌幅虽然收窄2.3 个百分点,但销售数据跌幅扩大意味着库存上行和调整延长,均不利于个人按揭及开发贷款的投放。
2)经济与通胀齐落,降息预期增强。无论是工增的骤降还是投资放缓,经济的下行压力已经显着增大,而8 月CPI 及PPI 均有下滑,我们认为随着对银行负债进行管理,降低社会融资成本重要性将有所提升,为降息提供了更多的可操作性,我们预计四季度定向宽松,特别是降息的概率将明显上升。
政策面看 1)加强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将遏制负债成本上升,表外理财趋势得到巩固。周末三部委联合发文管理银行存款偏离度。我们认为这一通知将有三点影响:1.遏制负债成本提升。同业存款季末的重要性大幅下降,高收益率难以维系。2.分支行员工揽储压力提升,成本收入比可能进一步下行。基于日均存款的计算方法,《通知》出台后分支行员工的揽储压力将有所提升并拉长期限,基于存款激励难度的提升或将提高银行资金运用效率并拉低成本收入比。3.表外理财趋势得到巩固。随着存款压力上升,非标转标以及直融市场的发展,未来银行以财富管理为核心的表外理财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银行内部体制及利润中心或将按照混合经营的方向重新划分。
2)127 号文细则出台,符合预期,推升表外业务发展。媒体报道银监会下发非标风险分类制度,要求各家商业银行的非标资产中应收款类资产视为一般类贷款并逐笔还原基础资产,要求商业银行将此与贷款合并,计算新的拨备覆盖率和拨贷比。作为127 号文的细则,穿透还原资产符合预期,银行自主决定计提标准的行为恐难以持续。与存款偏离管理相结合来看,表外理财对接资产,银行赚取中间业务收入或将是未来发展趋势。投资建议:经济数据下滑推升降息预期,银行惜贷情绪环比或有改善。周末存款+非标债券监管出台,将推升银行表外业务发展,逐步摆脱依赖规模扩张的重资本盈利模式,混业经营愈来愈近。我们仍然看好当前估值的三方面提升:1.降息对投资价值的提升。2.沪港通对于A 股银行估值折价的提升。3.国企改革对于内生性增长及盈利能力的提升。个股维持推荐北京、平安、民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