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中国反垄断调查不存在选择性执法问题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11日举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吹风会,会上发布了中国反垄断执法清单。截至目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查处企业及行业协会组织共计335家,其中外资企业33家,约占其查处企业总数的10%。此外,工商部门立案查处外资企业的案件2件,分别为微软公司涉嫌垄断案和利乐公司涉嫌垄断案,仅占其案件总数的5%;其他案件37件,案件当事人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公司制企业和行业协会等,占其案件总数的95%。商务部审结的875件经营者集中案件中,按照经营者注册地统计,涉及境内企业的占45%,完全由境外企业参与的占55%。
许昆林说,反垄断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而不是保护民族企业。中国反垄断调查是"消费者选择","消费者举报哪个,我们就查哪个,不存在选择性执法"。
解读:随着反垄断调查的不断深入,垄断问题最为严重的汽车及零部件以及软件行业将迎来变局,中期而言将给上述两大领域的本土厂商提供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随着汽车流通领域的反垄断持续深入,国家未来有望进一步修订《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从而打破汽车流通领域的垄断格局,提升市场运作效率。而随着市场资源配置优化,国产大型经销商将有望受益。作为全球最大的电脑软件提供商,微软的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在各主要市场的占有率均遥遥领先。也正是因为过高的市场占有率,微软一直以来就未摆脱过各国的反垄断调查。 不管微软此次被调查的结果如何,都会给国产软件带来一次机遇,反垄断调查的开展,将鼓励国内企业做大做强,国产软件开发企业有望受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