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的牛仔 发表于 2014-9-13 11:12

请继续    。

szygdx 发表于 2014-9-13 11:17

原计划的回补是:
1、向上突破时机,回补。
2、向下突破时机,回补。

均线不是逻辑上的操作时机

如今,价格在这2个突破之间震荡,
按最初设计,应该按兵不动。

不过,我还是想知道别人是怎么处理这种情况的。

szygdx 发表于 2014-9-13 11:23

本帖最后由 szygdx 于 2014-9-13 11:24 编辑

我交易的标的是300ETF和创业板ETF
目前满仓创业板ETF


我是单一标的
必须考虑回补的问题。
不能吃一段就走了。

牛年的牛仔 发表于 2014-9-13 11:30

szygdx 发表于 2014-9-13 11: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交易的标的是300ETF和创业板ETF
目前满仓创业板ETF



这也是我一个做期货的朋友一直考虑的问题,就那几个合约不可能吃一口就走,必须考虑

牛年的牛仔 发表于 2014-9-14 15:25

       我想起一件事,今年清明前,3月28日,我和一个同事去苏州南门茶城买茶叶,恰逢明前碧螺上市,且由于风声紧,碧螺春的价格较去年大幅下跌,已进入咱们普通百姓可消费的价格区间了,于是准备搞一点尝尝新。
       介绍一下我同事,是一位无不知百行通的角色,那种多知多懂的神人,聊天的主导者。是时,待茶老板从冷柜中拿出新茶,我问该君:“你对茶怎么样?”马上我就意识到,这句问话是多余的,因为回答必定是肯定且非常肯定的。
       果不其然遭到了对方的鄙视。遂让店家沏上一杯,先观其形色,再嗅其香味,随之小啄一口细品,一切都似模似样,良久,该君道出一句惊天地泣鬼神的茶评:“这茶是3月23日上午摘的。”

河南杨 发表于 2014-9-14 15:27

我就认定一点,如果他的技术能够支持他自己去市场中赚大钱,那些讲师不会有时间去讲课赚培训费;如果他的技术能够支持他自己去市场中赚大钱,那些作者不会出书透露他的秘籍;如果他凭着技术已经在市场中赚到大钱,他不会跟我一样还在这里混论坛。

小贝经 发表于 2014-9-14 15:33

河南杨 发表于 2014-9-14 15: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就认定一点,如果他的技术能够支持他自己去市场中赚大钱,那些讲师不会有时间去讲课赚培训费;如果他的技 ...

一点也没错,反正我就是-------------------

没有发达起来,真是耻辱啊

小贝经 发表于 2014-9-14 15:36

不过,没有论坛,也没有我的成长。是我应该感激论坛一干朋友给我的启发和帮助---------------------------

牛年的牛仔 发表于 2014-9-14 15:37

类似的轶事很多,上周四,我俩到上海宝山的一个贸易公司办点事,中午在会客室小坐,当然,聊天依旧是由他主导。碰巧对方接待的也是一位善谈者,兴致大发之际,该君突然站起身了,闭口不言,环顾四周良久,以绝对权威语气言道:“北墙角的发财树与南墙角的绿萝换一下,东面窗户旁的饮水机换到门后面,快,别问为什么!”
对方不是糊涂人,一边面带客客气气的崇敬,一边应付道:“好好好,下午一上班,我就让阿姨换位”,于是我俩告辞,临出门时我看了一眼门后的位置,连电源插座都没有。

小贝经 发表于 2014-9-14 15:43

牛年的牛仔 发表于 2014-9-14 15: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类似的轶事很多,上周四,我俩到上海宝山的一个贸易公司办点事,中午在会客室小坐,当然,聊天依旧是由他主 ...

你为什么跟这样的人做朋友#*31*#

牛年的牛仔 发表于 2014-9-14 15:49

小贝经 发表于 2014-9-14 15:43
你为什么跟这样的人做朋友

这种人就不能做朋友么?
而且你粗心,是同事呀。

牛年的牛仔 发表于 2014-9-14 16:07

河南杨 发表于 2014-9-14 15: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就认定一点,如果他的技术能够支持他自己去市场中赚大钱,那些讲师不会有时间去讲课赚培训费;如果他的技 ...

这话怎么听着眼熟,看着耳熟呢?:#QIAOPI

牛年的牛仔 发表于 2014-9-14 16:19

从3、4年前,这位仁兄开始去转观前街玉器市场,由于喜欢聊天,跟商家学了一嘴的术语名词,什么山料、籽料、结构、色度等等,近2、3年来,理所当然的又成了大厦里小有名气的一位玉石“行家”,自称尤善鉴品和田玉。
出于经济因素,他自己一块玉也没有。

小贝经 发表于 2014-9-14 16:39

牛年的牛仔 发表于 2014-9-14 16: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从3、4年前,这位仁兄开始去转观前街玉器市场,由于喜欢聊天,跟商家学了一嘴的术语名词,什么山料、籽料、 ...

背后说人家的是非,不好吧,这样朋友也做不久。

我要是有这样的朋友,就会包容他的缺点。只要我自己有原则就行了。。。#*22*#

牛年的牛仔 发表于 2014-9-14 17:03

本帖最后由 牛年的牛仔 于 2014-9-14 17:18 编辑

后来我总结了一下,这位老哥,不在于喝茶,不在于风水,也不在于品玉,只是为了凑足聊天的谈资,它的真正爱好是聊天,他涉及各领域的深度,以可以支撑起一个时间段的闲谈为标准,绝对没有兴趣再行深入的研究。可是也有很多人认为他是品茶高手,风水大师,鉴玉行家,原因何在?我回忆起与之共事十来年的过程,最早该君也没什么特别,当然依旧是爱聊天爱热闹,可能是十几年前年龄尚轻,在一些问题上不敢大胆的发表看法。后来情况逐渐有所改变,因为在一些大家都无法确定的未知的知识领域出现的事物,摆在所有人面前时,他应该发现了一种规律,那就是如果有人敢于以不容置疑的姿态做出某种定论,基本上其他人都会服从这个结论,心理上会默认他为该领域的权威。例如,前面提到的碧螺春事件,对于茶的生产日期到底是哪一天的结论其实是不重要的,也是无解或者是无法考证的,所以没有哪一个无聊的人会反驳他,理智的人只会一笑了之,而绝大多数人只会记得他处理这个问题时,毋庸置疑的专业态度,因而,“专家”两个字就逐渐的深植人心了。类似的事例经常发生之后,连他自己也渐渐会相信,自己确实是某些方面的专家,这就是自我催眠。进而,近一段时间,就会时常发生碧螺春事件、看风水事件这样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小龙哥哥 发表于 2014-9-14 17:09

牛年的牛仔 发表于 2014-9-14 17:03
后来我总结了一下,这位老哥,不在于喝茶,不在于风水,也不在于品玉,只是为了凑足聊天的谈资,它的真正爱 ...

不是技术胜技术.真的好

牛年的牛仔 发表于 2014-9-14 17:13

小贝经 发表于 2014-9-14 16: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背后说人家的是非,不好吧,这样朋友也做不久。

我要是有这样的朋友,就会包容他的缺点。只要我自己有 ...

批评的是,所以我不提姓名,而且,上周四我已经当面和他聊过,就是从宝山回来的路上,我说你不要这样神经兮兮的行不行,你都快走火入魔了,真拿自己当风水大师了么?你家里连《西游记》都没有,更不要提《易经》了,我敢断定,刚才接待咱们的经理,这会儿一定在骂你神经病。

然后我就把上面一段话对他的分析,一路上讲给他听,一开始他不服,后来也不说话了。周一见面看他怎么样

河南杨 发表于 2014-9-14 17:16

自我催眠吗?他有、我也有!

小贝经 发表于 2014-9-14 17:22

牛年的牛仔 发表于 2014-9-14 17: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批评的是,所以我不提姓名,而且,上周四我已经当面和他聊过,就是从宝山回来的路上,我说你不要这样神经 ...

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立足的根,就像刀客,就像我。。。

只要没有伤害别人,其实问题都不大的-------------------

牛年的牛仔 发表于 2014-9-14 17:22

第一、是我同事,很好的同事,还不算朋友。
第二、我当面也会这样跟他讲,而且已经讲过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查看完整版本: 技术只是一种“安慰剂”,后附自用简单阴线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