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书而眠 发表于 2014-8-29 16:59

疯狂、惊恐和崩溃:金融危机史【PDF】




内容简介

有一个同事曾经提议以一个数学模型来装点《疯狂、惊恐和崩溃:金融危机史(第5版)》。这可能对某些读者有用,但对我而言,用处不大。核心问题是投机究竟是市场稳定因素还是不稳定因素——换句话说,市场是否总是理性的。我们要强调的更为基本的一点是,在任何时候,要正确地建立货币机制都存在很大的困难,而且不可能使之永远正确。我们的结论是从长期的角度来看,货币供应量应固定不变,但在短期的危机期间它应当是富有弹性的。经济过热时,政府部门和官员的错误、渎职及贪污等行为一经揭露,往往会加速经济崩溃与市场恐慌。历史清楚地表明,欺诈是经济繁荣时期贪婪地追求财富的必然结果……对此,笔者很难控制讽刺的口气。书中将尽量克服。


“审视历史,回忆你身边发生的事,凝神思考所有与你读到、听到或记忆的个人的私人或公共生活中的巨大不幸,你会发现,至今所发生的大部分不幸是因为这些人不知道他们何时是幸运,他们何时该静坐不动,保持满足。”
——亚当?斯密(Adam Smith)

“关于恐慌与过热的文章不计其数,已非我们的心智所能及。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在一些特定的时期,总有许多愚蠢的人拥有许多愚蠢的钱……每间隔一段时间,这些人的资本——我们称之为国家的盲目资本,出于与当前目的不一致的原因,特别巨大而冲动。它在寻找某人吞食它时,出现了“资金灾”;当它找到这个人时,出现了“投机”;而在它被吃掉后,出现了“恐慌”。”
——沃尔特?巴杰特(Walter Bagehot)

在这一点上,我记得一位共和国要员对我说的一番话:“我深知我的国家,她能平静地支持任何事情,但金融危机除外。”
——雷蒙特?菲利普(Raymond Philippe)

“我能感到它正在降临,不管有无证监会,一轮全新的灾难性投机正在降临。我们很熟悉它的各个阶段:先是蓝筹股受到追捧,然后是二线热点、场外交易,再后是新发行的垃圾市场,最终不可避免地崩溃。我无法知道它何时降临,但我能感到它正在逼近。该死的,我却不知道该怎么办。”
——伯纳德?J.拉斯克(Bernard J.Lasker)

第一章 金融危机:顽疾难医
投机狂热与信贷
政策启示
本书结构安排

第二章 危机典型剖析
历史学与经济学
模型
国际间传导机制
模型的有效性
模型的现实相关性

第三章 投机狂热
市场理性
个人理性和市场非理性
外部冲击
投机对象
投机本性的国别差异

第四章 火上浇油:信贷扩张
货币学派与银行学派
债务质量
汇票
短期拆借资金(Call Money)
金汇兑本位制(The Gold-Exchange Standard)
信贷不稳定性和大萧条

第五章 关键阶段
预期变化
警讯
财务困境
困境会持续多久?
危机的开始
崩溃与恐慌

第六章 经济繁荣与投机过热
郁金香投机狂热
股市与房地产市场
商品价格、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

第七章 危机的国际传播
谁应为危机负责?
传导机制
劣币危机(The Kipper-und Wipperzeit)
南海泡沫和密西西比泡沫
1763~1819年的危机
1825~1896年的危机
1907年的危机
1929年危机的国际后果
亚洲金融危机的传播

第八章 资产价格泡沫的国际传播:从东京到曼谷到纽约
东京和大阪的资产价格泡沫
日本资产价格泡沫形成的时点
东京资产价格泡沫破裂的原因和时间
东亚经济奇迹和亚洲金融危机
理性繁荣和非理性繁荣
滚滚资金(sloshing money)和资产泡沫
……
第九章 欺诈、骗局和信贷周期
第十章 政策应对:任其发展。抑或另辟蹊径
第十一章 国内最后贷款人
第十二章 国际最后贷款人
第十三章 历史的教训及最为动荡的数十年
附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疯狂、惊恐和崩溃:金融危机史【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