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行情回顾及早评
周三美国股市收高,道指今年第15次创收盘历史最高纪录。财报与交易消息推动苹果、时代华纳及英特尔等攀升。美联储褐皮书认为,美国所有地区的经济活动与劳动力市场状况都有所好转。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77.33点,收于17,138.01点,涨幅为0.45%;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8.27点,收于1,981.55点,涨幅为0.42%;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9.58点,收于4,425.97点,涨幅为0.22%。 美联储在周三发表的经济景气状况褐皮书报告中称,所有地区的经济活动与劳动力市场状况都有所好转。 联储褐皮书报告称,所有地区的经济增长与劳动力市场都有所好转,价格压力“普遍受到抑制”,一些地区报告称价格攀升。大多数地区对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 美联储褐皮书报告认为,美国6月份的消费者开支以适度至温和的速度增长。 美联储褐皮书:美国各地区经济均实现增长 美联储周三发布了最新的褐皮书报告。报告指出,上个月美国各地区经济均实现了从微弱到适度的经济增长,12家地方联储均报称其所在地区的消费者支出增长和制造业扩张。 报告称,三分之一地方联储报称其所在地区的汽车销售“旺盛到强劲”增长。与此同时,“大多数地区的零售销售均微弱增长,整体来看其增长速度类似于此前的报告阶段”。金属和汽车行业“整体实现了正增长”,同时四家地方联储报称其所在地区的制造商表示“来自于能源行业部门的产品需求取得增长”。 五家地方联储报称,6、7月份其所在地区的经济实现了“适度”增长,少于上一份褐皮书报告中的七家地方联储;其他地方联储则报称其所在地区经济“微弱”增长。大多数地区的职业和商业服务均实现了增长,其中包括医疗保健咨询服务、广告、工程、会计和科技等领域。同时,所有地区的就业市场状况均有所改善,其中多家地方联储称雇主“面临难以找到熟练工人的困境”,而多数地区的工资压力则“仍很微弱”。 报告还显示,通胀率整体处于受抑制状态,多数地区的“投入成本和成品价格增长均较微弱”。与此同时,肉类食品、乳制品、建筑材料和某些金属的价格则有所上涨。 黄金上涨0.2%报1299.80美元 纽约黄金期货价格周三收盘上涨0.2%,报每盎司1299.80美元,扭转此前三个交易日的连续跌势。 原油上涨1.2%报101.20美元 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周三收盘上涨1.2%,报每桶101.20美元,从两个月低点回弹,主要由于政府报告显示上周美国原油库存下降,且降幅远超市场预期。 英国经济数据向好欧股涨1.3% 欧洲股市周三收盘上涨1.3%,主要由于英国就业数据表明求职者人数有所增加,且中国经济增长数据超出市场此前预期。 泛欧斯托克600指数收涨1.3%,报342.97点。英国富时100指数收涨1.1%,报6784.67点。法国CAC 40指数收涨1.5%,报4369.06点。国DAX 30指数收涨1.4%,报9859.27点。葡萄牙PSI指数收涨3.1%,报6299.50点。 期铝触及16个月高位,因中国数据提振前景期铝周三触及16个月来最高,因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成长增强,且铝商减产和铝库存下降。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个月期铝盘中升至2013年3月13日来最高的1,993美元,收报每吨1,972美元,上涨0.6%。多名分析师预期今年铝供不应求,因为铝商减产和需求强劲。俄罗斯能源部长周二表示,俄罗斯铝业联合公司(UC RUSAL) 在西伯利亚的Boguchansk铝项目不太可能在今年展开。LME铝库存MALSTX-TOTAL下降,也令期铝价格从5月底来上升13%。铝库存在本周下降至500万吨以下,为2012年9月来首次,周三库存再减少9,975吨。现货铝较三个月期铝贴水CMAL0-3收窄至19.50美元,为2012年底来最小,反应市场趋紧。期铝和其他金属受到中国数据提振。中国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速回升,略胜市场预期,4月以来的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效果显现,经济企稳态势得以验证。 分析师表示,中国经济可能需要进一步支撑,以实现2014年中国增长目标。其他金属方面,指标期铜收报每吨7,078美元,下跌0.7%。期锌收升0.2%,报每吨2,303美元,周一曾触及2,325.50美元的约三年高位。全球第二大铁矿石厂商力 表示,将公司的铜产量预估上调1.5万吨,至58.5万吨。锌方面,投资者预期锌价可能进一步上涨,因将有矿山关闭,预料将导致供应短缺。国际铅锌研究小组(ILZSG)月报称,在1-5月,全球锌市供应缺口为19.4万吨。期镍收报19,300美元,下跌0.1%。期铅基本收平在每吨2,204.4美元。国际铅锌研究小组(ILZSG)数据显示,在1-5月,全球铅市供应不足,供应缺口为2万吨。期锡收盘时没有成交,最后买盘报22,075美元,下跌0.5%。 CBOT大豆期货上涨,因迹象显示出口增加美国大豆期货周三录得三周来最大单日升幅,交易商说,因迹象显示价格跌至两年半低位后出口需求上升。一些低吸买盘也支撑市场,交易商指市场处于技术性超卖区域。豆粕也上升,从近期跌势中反弹,受助于技术性买盘。豆油期货下跌,在连升两日后遇到技术阻力。新作大豆上涨1.5%,一度升穿10日移动均线,但未能留守在这一关键技术水平以上。美国农业部表示,最新一周出口销售12万吨2013/14作物年度美国大豆到中国,和出售24万吨2014/15作物年度大豆至未知目的地。分析师预期,农业部周四早上公布的报告将显示,出口销售旧作大豆-50,000至75,000吨,新作大豆500,000-700,000吨。8月大豆期货合约 上涨6-3/4美分,报每蒲式耳11.87-1/4美元。8月豆粕合约收涨4.6美元,报每短吨383.7美元。8月豆油合约收跌0.07美分,报36.83美分。 期棉仍然承压,受累于交易商和投机客卖盘洲际交易所(ICE)期棉周三小幅走低,回吐稍早的涨幅,因在预期供应充裕,且担忧需求不断萎缩的情况下,交易商和投机客继续抛售,且缺乏棉纺厂买盘来支撑价格。但其他市场走势较为稳定部分缓解了棉花市场的跌势,不过交易商仍关注在66美分的下一个技术支撑位。这将成为两年新低。指标ICE-12月期棉合约收跌0.11美分,或0.2%,报每磅67.64美分。成交量低于近几个交易日,接近1.25万口。“尽管实货交易反弹,但现货价格仍然承压,受累于基金的卖盘,”INTL FCStone的分析师表示。德州降雨充沛继续提振2014/15作物年度丰收的预期,使棉花价格承压。低价吸引海外棉纺厂的低吸买盘, 它们按需买入,不留多于库存。
围观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