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彩虹 发表于 2014-6-19 09:52

绝大多数都认为自己理论技术很好,但却不能挣大钱原因

有些人总是认为自己学习的都是对的,说起来很多理论都能清楚,但实盘操作却不是这么回事。

以下以些概念和思想中找原因吧。

谬误性:在参与者有思维能力的前提下,参与者对世界的看法永远是局部的和扭曲的。反射性:这些扭曲的观点可以影响参与者所处的环境,因为错误的看法会导致错误的行为。 大脑的结构是造成认知扭曲的另一个因素:一个与肉体相分离的理智或理性的想法不过是我们虚构的想象。我们对身处其中的世界认知理解,是天生不完美和有缺陷的。 反射的概念需要进一步解释,它仅适应于有思维的参与者的情况。参与者有两个功能一个是理解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为认知功能;一个改变境况使之对我们有利,称之为参与或操纵功能。 两个功能将思维与现实从相反的方向连接起来。以认知功能的角度看,现实应该决定参与者的看法,因果导向是从世界到头脑。在操纵功能中,因果导向是从头脑到世界,参与者意图应该决定和左右结果。 当这两者功能同时运作时,它们可以相互干预。是通过使每一个功能都失去自变量,而这个决定因变量的值所必需的:当一种功能的自变量成为另一种功能的因变量时,两个功能都没有了真正的自变量。 这意味着认知功能不能提供足够的知识作为参与决策的基础。同样操纵功能可以对结果有影响,但不能决定结果是什么。换言之,结果有可能偏离参考者的意图。 在意图和行动之间肯定会偏离,行动和结果之间又会进一步偏离,这样我们对现实的理解和事件的实际发展过程都是了不确定的因素。 如果认知功能可以不受操纵功能的干扰而独立运作,则可以产生知识,它表现为真命题。真理符合论的观点告诉我们,一个表述符合事实的真实的。 如果受到操纵功能的干扰,这些事实就不能再被作为独立的标准来判断一个表述的真实性,因为改变事实的表述可能已产生了一定的对应性。 对于反射性进行探付时陷阱,建议对现实的客观层面和主观性加以区分。思维属于主观层面,事件属于客观层面。主观的一面是指参与者头脑中发生了什么,客观的一面是指外部的现实发生了什么。 负反馈使参与者的看法与实际情况更接近,正反馈使两者背道而驰。负反馈的过程是自我纠正的过程,而且如果没有外部现实的重大变化,它可能最终达到均衡,这时参与者的看法符合事物的实际情况。这正是金融市场应该是发生的现象。因此作为经济学核心理论的均衡,是负反馈的极端情况。
他们总是认为自己学习的非常好,但经不起市场的检验,所认识是的只是小部分;他们把理论和实践分开了,这是最空洞、最虚的口号。

marodehao 发表于 2014-6-19 10:21

三趣人生 发表于 2014-6-19 10:27

实盘当作虚拟盘操作,把钱不当钱,但不能瞎炒

谢感共 发表于 2014-6-19 16:32

楼主说得好!对于我们来说,没有实战的理论再好,也不能为我们账户增加市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从实战中学习并应用理论才是唯一正确的。

谢感共 发表于 2014-6-19 16:35

从缠的角度来说,无论你是钟爱于一买、二买或者三买,你能把握好进场时机,就是最棒的!

zhouhj 发表于 2014-6-19 17:00

把握与自己资金量相适应的级别来操作是最重要的。

cnn2133 发表于 2014-6-19 21:23

zhouhj 发表于 2014-6-19 17: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把握与自己资金量相适应的级别来操作是最重要的。

   希望这位仁兄展开讲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绝大多数都认为自己理论技术很好,但却不能挣大钱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