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xyxz12345 发表于 2014-5-12 20:39

没方向感的请进来!

容我在这里锻炼一下,表演一下,希望有朝一日,也变成"仙人"#*22*#
目前先当反弹看吧,最快明天下午结束,慢的话#*31*#有几天吧!
中长线的技术上我是很看好大盘的(废话一句,谁不是啊?),但我现在做的是期指,股票还没建仓(给这个利好打乱计划了,本来打算这周创新低建个半仓的),所以我现在也很自私的希望主力往下砸盘:#DAXIAO
人都是贪得无厌的,都希望抄到历史大底,然而,天会随人愿吗?:WX:

hsxz 发表于 2014-5-12 20:52

波浪理论是核武器,不应该用在小图上。

wxyxz12345 发表于 2014-5-12 22:16

hsxz 发表于 2014-5-12 20: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波浪理论是核武器,不应该用在小图上。

做短线的就要看分时图,小浪决定大浪,不然日线一根大阳线,你怎么知道它明天是涨还是跌啊?

wxyxz12345 发表于 2014-5-12 22:52

煤炭不看好,故事没讲完,趋势都没破,更别说拐点了,有色已突破下降趋势,中长期底部结构已形成,但不可能就这样高歌猛进了,还会一波三折。:WX:

旗木kakashi 发表于 2014-5-12 23:02

做股指的貌似不做股票。
工具除外。

wxyxz12345 发表于 2014-5-12 23:10

旗木kakashi 发表于 2014-5-12 23: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做股指的貌似不做股票。
工具除外。

我以前就是做股票的,现在才做期指,有行情,股票我一样建仓,那是长线的,当存钱,说不定这辈子都见不到这么好的历史底部了,期指我是短线的,日内交易。万一期指做亏了,还有股票做希望啊:#DAXIAO

wxyxz12345 发表于 2014-5-12 23:33

旗木kakashi 发表于 2014-5-12 23: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做股指的貌似不做股票。
工具除外。

期指那杠杆的东西,很考验人的心里素质,资金大了,会承受不了的。我现在最多做2手,还是锁着单来做的。看多时,留多单,做空单,相反时就看空做多。我这样做的目的是,在一些点位逼自己去解单,不然我会错过很多开仓的机会,手里没单时看到一些点位经常会犹豫不决的。
工具那套东西我不信,它是一把双刃剑来的,好像老外特别喜欢,中国人也照猫画虎,我不会去做的,人性的弱点体现在机器上那是很容易被秒杀的。

wxyxz12345 发表于 2014-5-12 23:45

工具那套东西只适合做趋势,没趋势时它就是废柴一块,
工具能看到我上面的那幅图吗?能预测时间和点位吗?不可能吧?
据我所知,巴菲特和索罗斯好像都没有用工具吧?
真不知道有些朋友还当它是宝,花大量的时间去研究干什么?(呵呵,选股工具除外,因为我也在用)
人性的弱点,只要出血多了,你就长记性了,还用机器来代替你啊?

wxyxz12345 发表于 2014-5-13 19:07

现在看看,昨天浪形可能数错了,分时5分钟的5波在今天最高点可能已走完了,MD,那个4浪时间也太短了吧?
下图是反弹的三种可能走势,昨天我还倾向于紫色线的,现在是黄色线了。早点见底,早点抄底:#DAXIAO

extranerd 发表于 2014-5-13 19:14

wxyxz12345 发表于 2014-5-13 19:20

extranerd 发表于 2014-5-13 19: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赌绿线,因为紫黄怂过劲了

这个底跟前一波有点相像,所以绿色线也有很大可能:WX:

wxyxz12345 发表于 2014-5-13 23:30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股市败绩录(转)
股市虽然简单,不过即使是看起来应该很懂股市的人,其实也是非常无知的,不要把自己的脑袋一厢情愿地放到别人的脖子上。
诺贝尔奖没有股票投资奖,只有经济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医学奖、文学奖和和平奖。其实如果真有股票投资奖的话,得这个奖的人比诺贝尔委员会还要有钱。如果是在经济领域全球顶尖水平的人物,对股市都很有可能非常无知。
不久前看到一个段子,说要成功有三条路,一是坚持,二是不要脸,三是坚持不要脸。其实世界上很多人模狗样,大卖心灵鸡汤的所谓成功人士,可能有很多见不得人的手段用在了成功之路上。不过这些有影响的人,如果说几句心里话,实话,可能比他们的所谓成功经验更有价值。对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来说也是如此。
2010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滕森在在华访问期间,当被人问及他个人如何理财,在投资方面有何心得之时,这位经济学家坦言:“实际上我不适合理财,虽然我是经济方面的专家,但是我更多关注于劳动市场。我的资产组合需要依靠其他的金融学专家来帮忙。”他在笑称自己没有这方面能力的同时,还保持着对市场和未来的敬畏:“如果我们能够预测的话,就不会有危机了。”其实多数诺奖得主的经济学家,也是这个水平:
1、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是道格拉斯-诺思与罗伯特-佛格尔。两人用自己的经济学知识判断当时道琼斯指数3700点太高了,不适合买股票,所以他们用奖金买了市政免税债券。1993年是什么时候?是在海湾战争之前的美国小熊市结束之后,又一个大牛市的初期。这二人的水平太臭了。不仅方向判断错误,在资产的配置上也犯了大忌:不能满仓单一品种。后来道琼斯指数上升到11300点时,记者问诺思有何感想,诺思显得有点怅然,愤然说出这么一句话来——“经济学家对股市完全无知!”
2、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拿到当年近100万美元的奖金,他先修缮一下自己在意大利图斯查尼的豪宅,再为自己两岁多的儿子尼古拉斯买一匹矮种马,最后把剩下的钱都存入银行。但是,蒙代尔把剩下的钱是以欧元存入银行的,之所以兑换成欧元,是因为这位“欧元之父”长期看好欧元。10年后,蒙代尔是赚是赔呢?蒙代尔曾经很认真地回答过媒体的这个提问。他说:“我得到奖金后,将它们兑换成了欧元,那是在2000年9月。开始亏了些钱,不过后来欧元回升又赚了一些,所以总的来说应该算不赚不亏。”
实际上从1999年末到2003年,欧元对美元的汇率先跌后涨,近3年时间不涨不跌。当然,从2000年年底开始,欧元对美元的汇率8年涨了近一倍。不过在蒙代尔得奖之时,美国轰炸南联盟,显然是欧元走弱的基本面。而小布什上台之后的弱势美元政策导致欧元升值的基本面,还没有发生。
3、弗里德曼,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据中信建投的一个人在央视关于理财的一个讲座中提到,这位经济学家在一次法国法郎对美元大贬值时,加上得到政府的一些资助,才有钱和老婆去法国旅游,大住三星级宾馆。说明他根本没有通过股票投资赚得较多的收益。1976年底,美国道琼斯指数收盘只有1004点。
4、1998年,世界上最大的对冲基金之一长期资本基金濒临破产。如果不是美联储介入干预,这家资产超过1000亿美元的对冲基金可能引爆美国金融危机。长期资本基金的创始人中,便有两位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即期权定价理论的提出者迈农·斯科尔斯和罗伯特·默顿。
5、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莱茵哈德·泽尔腾,在2008年访问中国时坦言,"我也持有股票,现在全卖出去的话会输掉一半!"当记者问到有关个人投资的问题时,泽尔腾很坦然地表示自己也是一名普通的投资者,自己持有的股票同样被套。不过,泽尔腾称并不着急,他表示自己不是一位短期投资者,长期持有总会获利。他同时建议大家去选择那些低价位、高分红的股票。这位当时79岁的老头心态倒是很好,只是似乎不知道根据趋势止损。世界上所有的大幅下跌令投资者亏惨的股票,除非一天下跌90%,或实行跌停板的股市连续跌停的股票,基本上都会出现长期均线拐头向下的走势,如果注意这个问题,基本上不可能在一只股票上浮亏50%,20%都很难。

6、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的维克里年届八旬,闻得获奖后既兴奋又太忙,以至于两天后心脏病发作死于座驾上。网上没有发现这位经济学家的股票投资业绩,不过如果他股票投资得好,似乎不必为区区几十万美元的资金兴奋地犯心脏病。

7、科斯1991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税后约获70万美元。他全部将其交给美林证券公司代为投资,2004年其投资账户上已有240万美元。这个人最令人称道的是,知道自己不行,就将钱交给比自己行的人,而不是瞎玩,这是9成以上的中国股市消费者和贡献者的光辉榜样。

wxyxz12345 发表于 2014-5-14 00:13

去年的6月至今还让人心有余悸,钱荒还会再现吗?股市还会再来暴跌吗?你知道什么是钱荒吗?以下转来的文章可能很多人没见过

银行总存款余额破100万亿咋也闹“钱荒”?
(2013-06-27 16:51:33)
赟按:这次银行闹钱荒,貌似并不是银行放贷多了。存贷比75%,放70%貌似也不过度。又如,兴业银行5月末人民币存贷比59.33%,远远低于监管标准值75%,为何也闹“钱荒”?据说兴业银行还是这次闹钱荒的主要对象。这次钱荒,其实是激进银行错配太多,把储户随时可能支取的一些活期存款放一年以上的贷款了,把储户一年的一些定期存款放2年以上的贷款了...
      下面是一个银行小职员对钱荒的理解,看到的貌似都是一些表面东东,貌似太小儿科。如果是在省分行这一级/不同岗位都干过中层管理的职员,认识恐怕就不一样了,写出东东之深度恐怕完全不一样,呵 《中国银行体系存款余额早已经破100万亿(点击此可以参见)》,《周小川今日在陆家嘴说:中国储蓄率近GDP一半,总量达25万亿(点击此可以详见)》 一个银行职员对银行闹钱荒的理解永新人 这几天银行闹钱荒。据说有家银行以程序故障为由推迟交易,表明支付真的发生困难了。老百姓会问,银行还会没钱?一个有上万亿存款的银行,咋会没钱支付呢?这里面有一个简单的道理。在下好歹在银行混了些许年,容俺唠叨片刻。 银行的存款多,但贷款也多,一旦贷款超出一定的限度,也就是借出去的钱太多了,就会发生支付困难。当你要去银行取款时,它就紧张。 这个支付困难是怎么发生的呢?假如银行吸收了一个亿的存款,交二千万给人民银行作为存款准本金,放七千万贷款,留一千万备付。这是一个典型的假设。要是在一定期间内取款的人多,金额又大,超出了一千万,备用的这部分就不够了,就要向人民银行或其他银行临时借款。要是各家银行都发生困难,就只有一齐向人行求救。在这种情况下要是人行不放水,银行就紧张,一些回旋余地不大的小银行就只有关门。目前的人行,好像真的挂出了今日无米的牌子。 细心的朋友可能发现保支付不止借款一条路,还可以要人民银行退回这20%(这个比例经常变动,不是常数)的存款准备金,一个亿的存款就是二千万的准备金呐。但这是行不通的。这是国家政策,国家靠这个准备金来调节社会的货币供应量。【赟注:这个说法貌似有点避重就轻。实行存款准备金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商业银行在遇到突然大量提取银行存款时,能有相当充足的清偿能力。其次才是——自20世纪30年代以后,存款准备金制度还成为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 那么,还有一条路,就是收回贷款,即把借出去的钱收回来,再还给存款人。这里的问题是借出去的钱有期限,期限没到,人家不还,也没办法。这还不是主要的,主要的问题是许多借出去的钱,就是到期了人家也还不了或者不想还。于是,银行就出现这样尴尬的局面:向存款人借来的钱,到期就要取走,借出去的钱,到期要不回来,支付危机由此发生。 分析到这里,大家一目了然,所谓银行支付危机,根源在于放款多了,而且放款烂了。 首先是多了。如果不放70%,只放50%或40%,那备付金就有30%到40%,情况就会不同。其次是贷款烂了,如果放出去的贷款能够如期全部收回,自然没有问题,即便大部能够收回,只要收回的数额能够保证支付,也不会发生危机。【赟注:这话貌似并没有说到点子上,存贷比是75%,放70%貌似并不是放多了。这次钱荒,其实是激进银行错配太多,把储户随时可能支取的一些活期存款放一年以上的贷款了,把储户一年的一些定期存款放1~2年以上的贷款了...】 朋友们又要问了,银行为什么要多放贷款烂放贷款呢?这里面有个中国银行的特色在发生作用。这个特色反映在放款问题上,就是三突出,即突出政治,突出效益,突出和谐。 朋友们要是有耐心,就接着看俺的唠叨。 突出政治,就是银行从上到下,从北京的总行到县城的支行都很自觉的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去积极组织资金发放贷款。大伙知道,这些年,我们从中央到地方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GDP的提升,这就是政治,是最大的政治。紧跟这个政治,银行就要猛烈放款。在这个总前提之下,中央也经常调整侧重点。每有重点调整,银行就立即跟上。中央强调教育产业化的时候,就向学校猛烈放款;中央提出房地产是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时候,就向地产商猛烈放款;中央大兴开发区的时候,就向政府的城投公司猛烈放款。这几年中央提出要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小微企业,解决就业问题,银行就闻风而动,下任务要求各分支机构向小微企业猛烈放款。当然,无论往哪儿放款,都要求审慎行事,控制风险。但朋友们知道,我们国家有个传统,一当什么事与政治挂上钩了,就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别的就是说说而已了。这么猛烈的结果,几年沉积下来,就有大量的烂帐呆账了。 要是有人问为什么银行的人紧盯着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而不按照金融自身的规律办事呢?有三个原因,一是说到底,银行是国家的一部分,银行行长的帽子是党和政府给的,自然要听党和政府的话。二是我们国家的经济,说到底是政府主导的经济,紧跟政府的决策可以抓住商机赚大钱。三是紧跟政府的决策投放贷款,即便出现损失也是好心办坏事,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可以免责。 突出效益,就是紧盯存贷利差尽可能加大贷款投放把当期的利润盘子做大,赚得盆满钵满皆大欢喜。我国的存贷利差巨大,一般总在3%以上,投放贷款当期有暴利。据说去年五大商业银行的利润在一万亿以上。巨大的利润,对高层的管理者来说,是巨大的政绩,可以向国家邀功,对低层的经营者和基层的操作者来说,是丰厚的薪酬,可以向家人邀赏。至于这些贷款能不能如期收回,长远的效益如何,也考虑,但不是最主要,不好意思啦。从北京最大的行长到县城最小的行长,都是代理人,干几年走人,要他们完全不搞短期行为,不切实际。【赟注:上面说的数据有很大误差,银行小职员认识就这样,呵。据工行一份内部研究报告提供的数据:2010年上半年,按《银行家》2010年全球大银行一级资本排序,排名靠前的美国银行、摩根大通、花旗集团、苏格兰皇家银行、汇丰控股、富国银行、法国巴黎银行、桑坦德银行和巴克莱银行。这9家国际大型银行净息差平均水平为2.88%,其中,美国银行业普遍高于其他地区,美国银行、摩根大通银行、花旗集团和富国银行分别为2.85%、3.06%、3.15%和4.33%,同期国内5大商业银行的平均净息差为2.34%,低于国际银行平均水平0.54个百分点。】 说到这里,可能有朋友要问了:既然烂贷款连本金都收不回,怎么还有效益?朋友有所不知,不要说是烂贷款,即便是被骗的贷款,在发放的最初几年,一般也不会欠息,从账面上看,效益一样可观。一个红薯的溃烂要一个过程,发现红薯溃烂了又要一个过程,认定红薯的确烂了还要一道手续,贷款溃烂的道理一也。这个过程少则一二年,多则三五年甚至六七年。等到贷款烂到表面上来了,已经物是人非了。追究责任?从手续上看,一切合规合法,无懈可击。从上到下当年因为业绩辉煌而晋升的职位和领取的丰厚报酬,早就融入大家的生活,不可能再要回去了。 突出和谐,就是明知有风险但各级各类风险控制人员为了和谐为了大家共同的利益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银行各级都设有多层次多职能的风险控制职位,目的是根据审慎的原则批准控制贷款,防止经营人员为了当前利益拼命踩油门狂奔。但这些风险控制人员底气不足,虽然他们的帽子由上一级颁发,但业绩与当地捆绑在一起。更主要的是,全国提倡和谐,大家很忌讳对着干。如果一个风控人员坚持原则拒绝批准自认为不合格的贷款,就会承受无名的压力,长此以往,上下都不会给予好评。 有了这个三突出,要银行的贷款质量保持良好,难上加难呵!银行在这样的体制下运行,恐怕过七八年又要来一次。干什么?剥离不良贷款! 银行为啥闹钱荒,你的明白?

雪弥勒 发表于 2014-5-16 00:05

学习~~~

谢感共 发表于 2014-5-16 00:21

有点罗索,像某大师。

谢感共 发表于 2014-5-16 00:21

期指也不见得谁怕谁呀!

wxyxz12345 发表于 2014-5-16 00:42

谢感共 发表于 2014-5-16 00: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点罗索,像某大师。

看来我有进步了,能让人感觉像大师了,我成大师的那一天,就是我的波浪理论知识出关的那一天:WX:

旗木kakashi 发表于 2014-5-16 12:42

一咬牙,都出了,大师指指方向。
午休。

extranerd 发表于 2014-5-16 12:44

wxyxz12345 发表于 2014-5-16 22:39

旗木kakashi 发表于 2014-5-16 12: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咬牙,都出了,大师指指方向。
午休。

汗~说我胖,我还喘上了:#DAXIAO
我想做大师,但我不够格,很多东西都没搞懂,尤其是波浪理论的!
不用那么悲观,天塌不下来滴!既然买了就买了,即使亏也是亏时间而已!
到时我买的时候告诉你们一声,现在短线行情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我天天有期指做,股票可做可不做,所以我不怕踏空!心情跟你们不一样的!
我建议是,这么多年都守过来了,最后却倒在黎明前黑暗中,太不值得了,自己看着办吧!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没方向感的请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