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xiaogan
发表于 2014-11-26 12:03
尽情炸吧
wwhzbh7912
发表于 2014-11-26 13:03
hwjlxy 发表于 2014-11-26 11: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么精炼豁达的一个帖子居然只有一个人喝彩,看来炸得还远远不够,看来还没将人炸晕。我建议就这么一路炸 ...
楼主简直是热血沸腾了啊。我也等着大爆炸呢。 这个只是热身吧现在。:handshakeH兄我今年春天泡的青梅酒到现在杏仁味出来了, 酒的颜色非常漂亮, 纯净透明的琥珀色,酸甜香还有杏仁的苦香味,太好喝了。 现在正在陆陆续续地做着黄酒, 等到明年青梅一下来就可以大批做了。 我家老公猴急, 因为爱喝非让我问问淘宝卖青梅的现在有没有卖的。 你说这个人没有常识啊我说杏子都是春天下来哪有大冬天上市的啊。:#DAXIAO
家有小调皮
发表于 2014-11-26 13:18
{:7_317:} {:7_317:}
xionghua608
发表于 2014-11-26 14:54
hwjlxy 发表于 2014-11-26 11: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么精炼豁达的一个帖子居然只有一个人喝彩,看来炸得还远远不够,看来还没将人炸晕。我建议就这么一路炸 ...
炸吧!让钞票飞ing:WX:
hwjlxy
发表于 2014-11-27 08:40
林毅夫:2008年四万亿助世界经济复苏 我非常骄傲
时间:2014年11月27日 08:11:51 中财网
编者注:节选自林毅夫在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成立大会暨首届清华两岸论坛发表的主旨演讲。 林毅夫: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我要恭喜清华台湾研究院的成立,我也要感谢郑立中院长的邀请,让我今天上午有机会在这个地方见见来自于台湾的乡亲以及跟两岸的学术界、企业界一起交流一下,从我自己的切身体验所了解到的两岸——大陆跟台湾,过去、现在跟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些情况。 我是1979年从台湾到大陆。1979年的时候台湾的经济已经是让人非常羡慕的亚洲四小龙之一,新兴工业化经济体。1979年的时候,大陆还是一个极端贫穷、落后,内向型的经济。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1979年的时候大陆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155美元,比当时世界上最贫穷的非洲国家,而且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国家平均数的三分之一都还达不到,因为当年非洲国家的平均数是490美元。大陆对外的贸易总额在1978年的时候只有202亿美元,台湾是230亿美元,大陆比台湾少了4%。当时大陆81%的人是住在农村,78%的人是在国际一天1.25美元的平均线之下。 过去大陆经济发展只能用奇迹形容 但是我比较幸运,从1979年我来到大陆以后到今年35年,过去这35年大陆的经济发展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奇迹。因为大陆国内生产总值每年的增长速度高达9.8%,对外贸易增长的速度每年高达16.3,在2009年的时候超日本,变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1年的时候超过德国,变成世界最大的出口国,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2013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国。 根据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今年十月按照购买力评价指数,大陆超过美国,变成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在过去这35年当中,大陆总共6.8亿人摆脱了贫困,对世界的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知道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有许多国际发展机构,像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开发总署,他们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是帮助战后的这些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减少贫困。但如果把大陆这6.8亿人刨除掉,世界的贫困人口不仅没减少,而且还在增加,我想就是这个原因。 我有幸在2008年的时候到世界银行担任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来主管世界银行的发展政策的理论和实践,高速发展不仅是对大陆人生活水平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想在座的各位,如果是10年前、20年前、30年前到过大陆,也是有目共睹的。不仅是对大陆人民的生活水平做出巨大贡献,即使是对世界经济也作出巨大贡献。 我们知道,1997年、1998年东亚发生金融危机的时候,当时来势汹汹,国际上观察,东亚经济可能会有10年或更长的时间才能够恢复过来,但是由于大陆强劲的经济增长,再加上当时大陆人民币没有贬值,拉动了东亚经济的复苏,到2000年以后,东亚经济又恢复了过去的勃勃生机。 另外,在2008年发生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的时候,也是大陆率先以4万亿的积极财政政策启动了大陆在2009年第一个强劲的复苏。那么同样,帮助了世界经济恢复。曾经作为一个台湾子弟在大陆观察、研究感到非常的骄傲。 经济增速下滑主要因素是外因 当然最近在国际上有各种理论说,中国经济可能会硬着陆,甚至有人认为大陆的经济可能会崩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因为是从2010年第一季度开始,到现在连续地,大陆经济增长的速度节节下滑,今年第三季度的时候增长率只有7.3%,比过去长期的9.8%低了2.5个百分点,而且经济下滑的压力还挺大,这是改革开放35年来第一次持续这么长时间的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国外有很多观察家就认为,这种经济增长速度的节节下滑持续了这么长的时间,是因为大陆经济的体制、机制真的有问题造成的,是一个内因造成的。内因造成的结构性的问题是很难改的,所以国外就有人说大陆经济硬着陆不可避免。 作为一个研究大陆经济的学者,我必须承认,大陆是一个发展中经济体,大陆是一个转型经济体,肯定有不少体制机制的问题,但是我认为,从2010年开始的这持续19个季度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滑,主要因素是外因,主要因素是周期性的问题。 其实这个并不难理解,我们知道大陆在2010年的增长速度是10.4个百分点,2011年9.3的百分点,2012年7.7个百分点,2013年7.7个百分点,我们可以做一个比较,就是中国处于同样发展阶段的所谓金砖国家,印度在2010年的增长速度是9.3,2011年6.0,2012年5.0,2013年4.8,跟大陆完全一样也是节节下滑,而且下滑的幅度比大陆还大。总不能说是因为大陆的体制机制问题造成大陆经济增长速度下滑。 不仅印度是这样,另外一个金砖国家巴西,2010年的增长速度7.5%,2011年2.7%,2012年0.9%,2013年有所复苏2.2%。同样的道理,为什么说是因为大陆的体制机制问题造成大陆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同时把巴西的增长速度给拉下来,导致它的下滑。不仅这些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国家是这样的,其实我们还可以看一些高收入、高表现的经济,比如说像韩国、像新加坡, 2010年的增长速度11.8%,2011年4.2,2012只有1.5,2013年稍微好一点2.1——表现形式完全一样——韩国2010年增长速度6.5,2011年3.7,2012年2.3,2013年3.0,新加坡2010年增长速度是4.8,2011年5%,2012年1.3,2013年3.7,所以跟大陆经济的表现形式基本是同样的态势。 怎么来解释为什么这些过去都表现得非常好的国家经济体在同一个时间里面表现的情形基本都一样?我想只能是有共同的外因。 作为经济学家在分析一个国家、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动力的时候,我们知道有“三驾马车”,第一个出口,第二个是投资,第三个是消费。 从出口来看,我们知道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占世界经济规模50%以上的美国、欧洲、日本的经济没有完全复苏,欧洲大家知道目前可能碰到第三次触底,日本固然有安倍经济学,但今年前两个季度他的经济增长速度也是衰退,美国表面上看起来好一点,但是美国他一般在危机之后的经济增长6%、7%的反弹,但是美国到现在的经济一直还没有恢复到3%,反弹就更不用说。实际上、表面上好像6%比较低了,跟危机前差不多,但他劳动参与率少了3个百分点,如果把劳动参与率少了3个百分点也算是失业率的话,美国到现在失业率也同样不好。这样一来,发达国家的需求当然就会减少,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和增长是有影响的。 第二项,投资。2008年国际金融经济危机发生的时候,每个国家都采取了一些积极的财政政策去支持一些短周期的投资。经过四年五年,如果没有新的投资追加上去,那投资增长速度必然有下滑。 在那种状况之下“三驾马车”只剩下消费这一驾,大陆的消费其实还是比较强劲的,每年还是以8%、9%的增长。大陆在过去这几年能够保持在7.5%以上的增长,我提到前面这些国家经济体,它出口同样是减少或者是减速,投资是减速,他的消费没有那么强劲,因此他的经济的下滑就都比中国大陆还深、还多。 发达国家包括美国、日本,还有欧洲,很可能会陷落下去,1991年泡沫经济波动以后,长期的平静。所以我们要分析大陆未来的发展,或者是任何国家、任何一个地区的发展,大概很难像2007年以前的长达十年、二十年,外贸增长非常快,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这匹马,未来的发展必须更多的依靠内需。大陆在内需的增长的内在动力跟机会其实还是非常好的,因为大陆目前2013年人均收入6800美元,只不过是中等偏上的收入,在这样的状况之下,产业升级的空间非常有吸引力,即使现在有不少产业好像产能过剩,但是总是还可以在新的附加值更高的技术含量更多的产业,去进行投资。 大陆的基础设施这些年也改善了不少,但是作为一个中等发达国家,基础设施完善的空间还不少,尤其是城市内部的基础设施。比如城镇化,这些都是会有很高经济回报率、社会回报率的投资产业,在这点上面,大陆作为一个中等发达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像美国、像日本、像欧洲最大的差异是什么?发达经济体当它面临经济疲软的时候,非常难找到好的投资机会,但大陆作为一个中等发达经济体,面对经济疲软的时候,内部的回报率高的,不管是在经济或者是社会回报率高的投资机会是有的。 大陆有能力靠启动投资驱动保持经济增长 当然,有投资机会,还要有投资。在这个方面大陆也具有很多优势。 首先来讲政府积累的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40%多,不到50%,这在全世界处于最好的状态。我们知道日本它积累的财政赤字已经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00%,发达国家普遍的超过100%,大陆就50%左右,因此让大陆这样利用积极财政政策来启动投资驱动,来创造一个非常大的贡献。不仅政府的财政状况,大陆民间的储蓄率高达国内生产总值的50%,在世界同时处于最高的国家之一,所以就开始用政府的钱来启动民间的钱。大陆4万亿的外汇储备要投资,总要进口机器设备、原材料,让大陆外汇筹备全世界最高,所以判断大陆经济这一点,是大陆可以提高发展经济最大的差异。因为其他发展中经济体跟大陆一样,应该具有很多、很好的投资机会,但是他们一般不是政府的财政状况不好,就是民间储蓄低,导致投资很多政策经常设限制。大陆各方面基本上是资源非常丰富,所以在这种状况之下大陆完全有能力靠启动投资,有了投资就有了机会,有机会收入就能增长,收入增长消费就够增长,投资增长、消费增长,经济就能够保持在一个比较好的增长。 2020年大陆可能变成高收入经济体 所以我相信,大陆的政府提出的今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目标在7.5%左右,我相信完全有能力达到,那么不仅是说今年有能力达到,展望未来,我相信大陆还有20年左右的态势发展的空间。为什么会这么判断呢?因为大陆即使经过35年的高速增长,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来比,今天大陆所处的水平相当于日本在50年代初,新加坡的上世纪60年代中,我们台湾还有韩国在上世纪70年代中的情形,这些东亚经济体我们知道的,离发达国家的差距所带来的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维持了20年8%到9%的增长,大陆到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发展的模式就是东亚模式,如果东亚经济体在同样的基础上能够实现20年8%到9%的增长,他们实现了,就代表大陆有这个潜力至少达到8%的增长。 那么利用国内的有利条件,即使在这种环境相对不好的状况之下,我相信咱们未来五年、十年或更长时间大陆保持每年7%到7.5%的增长是很可能的,也就是**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的时候国内生产总值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这样的增长目标完全有可能实现,在2010年的时候大陆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4400美元,翻一番就是8800美元,如果在世界经济相对放缓的情况下,大陆经济保持这样一个高速增长,我相信人民币会继续升值,如果再加上升值的因素,到2020年的时候,那么大陆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非常有可能达到12700美元。在国际上12700美元是一个门槛,是一个中等收入跟高收入的门槛,也就是说到2020年的时候大陆很有可能变成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第三个从低收入进入到中等收入,再达到高收入的经济体,其他两个一个是我们台湾,一个是韩国。延伸到2020年的时候,如果大陆变成一个高经济收入经济体,那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这个梦想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凤凰财经)
嘉定渔民
发表于 2014-11-27 09:01
嘉定渔民 发表于 2014-4-9 11: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认真读了两遍林毅夫的观点。我觉得林的观点很正确、很大气、很高远,呵呵。
#bb#我猜,林将 ...
{:7_309:}这么大气的文章!这次,我还要认真读两遍。
风行0006
发表于 2014-11-27 09:21
国务院法制办26日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这也意味着我国将从“立法”层面保障百姓“养命钱”保值增值。
2000年8月,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设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作为国家社会保障储备基金,同时设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作为基金的管理运营机构。
设立基金当年中央财政拨入200亿元。经过14年发展,基金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4年6月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权益总额10187亿元,累计年均投资收益率7.95%,较好地实现了保值增值。
这份意见稿明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可以在中国境内市场投资运营,也可以在境外市场投资运营。投资运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应当科学配置经国务院批准的固定收益类、 股票类 和未上市股权类等资产。
hwjlxy
发表于 2014-11-27 23:56
中金:消灭1倍市净率以下银行股 中金公司发布银行业研报,重申"消灭1x P/B以下银行股"的观点,坚定看好A股银行股。其指出,即将推出的员工持股计划、得到极大稀释的地方政府债务将帮助银行股突破1x P/B的估值。 目前距消灭 1x 2014/2015预期P/B以下银行股还有 35%-49%的空间(以P/B最低的交行来算)。对此,中金公司给出以下理由。 一只不到 200 亿实际流通盘的股票,如果每年有 80 亿资金去买,股价会大涨?--即将推出的员工持股计划将消灭 1x P/B 以下银行股,逻辑是: 1) 目前五大行股价平均略低于2013年底每股净资产,显著低于2014 年底每股净资产,如果股价不涨,员工持股计划只能采取在二级市场上直接增持的方式(民生银行的员工持股计划为 80 亿,大行不应明显低于此数),而大行实际自由流通市值其实不大(最低的中行仅为 193 亿),因此股价将大幅上涨。 2) 要么股价突破一倍 P/B,则银行可以通过非公开增发的方式。 3) 所以逻辑演绎的结果,五大行向上突破一倍 P/B 都是大概率事件。而如果五大行上涨,中小银行的 betA 更大,涨幅也不应明显低于五大行。 如果市场相信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得到极大缓释,还会不会给予一个 ROE~20%的行业 1x P/B 以下估值?--地方政府债务新老划断将消灭 1x P/B 以下银行股,逻辑是: 1) 目前银行股估值低于 1x P/B,隐含市场对银行资产负债表,特别是地方政府债务系统性风险的不信任。 2) 43 号文和之后财政部出台的一系列关于地方政府债务的配套办法明确了新老划断的原则,极大降低存量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逻辑上类似于前期存量城投债收益率的大幅下行。对已纳入审计署口径的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目前已明确将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进行臵换、纳入地方政府预算、建立偿债准备金等方式缓释风险,极大降低存量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3) 所以逻辑演绎的结果,伴随着对存量资产负债表担忧的大幅降低,银行将向上突破 1x P/B。 盈利预测与估值 目前A股银行平均交易于0.89/0.78倍预期市净率,最低的交行交易于 0.74/0.67倍预期市净率。
而国泰君安研报指出,在目前较低的估值面前,银行的基本面是过硬的。 目前,银行股价可承受不良率(即隐含不良率)为17.53%,远高于投资标准的银行真实不良率3.88%,也高于报表披露的会计不良率1.12%。 而银行在上市银行报表以外隐藏的房屋等不动产溢价和牌照价值合计约1.2万亿元。
hwjlxy
发表于 2014-11-27 23:57
真要这样,你说会炸成什么样子?;TOUXIAO
简单就好啊
发表于 2014-11-27 23:58
楼主,感恩节快乐{:7_326:}
hwjlxy
发表于 2014-12-2 07:47
hwjlxy 发表于 2014-5-31 22: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中国股市到目前为止仍然逃不出资金推动型的模式,在不远的未来,楼市上升空间不大,股市处于洼地,如果一 ...
叶檀:股市上涨 一举三得 12月第一个交易日,受货币政策鼓励,上证综指最高触及2720.74点,收于2680.16点。11月,上证综指上涨10.85%,超过德国DAX指数的7.01%,美国标普500的2.45%,可谓一枝独秀。有趣的是,同期以资源为主的经济体澳洲标普200下跌3.86%,俄罗斯RTS则大跌10.74%。 同样是实体经济下行,为什么A股市场与上游资源国股市逆势而行? 资金功不可没,A股市场被强大的流动性推动。继降息之后,社保基金入市指导意见、存款保险制度出台,都是推动民间资金向资本货币市场尤其是向证券市场流动的坚强支撑。 此举有三得:第一,可以提振股票市场,使资金为公司服务;第二,提振股权投资、并购交易,使民间资金逐步取代银行,为实体经济注水;第三,造成财富幻觉,使消费者乐于消费,巩固2013年开始的消费占GDP比重高于固定资产的态势。 据清科集团旗下私募通统计,2014年第三季度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交易501起,同比提高43.1%,环比涨幅为17.9%;披露金额的并购案例总计481起,共涉及交易金额36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98.8%,环比增长30.5%,交易活跃度与规模量双双创下中国并购市场季度最高值记录。已和谐和谐联交易的并购案例数达136起 (该136起交易不计入已完成的501起交易的统计中),中国并购市场宣布尚在进行中的并购案例为448起,其中披露金额的386起案例涉及的交易金额达575.23亿美元。 无怪乎,近期,VC、PE基金源源不断地建立,民间敏感的资金大规模进入投资市场,以博取上市或者并购之后的高溢价。 政府乐观其成,利用民间资金并购重组将经济转型的社会成本压到最低。 今年三季度并购数量最高的是机械制造,54起案例使其近两年首次排在第一;紧随其后的是清洁技术和生物技术/医疗健康行业,两个行业的并购案例各为52起,分别占比10.4%并列第二;排名第三的是能源及矿产行业,本期共完成39起并购,占交易总量的7.8%。 从并购金额方面来看,能源及矿产行业本季度位居首位,期间披露金额的38起案例共涉及101.13亿美元,占交易总额的27.9%;排名第二的是互联网行业,共完成交易40.27亿美元,占比达11.1%,第三是金融行业。 机械制造、能源等过剩领域由民资提供养料,完成并购,将社会成本降到最低:不会产生银行坏账,不过是股权交易,风险利益转让。 与此同时,互联网等创新行业,也有民资源源不断地提供养料,不必兴师动众全由银行贷款、政府补贴,何乐而不为? 总体而言,政策渐松。7月,证监会起草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关于修改的决定(征求意见稿)》,从资金、管理等方面推动并购重组交易。另一方面,政府在不断鼓励财富效应,促使更多的资金投入股票一级二级市场。 维持股票市场的火爆还会在全社会产生财富效应。人们忘记实体之痛,忘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利之痛,最大的兴趣是盯着大资金去了哪个板块的哪家企业。 股市大幅上涨,投资者有两种态度:或者,小幅兑现,在财富效应的麻醉下扩大消费,平时不敢买的高端品也买了,平时不敢喝的酒也喝了;或者,攒着每一分钱作为追加投资,继续投入热情不减的股市。 前者可以增加消费,后者可以扩大投资。无论哪一种,都比把钱存在银行或者藏在家里强,都受到欢迎。考虑到目前的政策主要有利于金融等大公司,资金当下流向也就比较清晰。未来几年,从并购,到低估,资金会回到创业型小公司。 由于中国经济转型还在继续,风险并不确定,因此维持热情股市的动力,将长期持续,至于能维持多久,市场说了算。 (每日经济新闻)
慢慢的明白人开始有了,慢慢的众砖家们开始明白了……天王老子留给儿皇帝的神器的威力才刚刚露出一丝光芒……
hwjlxy
发表于 2014-12-2 09:00
罗杰斯:中国应完全开放资本市场 让外国人很容易购买股票
时间:2014年12月02日
谨慎投资……做好投资功课,低点买入,高点卖出。 ——吉姆·罗杰斯(Jim Rogers)谨慎投资……做好投资功课,低点买入,高点卖出。 ——吉姆·罗杰斯(Jim Rogers) 罗杰斯近日在北京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应该使人民币更加可兑换,可自由交易。如果我是政策制定者,我将让市场来决定利率。 我知道中国政府自2005年开放以来,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但如果是我,我将今天下午就完全开放(人民币和资本市场)。我将让外国人很容易、很合法地购买所有股票、商品、债券……一切,包括资产。 2013年11月政府经济规划报告中提到,了解自身所处形势的最好方式是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我当时看到这里非常兴奋和高兴。市场比官僚更聪明。中国很聪明。” 对于沪港通,罗杰斯还说起自己的亲身经历:“我并不希望现在还需要打电话,然后被问询股票代码是什么,最后被告之:‘哦,你不能买那只股票’……现在这仍然很麻烦,不畅通。”看来,拥有全世界最有战略眼光的罗杰斯是个“急性子”!(来源:中国企业家思想)
这张嘴说了中国股市十多年,现在终于猴急起来了,会让他如愿以偿吗?我看未必!我们有自己的开放节奏,我们有自己的国家资金需要布局,那是未来民众养老的福祉、风险的底岸,要随便进来也可以,等半山腰吧!半山腰在哪里?等一万点到时我再告诉你,猴子,急死你丫的!
xuhuang20050401
发表于 2014-12-2 09:06
hwjlxy 发表于 2014-12-2 09: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罗杰斯:中国应完全开放资本市场 让外国人很容易购买股票
时间:2014年12月02日
{:7_317:}
hwjlxy
发表于 2014-12-2 09:23
这人名字起得不好,注定了只能对中国干着急,罗急死。急死了!
风行0006
发表于 2014-12-3 16:19
今天做空的不少都是2000点时候的大多头,上海5000多亿的成交确实吓人,还有金融的暴力巨幅震荡。
滕泰:股市上行将成明年经济拉动力之一
著名投资界人士滕泰表示,考虑2015年宏观经济不能忽略股市上涨因素。股市上涨给个人和企业带来的财富效应将进入实体经济形成正循环。
滕泰测算,假设沪指登上三千点,将给个人投资者和企业带来总计20万亿的财富效应,并将转化为3至4亿的企业主动投资和2到3亿的消费增长,这将成为2015年实现可持续经济复苏的重要动力。(中国证券网 浦泓毅)
风行0006
发表于 2014-12-3 16:22
钱从哪里来?
这个时候,读者可能会问,要达到如此天量的成交,钱从哪里来?
一个宏观数据能够说明问题:2007年12月末中国的广义货币(M2)为40万亿,2014年10月末M2接近120万亿,但是中国并未出现恶性通胀。过去这些资金通过各种马甲形式囤积在其他投资领域,如房地产、矿产……,或者在大小***家里。目前,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由于缺乏赚钱示范效应,已经难以再度吸纳场外资金持续流入上述领域。一旦股市走牛,形成持续的赚钱示范效应,场外资金会不请自来。这是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背后是人类天性的表现。资本的溢出效应将在股市显现。
另一方面,随着沪港通的渠道关节打通,有迹象显示境外资金源源不断流入A股市场。历史多次证明,境外资金素来比国内资金对于宏观形势变化趋势敏感,也是A股市场的主导力量之一。
hwjlxy
发表于 2014-12-4 10:57
目前的行情本质上是经历过05年开始那波牛市的有经验的人抢出来的,所以表现为不断逼空,为啥?因为他们都知道,现在谁卖谁傻啊!只要有回落就会抢进!理性吗?不理性!简直是任性!但是,如果在牛市中,你把握不住任性的机会,你的利润会少起码百分之六十。
好好思考怎么面对吧!多空还讨论个屁!
cherryana
发表于 2014-12-4 11:08
hwjlxy 发表于 2014-12-4 10: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目前的行情本质上是经历过05年开始那波牛市的有经验的人抢出来的,所以表现为不断逼空,为啥?因为他们都知 ...
好一个“多空还讨论个屁”!
够霸气!够淡定!
楼主威武!
hwjlxy
发表于 2014-12-4 11:15
cherryana 发表于 2014-12-4 11: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一个“多空还讨论个屁”!
够霸气!够淡定!
楼主威武!
好的持股结构可以让人进退自如,可以让人在牛市进程里股票越做越多。那些动辄空仓避险的滑头,最终自己乱了心态,可叹!可惜!
cherryana
发表于 2014-12-4 11:20
hwjlxy 发表于 2014-12-4 11: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的持股结构可以让人进退自如,可以让人在牛市进程里股票越做越多。那些动辄空仓避险的滑头,最终自己乱 ...
楼主,最近看到你的贴,钦佩你的大局观,视野如此之大,真是令人感叹!
感谢楼主的不断分享,令我们能开拓眼界,感恩!
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