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评论系列(第3期):宏观价格因素现普跌,隐含投资下行风险
核心观点: 进入2月份以来,资金价格、大宗商品和原材料价格、食品和工业品价格等均现下行趋势。各类别价格的下跌虽然包含了诸多其他因素,但我们认为宏观需求的下降是最重要的解释因素之一,尤其是投资需求的下降。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可能是短期投资需求下行的最重要因素,这两个领域投资的下降可解释资金价格边际的下降和诸如螺纹钢、水泥等价格的持续下降。然而,如果经济增长出现明显下行风险,过去那样同时放开银根和土根的方式在今年不会再出现。唯一可供选择的可能是多批一些基准设施投资项目。 资金价格下行超预期,隐含流动性需求下降 春节过后,市场整体流动性出现明显宽松,资金价格呈现下降的趋势,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和七天拆借利率从年前大幅下行264个BP 和172个BP,隔夜拆借利率回落至2%以内,其他的票据利率和债券利率均现一定程度的下跌。资金价格回落本是预期之内的,但回落的幅度和速度还是超过了预期。 一月份 M2增速13.2%,新增信贷1.32万亿,新增社会融资总额2.58万亿,资金在数量上的供给依然是相对宽松的。但资金的需求在边际上可能已经发生了明显的负面变化,房地产融资需求的下降是最为确定的因素,变化来自于政府不遗余力的反腐,也来自房地产行业销售和预期的明显变化。 n大宗商品和原材料价格现持续下跌,PPI 连续为负隐现通缩预期 2014年1月以来,大宗商品和原材料价格现持续下跌,如:螺纹钢期货价格下跌了5.07%,水泥价格下跌了3.46%。生产价格指数持续下跌,工业品价格环比持续下跌,PMI 指数回落均显示出实体经济相对疲软的态势。PPI 从2012年3月起负增长已经持续23个月,上一轮可比的长时间的PPI负增长还是1997年东亚经济危机造成的(持续31个月),显然从当前工业品价格的环比表现来看,短期PPI 转正依然存在相当的难度。2013年12月和2014年1月CPI 环比均低于预期,带来了市场对于通胀预计的快速调整,通缩预期隐现。 房地产投资下行风险不容忽视 三大投资领域中,制造业投资依然受制于去产能的进程,基建投资的短期表现可能不佳,但市场最为关注的可能还是房地产投资的下行。投资的下行必然是预期的转变所造成的,市场风声鹤唳的房价问题和银行惜贷问题均可能放大这种预期,而更为麻烦的问题在于,过去经济一现下行风险就同时放开银根和土根的方式在今年不会再出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