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icium 发表于 2014-6-10 23:55

88 回见

maxinfo 发表于 2014-6-10 23:57

本帖最后由 maxinfo 于 2014-6-10 23:59 编辑

来个裸K,就下了
月线大盘,我认为的那个关键是2009年1月;TOUXIAO
往前推,2002年6月

silicium 发表于 2014-6-10 23:57

tomystory 发表于 2014-6-10 23: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鉴于楼主已通晓各大派武功,我有个问题想向楼主请教下,不知道楼主可否解答一下呢?
就是关于时间 ...

我也不太会回答这个问题,我的理解是他们各自有各自的周期,变量都不是时间

小范围上 主宰变量退化为时间主导价格

但是大范围上,他们是不相关联的两个量

silicium 发表于 2014-6-11 00:03

tomystory 发表于 2014-6-10 23: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嗯 那除了定向降准,站在领导层的角度,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社会的问题吧 这么多年 大家都追求财富迅速增值已经习惯了

都不搞实体经济了所以你看到PPI   一直是负的

民心已经浮躁了

而且今年夏天还不是大问题   全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还在后面呢。。

现在降准金融危机来了怎么办

tomystory 发表于 2014-6-11 00:06

本帖最后由 tomystory 于 2014-6-11 15:23 编辑

maxinfo 发表于 2014-6-10 23: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来个裸K,就下了
月线大盘,我认为的那个关键是2009年1月
往前推,2002年6月
:ZANTONG::ZANTONG::ZANTONG:

silicium 发表于 2014-6-11 00:11

本帖最后由 silicium 于 2014-6-11 00:47 编辑

12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

tomystory 发表于 2014-6-11 00:17

:#CHUHAN:#CHUHAN:
这个世界太黑暗 我还是打打蚊子 为好梦做准备去也

silicium 发表于 2014-6-11 00:17

今年经济的低谷是8月5号附近 已经不到2个月了

silicium 发表于 2014-6-11 00:19

负能量中心 不是浪得虚名把;TOUXIAO:#DAXIAO

puncking 发表于 2014-6-11 00:22

silicium 发表于 2014-6-11 00: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今年经济的低谷是8月5号附近 已经不到2个月了

中国的股市通常是和经济不太一样的。。。

silicium 发表于 2014-6-11 00:25

puncking 发表于 2014-6-11 00: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中国的股市通常是和经济不太一样的。。。

我眼里看到的是一样的啊 从2007见顶以后,这些年一直很颓废

物价飞涨 实体经济萎缩 各种假货充斥着市场 环境问题 一切都是在描述中国经济的不停下滑


silicium 发表于 2014-6-11 07:19

中国央行出招救市 青岛骗贷丑闻震撼市场

为了应对经济景气不振的局面,中国央行宣布放松货币政策。而与此同时,青岛爆发的融资骗贷事件让外界担心各银行面临巨额损失。         

      而银行惜贷的现象更是让情况雪上加霜,为了促使各金融机构向企业和消费者增加贷款,中国央行终于在周二(6月10日)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从下周一(6月16日)起,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将下降0.5%,调整范围覆盖大约三分之二的城市商业银行和至少80%的农村金融机构。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网络版发表文章称,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央行此举将释放大约60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以为经济发展助推。"为了达到政府设定的今年经济增长率'大约7.5%'的目标,经济刺激政策似乎已经必不可少。在西方人的眼里,这个增长率实在很高,而在中国这却是几乎四分之一世纪以来最为疲软的增长。"

  


  中国央行为经济打下“强心针”

  中国经济面临多重问题

  文章作者接着分析道,中国经济承受多重压力。首先是进出口贸易形势不佳,其次北京政府还在试图对金融和实体经济作出重大调整,其中包括工业产能过剩、房产业泡沫、 信贷过度膨胀以及腐败现象。这些 改革必须实施,但却不得不以经济增长作为代价。

  "为重振经济,(中国)央行和政府的箭囊中还有几支箭可用,但当然也要同时当心通货膨胀的问题。今年5月消费者物价上涨幅度达到四个月来的最高。但通货膨胀率依然保持在2.5%的适中程度,不到政府设定的限定值3.5%。"

  青岛港融资弊案恐引发信贷危机

  瑞士《新苏黎世报》网络版周二也关注中国经济话题,不过焦点集中于近日爆发的青岛港金属融资骗贷事件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中国经济形势不佳导致进口钢铁、铜和大豆的数量减少,全球原材料市场当然也为此忧心,但位于东部都会城市青岛的中国第二大货运海港所进行的紧张调查也引发了不安。六月初启动的调查显示,港区内存放的金属物资被用来为多家企业作为融资贷款的担保。

  "由于目前仍无法明确估计,这是个别现象还是中国全国范围的舞弊行为,这一事件已经对于原材料市场产生了消极影响。人们担心,中国的原材料进口商因为可能更难获得贷款而必须缩减业务。该案件让人们对于中国的金属贸易运作产生质疑,而各家银行尤其可能因此受损。"

  


  中国企业往往以港口仓库的金属存量作为贷款抵押

  文章介绍称,与西方市场不同,中国大部分的金属交易并不是在类似伦敦金属交易所这样的期货市场进行。在港口仓库的金属存量证明往往被作为金属融资的凭据。

  "对于涉入金属融资业务极深的大型银行而言,现在也面对可能出现高额信贷坏账的局面。高盛银行的分析师估计,用金属仓储作为担保的尚未偿还贷款额(其中大部分为短期贷款)有大约1600亿美元

wwhzbh7912 发表于 2014-6-11 10:54

silicium 发表于 2014-6-11 00: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负能量中心 不是浪得虚名把

等待爆表。:#DAXIAO

silicium 发表于 2014-6-11 11:01

wwhzbh7912 发表于 2014-6-11 10: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等待爆表。

昨天晚上爆表了 你没看到

那不是有个郁闷的去睡觉了么:ZANTONG:

silicium 发表于 2014-6-11 11:17

救世主没有来 A股未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

全球领先的指数和投资决策工具提供商——MSCI明晟公司周三(6月11日)宣布,MSCI将不会按原计划把中国A股纳入新兴市场指数,但仍保留A股在其审核名单上,作为2015年度评审的一部分。此前有业内人士将加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是A股的“救世主”。

  公司新闻稿称:“以上决定基于国际机构投资者在我们咨询过程中所提出的反馈意见,体现了目前QFII和RQFII配额制度的投资局限。”

  不过,MSCI认为A股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这一重大议题上有必要继续与国际投资者保持频繁沟通。原因是A股市场已形成明显规模,而且中国在金融监管改革和其它相关方面都有可能产生巨变,沪港通方案的实施将是例证之一。

  MSCI于3月开始就A股可能被纳入MSCI中国指数和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方案向全球投资业界广泛征求意见。此前公布的方案是分步调整MSCI的A股权重调整,第一步是拟按A股可投资流通市值的5%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等相应综合指数,即A股在新兴市场指数的权重从零增至0.6%,包括A股、H股等在内的中国权重由目前的18.9%提高至19.9%。

  同时,为了让国际投资者拥有全面的工具投资中国A股市场,MSCI将于6月27前正式颁布根据MSCI全球可投资市场指数编制方法(GIMI)建立的独立MSCI中国A股(国际)指数。此指数若与相关的MSCI地区或全球指数结合,可以作为持有QFII和RQFII国际投资者的基准, 并进一步阔充已经相当全面的MSCI中国A股指数系列。

  MSCI是美国著名指数编制公司美国明晟公司的简称,其旗下编制了多种指数。据了解,MSCI指数是全球投资组合经理最多采用的基准指数。据MSCI估计,追踪MSCI指数的基金5719家,资金总额达到3.7万亿美元。

  MSCI新兴市场指数是MSCI指数系列的一种,主要面向新兴国家资本市场。如果A股纳入MSCI,未来有望为A股市场带来大量新增资金,有助于大市值蓝筹股估值的提升。不过,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海通证券(9.17, -0.07, -0.76%)研报指出,中国台湾地区、韩国从最开始加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到最后全权重计入,分别用了9年、6年。

  MSCI的董事总经理和全球指数研究部主管Remy Briand指出:“此次咨询显示投资者普遍支持A股的纳入,但是目前的配额制度还有太多限制,难以将A股立即纳入主流的指数系统。所以我们将把中国A股继续保留在可能被升级为新兴市场的名单上。”

  MSCI同时也宣布将MSCI韩国指数和MSCI台湾指数从可能成为发达市场的审核名单上剔除。原因是过去几年里,在解决韩国和台湾股票市场准入问题上缺乏实质性发展。一旦这些问题的解决发生实质性变化,这两个指数可能重新进入审核名单。

  MSCI每年都会对其指数系统内的所有国家进行一次审核,以确保它们符合市场划分的统一标准。年度审核的结果在每年6月公布。

  多数市场人士曾料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

  此前多数市场人士认为,如果不出预料的话,内地A股市场将顺利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旗舰指数。

  据悉,内地管理层早前已表示将推动A股纳入MSCI新兴指数,继续与MSCI方面进行沟通,加强与外汇、财税的沟通协调工作,使A股纳入MSCI新兴指数取得实际成效,以提高A股的国际化进程。

  东兴证券指出,按照MSCI预测公告,以A股目前30%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如果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MSCI全球市场指数,所占权重分别为13.6%和1.9%。根据彭博的统计数据,全球追踪MSCI新兴市场、全球市场指数的基金总额为3080亿美元和1214.8亿美元,按MSCI给出的A股初期权重估算,A股将新增资金约为2740亿人民币。

  中信证券(11.36, -0.14, -1.22%)发表的研究报告称,目前配置于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资金量大约2988亿美元,如果A股完全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将能够引入约300亿美元增量资金,约1800亿元人民币。但基于多因素的考虑,MSCI依据逐步纳入原则,初始仅将其中5%比例即0.6%权重纳入指数。按5%的初始纳入比例测算,如果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初始权重为0.6%,大约可引入17.9亿美元增量资金,约100亿人民币。

  据悉,目前发行的3只MSCI中国A股指数产品规模在数千万至1亿美元左右,均保留了一部分的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额度。一旦将A股纳入MSCI指数体系,产品的“吸金量”将发生巨大变化。有分析师估计,A股的权重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国际投资者将数百亿美元资金配置到中国市场。有部分基金公司的香港子公司正在积极布局相关MSCI指数产品,希望能凭借RQFII额度优势吸引大量资金注入。

  法国巴黎银行(BNPP)周二公布的研究报告称,预计中国A股会慢慢加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不过长远看还要解决与港股存在冲突问题。

  国际指数公司MSCI将于北京时间周三早上5时公布年度指数分类检讨结果,市场憧憬中国A股有可能获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因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且今年10月中港股市双向交易机制沪港通即将开通,为国内资本帐开放一个步伐。

  法国巴黎投资亚太区股票投资主管邝乐天在记者会上称,相信MSCI新兴市场指数会慢慢纳入中国A股,尤其是指数基金进行被动式追货时可能遇到的问题需要得到解决。以预算初期纳入5%比重计,将刺激12亿美元资金流入A股,对市场影响不大。

  “现时中国股票在区域性指数的占比大约20%,新增A股类别后的占比有可能升至逾40%,因此关注中国A股将来有可能像日本股票一样被独立于亚太区指数,如是者反而会削弱其优势。”他说。

  他并指出,长远而言,国际指数公司可能要考虑在A股与H股之间作出取舍,因为不可能两者并存于同一指数。他认为,A股加入环球区域指数将令A股得益,H股则受害,因投资者可能要沽出一半H股以换马至A股。

  据悉,3月11日,MSCI宣布开始向各大机构发出咨询函,探讨拟将中国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一事。据悉,目前共计有1.5万亿美元的资金跟踪MSCI新兴市场指数。

  从3月11日以来,MSCI已经收到了不到100家机构的反馈,其中,有积极支持的,但也有反对的声音,而如果大部分投资者反对,MSCI会延迟或不将A股纳入MSCI指数。

  据了解,投资者的顾虑主要在于单个QFII投资额度的限制过低。按照5%的纳入因子考虑,一些大型海外资产管理公司可能需要超过10亿美元甚至更多的QFII额度,而目前,仅有4家QFII获得最大额度15亿美元。此外,资本利得税政策的不明朗以及外资汇入汇出限制等,均是困扰投资者的问题。

  富时也向A股抛出橄榄枝

  除了MSCI,英国富时指数也向内地A股抛出了橄榄枝。

  英国指数服务公司富时集团日前也宣布,准备发布新的全球股票指数,其中包括中国内地交易的A股。这一新指数(4665.465, 2.91, 0.06%)被称为FTSE Global R/QFII Index Series。

  随着中国逐步向国外投资者开放其国内市场,该指数旨在让投资者过渡至投资中国在岸证券市场。这一新的FTSE指数将从6月17日推出。

  英国富时指数表示,公司一直有留意中国股市指数的发展,随着市场的开放,会作出相应配合以符合投资者需要。

  有机构分析预期,A股被纳入MSCI或FTSE的旗舰指数,初期将有望吸引约90亿美元资金追入A股,长远来看,引入的资金更有望突破万亿元人民币。

  普华永道中国投资管理行业主管合伙人汪棣表示,“市场预计将有万亿元资金流入,这种判断还是非常保守的估计。”

silicium 发表于 2014-6-11 11:19

5月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7.2% 支出大增24.6%

 一、全国公共财政收入情况

  5月份,全国财政收入13670亿元,比去年同月增加921亿元,增长7.2%。其中,中央财政收入7494亿元,同比增长4.5%;地方财政收入(本级)6176亿元,同比增长10.7%。全国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12190亿元,同比增长6.8%。收入增幅回落主要受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仍然存在、房地产成交量下滑、以及去年收入基数逐步提高等因素影响。

  5月份主要收入项目情况如下:

  1.国内增值税2384亿元,同比增长5.9%,扣除营改增转移收入后增长1.1%,主要受工业增加值增速放缓、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以及加大营改增力度相应增加进项税抵扣等影响。

  2.国内消费税673亿元,同比增长7.1%。

  3.营业税1162亿元,同比增长0.8%,考虑营改增收入转移因素后增长9.7%。其中,受近期商品房销售额下降影响,房地产营业税443亿元,增长0.1%;受投资增长速度等影响,建筑业营业税334亿元,增长8.5%。

  4.企业所得税4973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金融业企业所得税2426亿元,增长6.1%,增幅比前几个月有所回落,主要受本月银行业汇算清缴上年所得税增长3.9%的影响;工业企业所得税763亿元,增长5%,比前几个月增幅略有回升,主要是电力、汽车、化工产品等行业企业所得税较快增长;房地产企业所得税531亿元,下降2.5%。

  5.个人所得税558亿元,同比增长10.9%。

  6.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1235亿元,同比下降0.5%;关税251亿元,同比增长7.8%。

  7.出口退税942亿元,同比增退30亿元,增长3.3%。

  8.地方小税种情况:受商品房成交量下滑影响,契税337亿元,同比增长7%;土地增值税335亿元,同比增长21.4%;耕地占用税156亿元,同比增长15.5%;城镇土地使用税143亿元,同比增长5.8%。

  1-5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6117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963亿元,增长8.8%。其中,中央财政收入28851亿元,同比增长6.3%,比预算增幅低0.7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本级)32326亿元,同比增长11.2%,多数地区收入增幅回落。全国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53463亿元,同比增长9.2%;非税收入7714亿元,同比增长6.6%。

  前5个月财政收入增长,与今年以来经济增长态势基本适应。从后几个月走势看,受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继续扩大营改增试点以及去年5月份以后收入基数逐步提高等因素影响,财政收入增幅仍有回落压力。

  二、全国公共财政支出情况

  5月份,全国财政支出12790亿元,比去年同月增加2524亿元,增长24.6%。其中,中央财政本级支出2483亿元,同比增长15.8%;地方财政支出10307亿元,同比增长26.9%。本月预算执行进度加快,财政支出增幅明显提高。

  1-5月累计,全国财政支出5263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022亿元,增长12.9%。其中,中央财政本级支出8795亿元,同比增长13.1%;地方财政支出43837亿元,同比增长12.9%。

  分项目情况看:农林水支出4569亿元,同比增长1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210亿元,同比增长11.8%;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3830亿元,同比增长19.4%;教育支出7606亿元,同比增长12.1%;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717亿元,同比增长10.1%;住房保障支出1175亿元,同比增长8.5%;交通运输支出3111亿元,同比增长16.4%;城乡社区支出4511亿元,同比增长21.7%;粮油物资储备支出969亿元,同比增长26.6%;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支出1627亿元,同比增长13.7%。

tomystory 发表于 2014-6-11 11:31

:#DAXIAO终于开始跌了
最近T了几把 总是只吃到了中段 还需要多练习啊:dizzy:

silicium 发表于 2014-6-11 11:32

多头的努力又贡献出一个lower high   50日均线再次向下


silicium 发表于 2014-6-11 11:36

3次尝试突破50日均线失败,由于今天没有继续上涨 修正下跌周期至 6月18-19号

等待快速下跌 确认牛市

tomystory 发表于 2014-6-11 11:38

silicium 发表于 2014-6-11 11: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3次尝试突破50日均线失败,由于今天没有继续上涨 修正下跌周期至 6月18-19号

等待快速下跌 确认牛市

跌吧 跌吧 哈雷路亚 唵嘛呢叭咪吽
页: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查看完整版本: 上证5年熊市即将结束,静待最后一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