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主题策略报告:流动人口新特征有利城市群加快形成
我国城镇化率明显高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且二者之间有所扩大,大量流动人口存在,2012年流动人口2.36亿人,户籍制度成为影响流动人口尤其是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我国流动人口开始表现为流动性下降、家庭化趋势的明显特征,早期流动人口已经居住于城市并带动子女以及父母的迁入,新生代流动人口入城意愿较强,且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同时,仍有74%左右的流动家庭还是存在家庭成员未同住的情况,意味着大多数流动家庭并未完成家庭化迁居、将带动更多家庭成员进入城市。 我国流动人口分布特征出现变化,东部地区虽然流动人口占比较高,但已经出现下降,中部以及西部地区占比明显上升,流动人口趋于分散化。与区域性产业结构分布调整,各地方户籍政策等都有直接关系。 流动人口留城意愿受工作、教育程度、家庭因素影响较大,城市归属感对其具有决定性影响。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有利于稳定流动人口,增强城市吸引力。 未来流动人口将向中西部重要城市流动为主,并加快推进城市群的形成,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已经开始承接东部地区中低端制造业。流动人口就业难度低、户籍制度限制小,有望成为吸纳流动人口入城的重点。 从人口流动特征,区域性经济发展能力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出发,我们认为,中原、长江中游、山东半岛三个城市群更具增长空间和相对优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