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期货分析 [原创]
本帖最后由 arthurlord 于 2013-12-18 19:29 编辑中国古时,明师收徒的时候,首先是考察这个未来门徒是否有“慧根”再决定。所谓“慧根”就是领悟能力。美国《教父》也说过,“一个能在几秒钟看透一件事的人的命运和一个在几十年中都看不透一件事的人的命运当然不会相同。”
听说过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吧?知道莫言为什么能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人吗?为什么不是钱钟书,不是金庸?不是因为莫言的作品比其他作家好,也不是因为他的名气比金庸大,当年播放《射雕英雄传》的时候可是万人空巷哦。“金大侠”的粉丝过亿。如果说是因为当代作家?当代名噪一时的作家多了去,非主流车手韩寒,我是流氓我怕谁王朔……。孩文明用语“丰乳肥臀”咋就那么拉风呢?对自己亲妈的大咪咪和屁股情有独钟的男子也不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精髓”。现在就来分析为什么是这个颁奖结果:当时的候选人的角逐主要是在中国的莫言和日本的村上春树之间。但是日本已经衰退,中国已经崛起。在评选结果出来之前,外界媒体评论已经笃定非莫言莫属了。大家都很清楚,诺贝尔奖评委是很势利的,凡是有点脑子的评委都会选择中国,不管是莫言还是其他作家,只要他是个中国人就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老马的眼光还是非常敏锐地。是老莫所在的这个时代的中国的崛起给了他获奖的有力“后台”。如果你能搞懂莫言获奖的本质,那么可以继续往下看。
第一,选择正确的先行指标,用动态的眼光看待各项经济数据。
从目前情况看,如果你认为世界经济格局是一成不变的,你在做期货分析的时候,就会把这个当作必要的前提。所以,总是把欧美外盘走势拿来作为中国期货的先行指标。但是,世界的情形就如同期货走势,总是在不断地变化之中。尤其现在,欧美陷入债务危机不能自拔,而且情形愈来愈糟,中国不仅在经济上崛起,还在许多国际事务上崛起。所以,如果你用一个过时的“前件”作为一项分析的前提,就犯了逻辑中的第一个严重错误,即“前提不真”。那么在这个“不真”前提下所作的所有分析就失去了立足之地,以至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其实,中国经济正在逐渐取代欧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世界经济的先行指标不再是欧美的那些行情,而是我们中国大陆的各项经济指标,其中,就有我们耳熟能详的上证指数和这里每天更新的人民币指数CNYX。你可以打开全球任何一家大型交易公司的软件,里面都加进了以前从来没有的上证指数,深圳成指,人民币汇率等中国特色的行情数据甚至是CFD。也许你可能还不知道,人民币期权已经在香港、美国芝加哥、英国伦敦等地陆续上市或正在筹备上市中已经一年有余了。这是宏观面的分析方法。
第二,避免凭主观喜好臆断行情,使用科学客观地分析手段。
在分析过程当中,不能仅仅凭着看了国外行情的几根K线就得出国内期货品种“必然上涨”或者“易涨难跌”等这类的结论。在受过严格地系统训练的分析师和大趋势交易者当中,一般会研究30年的相关数据,至少也要10年的数据,为什么要用10年的数据呢?因为一般来说,5-10年是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也是一个股市和期市涨跌的完整周期。如果用于统计分析的数据过少,就会犯了“样本空间不足,或者不具备代表性,以偏概全”等错误。由此,往往会得出偏颇错误的结果,或许,你可以偶尔几次碰巧成功,但是,你不可能每次都那么幸运,在杠杆式的期货交易中,小小的失误会造成很大的亏损。
你可以看看中国所经历的1994年,1998年,2005年,2009年的几次熊市和1991年,1996年,1999年,2006年,2010年的几次牛市。有了这些数据以后,还要运用金融工程的数据统计和概率分析方法,得出相应客观的结论,比较典型的分析方法有:数据的正态分布,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我们每天常用的MA均线其实就是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实际应用,我们使用的Boll指标就是使用正态分布中的标准差作为指标的基础。然后,使用各种统计软件得出相应涨跌的概率大小和涨跌的幅度的范围。除了一般商用的Excel,SAP,SPSS,现在很多看盘软件都附带了基础的统计分析功能。只有使用客观数据分析,才能避免主观感情臆断行情的弊端。也就不会被所谓的主力“骗线”。这是实战派技术分析的手段。大家都羡慕嫉妒恨巴菲特的炒股神奇,可有多少人知道巴菲特是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本科,哥伦比亚大学金融学硕士,他的导师是证券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他每天花最多的时间是阅读和数据分析。
第三,看透期货的本质,看清供需的实质。
最终决定商品价格不是什么所谓的“主力庄家”或者不切实际的消息。比如,2012年美国农业部以及网络散布的“美国50年不遇特大旱灾导致大豆大面积减产绝收”。最终决定商品价格的,是全球供需总量之间的博弈。上市品种都是大宗商品,大宗商品的价格不同于特殊商品的价格由少数圈里人决定,它是由大众需求和全球供给之间的矛盾相互博弈结果决定的。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的买家。人口在那里摆着,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在那里摆着,市场需求能少得了吗?那么又是什么影响了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是供应商的供货能力,可支配收入,税收水平,银行利率,经济政策等等。供应能力水平决定了市场上能有多少商品,口袋里有多少钱,决定你今天能吃的起什么和用的起什么,税收多少决定了生产成本和消费成本,银行利率决定了购房购车的还贷压力的大小,市场热钱的走向和企业生产的成本压力,经济政策如果是拉动内需和加强保障房建设就说明要消耗掉很多诸如钢材、玻璃、焦炭、PVC、LLDPE、铜、铝等建材。这是基本面分析。
第四,对市场情绪或者投资者心理进行分析。
除了上面几项基本面和技术面的分析外,做期货还要分析市场投资者的心理。虽然心里因素不是价格变化的最终的决定因素,但是贪婪和恐惧往往造就了行情走势的最后的疯狂阶段,这就是短暂内暴涨或者暴跌的根本原因。许多行业中的专家学者型的投资人在期货决策上的失败就是忽略了这一项导致的。
做期货要坚持,更要灵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作为专业的分析师或者职业金融交易者,要能做到人人皆醉我独醒,在大是大非面前时刻不能放纵自己的情绪。西方有句俗语,上帝要毁灭一个人必先让其疯狂。所以说,做分析的时候,分析要全面,包括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心理分析,甚至是全球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分析都要考虑到。不能仅凭看一眼某一天某个外盘的走势,就武断国内期货或者股票的第二天短期甚至是中期走势;也不能仅凭美国农业部一个“50年不遇大旱”的消息作出全球农产品“供不应求”的判断。在做出结论的时候,用词要严谨。偶尔嬉笑调侃一下可以活跃气氛,但是,经常性很认真地说“崩盘”、“必然涨停”、“易涨难跌”这种话,就不是一个专业分析师所应有的水准。
第五: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这句话不仅是古代明君、贤臣、名将和智者等人所秉承人生成功原则之一,也是成功的投资交易大师们所秉承的重要原则之一,巴菲特每天最主要的工作之一不是“盯盘”,而是大量的阅读报纸新闻资讯以获得全面的准确的有关信息,正因为他经常能够“人人皆醉我独醒”,当别人盲目跟风的时候,他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这是成功的交易分析和交易中,最终制胜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孙子》曰“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交易市场就是和看不见的对手交易,一方的盈利就是对手的亏损。即,多头的盈利是空头的亏损,反之,空头的胜利也是多头的失败。失败的一方,往往是因为掌握的信息不足或者错误,导致开仓决策错误,这是第一个失败的关键因素。
失败的第二个因素是心理素质。古今中外,各行各业,理性的人造就成功,失去理智的人注定失败。在金融交易中,是由对手盘组成的。亏损的一方,掌握的信息不足又急于开仓赚钱,心理素质差的人,在亏损被套后,不是审视检讨自己的决策,而是更加心浮气躁甚至是完全失去理智。表现在错误的加仓和守仓,完全失去理性的人,在看到有人对行情走势持有不同观点,他不是认真研究或者学习对方的分析思路,而是暴跳如雷破口大骂对方,以此来掩饰自己的无知和不敢直面错误的脆弱人性。他在骂人欺人的时候,也是麻痹自己的过程。这就是自欺。对吸毒者最大的危害不是毒品本身,而是不敢放弃对毒品的依赖。“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都支持。”所以,可以把这类失去理智叫骂的对手当作“反指”,他是迷航中的灯塔,当然是反向“灯塔”哦。当你根据自己的分析持有一个仓位后,如果还不能完全肯定是否正确,就到论坛上发表一下自己的对行情走势的观点和分析依据,如果这时候有人跳出来对你破口大骂,而不是用理性的论据分析来反驳你的结论,那么,恭喜你,你的开仓方向做对了!失去理智的人对你人身攻击的越多越持久,那么,你后面的利润空间就越大越持久。
第六:做好期货分析初探:
先建立期货的金融工程模型P=aX+bY+cZ+ε,P是价格,X是需求,Y是供给,Z是环境,ε是不确定因素(包括市场心理因素),也就是统计学中的误差项。输出结果就得到了期货价格未来的最大可能走势和波动区间。外行失败在aX+bY+cZ这三项上,看不清大势偶获成功,终归失败;内行失误在ε项上。忽视了短期剧烈波动,收益被吞噬,事倍功半。当对行情没把握或者行情暂时背离了预计的走势,如果不想“同流合污”,那么选择离开一段时间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最后,注意学习交流。圣人无常师,庸人常无师。业,精于勤,疏于懒,止于废。与别人交流的过程也是一个完善自己的过程。
结束语: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只有相对。以上为个人观点,不构成操作建议。
好文,谢谢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