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ffchen88 发表于 2013-12-20 23:03

:loveliness::loveliness:;TOUXIAO

likeredai 发表于 2013-12-21 08:01

xshijie 发表于 2013-12-20 23: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60F可能有9浪 目前7浪中

不好说,
不管如何,俺继续看多不动摇:#DAXIAO

likeredai 发表于 2013-12-21 08:03

xshijie 发表于 2013-12-20 23: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60F可能有9浪 目前7浪中

不好说,
不管如何,俺继续看多不动摇:#DAXIAO

likeredai 发表于 2013-12-21 08:44

投机,最难攻克的是投机对人性的要求~!
贪婪和恐惧,时时刻刻都在那里张牙舞爪,多空可能就在一念间。
瞎折腾,不管是几年还是一个月或者每周折腾,最终的结局几乎注定了的,
如果你想赚钱,请先管好你自己的心,管好自己的手,以静制动~不可胜在己!

okfeifei258 发表于 2013-12-21 23:33

今天有空好好休息锻炼了下。其实波浪理论局限性也是比较明显的,我主张多种技术分析方法同时上。

请看图。

likeredai 发表于 2013-12-22 07:01

okfeifei258 发表于 2013-12-21 23: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今天有空好好休息锻炼了下。其实波浪理论局限性也是比较明显的,我主张多种技术分析方法同时上。

请看图 ...

超级牛市 qun ,

welcome :#QIAOPI

likeredai 发表于 2013-12-22 07:01

okfeifei258 发表于 2013-12-21 23: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今天有空好好休息锻炼了下。其实波浪理论局限性也是比较明显的,我主张多种技术分析方法同时上。

请看图 ...

超级牛市 qun ,

welcome :#QIAOPI

okfeifei258 发表于 2013-12-22 10:53

likeredai 发表于 2013-12-22 07: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超级牛市 qun ,

welcome

没看懂你的意思呀,呵呵:WX:

风行0006 发表于 2013-12-22 10:58

:WX:感谢okfeifei258兄的精彩分享!学习了!

我就是只木鱼 发表于 2013-12-22 11:09

不得不说,作为一个老股民,楼主技术精湛,但要提高层次,基本面的研究才能提升水平。

okfeifei258 发表于 2013-12-22 11:16

我就是只木鱼 发表于 2013-12-22 11: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得不说,作为一个老股民,楼主技术精湛,但要提高层次,基本面的研究才能提升水平。

基本面就留给那些经济、金融专家吧,那些老教授,有几个是凭基本面分析赚了大钱的?

我只知道998时是股权分置改革带来了一轮牛市,现在进行的证券市场更深层次的系统改革,一定会带来更大的牛市。基本面方面,我知道这些就足够了。

likeredai 发表于 2013-12-22 14:14

okfeifei258 发表于 2013-12-22 11: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基本面就留给那些经济、金融专家吧,那些老教授,有几个是凭基本面分析赚了大钱的?

我只知道998时是股 ...

:handshake:#DAXIAO

okfeifei258 发表于 2013-12-22 20:20

上交所发微博称,上周五尾市建行等股票跌停是因为QFII调仓。

如此,近期指数大跌的真实原因大白于天下,市场还会给QFII兴风作浪的机会吗?还会给它机会低吸吗?

期待明天高开高走!

okfeifei258 发表于 2013-12-22 20:40

12月20日恰逢新加坡A50指数调整日,只不过这次被调整的恰是大盘股银行股当中的建行和中信。建行由于当年采取先H后A股上市的步骤,A股占比一贯偏低,不足整体市值的10%,而中信由于大股东、二股东持股比例较高,流通股一直偏低,属于银行股当中典型的“小盘股”。

当日,A50调整当中,建行和中信两个都被从A50指数中挪出来,指数型基金换仓,瑞银在执行台湾法国的RQFII单子的时候以为随便卖,结果忽略了这两只股实际上都是大盘股,然后就上演了最后“诡异三分钟”剧情。

okfeifei258 发表于 2013-12-22 20:42

如果只是中信和建行被抛盘,为什么交行、包钢稀土、格力电器、三一重工等也出现相同情况?

既然要抛盘,为什么最后两分钟才来集中抛售,而不是在盘中一点一点的抛?

okfeifei258 发表于 2013-12-22 20:47

上交所将对涉及本所市场的相关股票交易情况进行进一步核查。

只要核查继续,这就是在做空的机构头上悬挂一个达摩克里斯剑,看它还敢不敢再继续做空。

明天看涨!

likeredai 发表于 2013-12-22 21:26

世界上的每一份成绩都是用时间熬出来的,跟看好中国股市长线大发展的多头们共勉,坚定信心,持股过万点!:#DAXIAO

okfeifei258 发表于 2013-12-22 21:28

likeredai 发表于 2013-12-22 21: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世界上的每一份成绩都是用时间熬出来的,跟看好中国股市长线大发展的多头们共勉,坚定信心,持股过万点!:# ...

共勉共勉!:handshake

gf7539120 发表于 2013-12-22 21:51

前途光明,道路曲折,不屈不挠,勇往直前。:#CHUHAN:#CHUHAN:#CHUHAN:#CHUHAN

风行0006 发表于 2013-12-22 21:58

肖氏新政的核心问题
【 原创: 立春   2013-12-22 15:16   
      本月初股市新政出台的时候,初期被认为是利多大盘“蓝筹”,利空创业板,但渐渐的,市场经过一段时间的琢磨之后,觉得逐渐看清本质了,本次两大改革措施,优先股和IPO,前者属实质利空,后者无所谓利多利空,本来股市就是要融资的,表面上停了一年融资的A股,实际上2013年再融资规模一点也不小,而且不少资金都去填了类似京东方这样的黑洞,与其如此,还不如多些创业板小票,毕竟小而新且精是产生无数机会的摇篮,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历史可作证,因此在第一天主板和创业板相反走势之后,后面的时间,两者再度相背而行,乃至上周主板大跌5%以上,“蓝筹”代表银行领跌,创业板则相对抗跌,一些个股还较活跃。
      
      
       上周是个什么日子?上周是美联储正式决定将逐步退出QE的时点,这意味着,自金融危机以来,一直需要联储扶着走的经济病人,开始恢复活力了,由此美股 大涨,实现今年第N次创历史新高;欧洲股市普涨,牛市劲头十足,主要经济数据也向好;日经指数续涨, 可以说,全世界五大洲,几乎所有国家的股市都处在牛市当中,泰国和印尼虽然调整,但是前两年的涨幅不菲,高位震荡也在情理中,同是新兴国家的印度股市则更是牛气冲天。
      
       唯独中国年复一年不断下跌, 小跌到大跌,甚是扎眼;也很直面的说明了,中国股市的问题出在制度上,最显眼的一点,是这个市场居然是没有退出机制,而且坚持了二十多年。
      
       如此情况下,肖氏改革的第一要务没能放在建立市场新陈代谢的机制上,也没有强调建立健全市场法治建设,而是仍然把工作重点放在了那个永恒复永恒的主题上-----融资,这个让市场极度敏感加反感的焦点问题上,对此,我们到底应该如何解读,市场下跌确实令人心情郁闷,但是这不能妨碍我们的理性思考,无论如何,今日的时点,都是极其重要的位置,绝不能被情绪所左右。
      
       优先股和重启IPO的本质都是融资,这个很明显,对于一个成熟的市场,这两个没什么问题,没了融资功能反倒是不正常的,本次新政,优先股考虑到了所谓的大“蓝筹”盘子太大,股价长期低迷,接近或跌破净资产,几乎丧失融资功能,所以推出了可能为其瘦身或激活股权流转功能的方案,另一面社保、企业年金、养老金、保险等巨额现金,长期趴在银行吃很低的活期利息,无法在资本市场获得较高的收益,落后于通胀,因此用优先股来搭桥,希望二者搭对,既解决了市场低迷,又为这些不能输的资金找到了稳定增值的途径;
       而IPO新政,提出要向注册制过渡这个纲要后,具体方案上搞了市值配售,甚至细化到深市沪市分开,既要有持股,又要有现金,操心操到一种不可思议的地步,可是实施注册制必须配套的严刑峻法、诉讼制度,却没能拿出一个指导性的纲要,这令市场坐卧不宁,决定出台之后各种解读和争议不断,但是循着一种惯性,人们觉得还是看清楚了一点,那就是本质未变,问市场要钱,尽其所能的要钱本质,好像没有变!
      
       我曾经写过一篇《来了一个懂行的》,表达对肖钢的看法,相比各前任,目前我仍坚持原判,因为从新政的方向上看,还是有可圈点之处,此外此次改革,不会是一两个决定就完事,而是一个长期的组合拳,所以观察期还远,暂不下结论,但就眼前的这两个新政,是可以谈谈看法的。
      
       首先肖钢新政确有新意,但当下仍然在为利益集团服务,这两点都很明显,优先股之策,一来为过去的错误做矫正,平息公众对这些大“蓝筹”无止境再融资的恐惧,二来让那些不能亏空的钱找个好的归宿,但市场要的是锁定持股,而肖氏未能争取到这一点,他们三年后还是要流通权的,这一点目前成为焦点,公众不认可,股价表现为连跌12天,不过,我倒认为在这一点上,公众目前的看法对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不能亏”的钱怎么看,显然,这个政策对他们利益不菲,好处全都拿了,那么我想,现在的乱象,倒是他们进入的好时机,中国股市主体投资者素质不高,涨跌才是他们情绪的指引,后市如果逐渐涨上去,很多人又会调整看法的,根本上,时下中国还是这些利益集团主导的资金最有话语权,酝酿了如此之久的方案,利多的是最大资金源,我不能说这是很坏的事情,很多人都说股市要跌还要跌,但实际上,股市再跌,最担心的是高层,肖钢也担心的要死,再跌的话,施展宏图的机会都不会再有了。
      
       由此可以看出IPO新政里面有一些奇怪的细节限制,表面上是操心操作过了头,但根本上还是希望对市场的冲击降到最低,不希望打新影响二级市场持股的稳定,从而引导市场上涨,而且不要局部上涨,要的是全面上涨,中国不是没钱,社会上钱多的泛滥,中国没有任何时候可以和现在相比,如此急迫的需要一个能吸纳资金的巨大蓄水池,它不工作,所有的社会矛盾会更加激化,经济转型无望,瓦解利益集团也将成为空谈,它一旦运作起来,房地产的压力,居民储蓄的压力,社保、养老、企业年金、保险等不得增值的困境,新兴产业的培养等等,就都能运转起来,这样才能缓解各方矛盾,才能梳理工作,才能调节主次矛盾,逐项推进改革,所以,不妨再观察一段,因为要注意,对新政最满意的,是当前能托起市场的那些大资金。
      
       只是最终掏钱的股民们不会满意,因为利益没有倾向他们,这是我今天要表达的第二层意见,也是我认为的肖氏新政的核心问题,与民争利在中国资本市场是一个常态,今后还会进行下去,其实按成熟资本市场体制来衡量,肖氏新政不能及格,因为资本市场不可以存在包赚不赔的设计,这是错误的,彻底的反市场化,不管你用什么法子,“不能输”的钱一旦被满足了这种属性,它会贻害无穷的,于市场长期的规范性建设不利,此为一;而新股IPO 永远是香饽饽,永远是需要抢购的,必须市值配售的,也是非市场化因素的表现,长期看也是错的,新股经常破发才是常态,需要继续改革,此为二,两个新政,都是反市场化原则的,都不是向着优化企业治理,给最优质的企业最大的利益倾斜这个方向的,到底应该给高分还是低分呢?
      
       给什么分数要看它们最终促成的结果,如果能够引领初步的牛市,对当前就是成功的,反之亦然;因为改革很难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尤其是到了今天这种改革就是革自己命的情况下,迂回和妥协是必须要做的,利益集团如此庞大,改革可不能一下就掀翻桌子。
      
       所以,我对肖氏新政的解读就如同他的现实境遇,从不同立场去看,甚至完全是矛盾的,评分也是对立的,从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的基本纲要看,长期前景可期,从新政的获益倾斜度看,可期待资本市场的中期积极反映,但长期还是侵蚀投资者利益的,如何在不断的妥协中纠错,这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问题,未来注册制和退市制度建立实施之后,很多问题,才能看出真正的端倪,这是我对肖钢主席未来评价要有所的保留的原因。
      
      近期关于股市新政的讨论非常多,李志林先生的观点很有代表性,但总体上,那不是制度设计,还是做表面文章,为了股市上涨而做的设计,未能深入肌理,要想一劳永逸的解决核心问题,最重要的只有一点:尊重资本意志,培养和壮大好公司,边缘化低效率的企业,让良币驱逐劣币,这是能够确保资本市场永久成功的唯一出路,别无他方,尽管证监会能力有限,但是否能无限接近这个目标,还是需要观察的。
      
       尽管我个人对以银行为代表的大“蓝筹”深不以为然,但是如此持续下跌也会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治病救人前,总不能先把它们弄死,就算边缘化,也是要培养好替代力量,所以不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讲,都绝对有必要发动以大烂臭为核心的一波行情,目前中国,应该还是有这个能力来做的,真来的时候,会把所有人神鬼怪预测的什么点位全部击穿,即便如此,蓝筹股已经死过一次,表演过了他们的死亡心电图,如果牛市到来,习李政府和肖氏证监会是否清醒,为避免这种困境再现而做出实质性的变革,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页: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查看完整版本: 认清中国股市发展大方向,好好把握历史性机遇,创造自己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