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戒江恩 发表于 2013-10-20 18:03

角度线阐秘


学习江恩必须要明白他的思想基础,即他到底是怎样思考的,不能凭空猜测。
因为江恩的理论来自天文学(科学),无论日线、周线、月线划角度线的原理是一致的。为什么江恩总是强调1点等于1日、1周、1月。实际上,江恩所用的是地球绕日周期划的,如果是其他行星就不是这样划了。
角度线暗含了时间与价格的互换。时间与价格互换只能发生在45度上,因为只有在45度上时间=价格。证明如下:
地球每天转1度
日线:45度=1点/1天
周线:45度=(1点*7天)/7天=1/1
月线:45度=(1点*30天)/30天=1/1
看懂了以上内容,相信你对角度线的画法就不再有疑惑了。
有心的朋友还可用此方法,根据不同行星的刻度,画出各自得角度线,也许会有新的发现。
个人心得,欢迎探讨。

0618jiarong 发表于 2013-10-20 18:10

江恩兄,你好!#bb##bb##bb#


   江恩兄高才啊!按江恩兄的说法,原来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竟然存在着3条45°角度线!#*P#

   很有创意!#*d1*#期待兄更多的高论!#loveliness#






八戒江恩 发表于 2013-10-20 18:15

总版主,每个行星都可以有一条,不是三条。个人见解。谢谢提携

八戒江恩 发表于 2013-10-20 18:17

总版主,这个帖子和《真传一句话》至少价值100金币。

八戒江恩 发表于 2013-10-20 18:34

因为这个理论基础正确解释了角度线、江恩轮及江恩的其他预测工具本是一个东西。

八戒江恩 发表于 2013-10-20 18:42

抱歉,总版主,刚才没明白您的意思,现在才明白。您所说的三条,是指在日线上可以画出周线45度、和月线45度,高手,谢谢指点。太好了!那么在60分钟上也可以划类似的线,是否和混沌操作法的“鳄鱼线”类似了,谢谢指点

八戒江恩 发表于 2013-10-20 18:47

抱歉,总版主,刚才没明白您的意思,现在才明白。您所说的三条,是指在日线上可以画出周线45度、和月线45度,高手,谢谢指点。太好了!那么在60分钟上也可以划类似的线,是否和混沌操作法的“鳄鱼线”类似了,谢谢指点

mrgjy1818 发表于 2013-10-20 20:38

这个思路很新奇啊!

C759208 发表于 2013-10-20 20:38

不明白

天之雨 发表于 2013-10-20 21:07

很好的思路,学画画

xshijie 发表于 2013-10-20 21:38

按照这种方法做出来的角度线在周月日里的表现应该是一样的吧? 把周月的角度线画到日线里 如果不一样那肯定有一个是错了

子梓 发表于 2013-10-20 23:02

0618jiarong 发表于 2013-10-20 18: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江恩兄,你好!




应该说是不同周期,同一坐标和起点,都有各自的角度线,不过,有些是重合的,重合的角度线,威力才最大,以上是我个人理解!!

子梓 发表于 2013-10-20 23:04

我一直在应用多周期角度线,不过,周期小的角度线,时效性很关键!!

八戒江恩 发表于 2013-10-21 14:02

子梓 发表于 2013-10-20 23: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一直在应用多周期角度线,不过,周期小的角度线,时效性很关键!!

兄,你说的对,后来仔细想,总版主的看法是不合江恩的思路的。不过日线上如果一天涨7个点或30个点,也是有意义的,向你学习!

azas12 发表于 2013-10-21 22:03

楼主的日期应该是日历日,可以画出
交易日还应该再换算:WX:

azas12 发表于 2013-10-21 22:05

角度线暗含了时间与价格的互换。同意
时间与价格互换只能发生在45度上,因为只有在45度上时间=价格。:loveliness:不同意

天之雨 发表于 2013-10-21 22:06

azas12 发表于 2013-10-21 22: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的日期应该是日历日,可以画出
交易日还应该再换算

能否谈一下如和换算呢

八戒江恩 发表于 2013-10-22 12:27

交易日,我一般用卢卡斯数列,在K线上运用大智慧的区间统计工具,使用起来比江恩的方法顺手。

子梓 发表于 2013-10-22 15:18

:#DAXIAO,图中的K线其实可以表现平衡,有些人应该不用计算就能得出,不用可以去纠结日期,除非你用九方图推算!!

八戒江恩 发表于 2013-10-22 17:05

是的,如果能够用画家的眼光看大盘,是否突破平衡一目了然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角度线阐秘